[汽車之家 新聞] 談到歐洲汽車工業,人們總能想到德國人引以為豪的機械質感,英國人的典雅與悶騷、法國人的特立獨行。當然,別忘了還有躲在亞平寧半島上的意大利人!芭qR”幾乎是所有男孩兒Dream Car 自不必說,他們還擁有瑪莎、阿爾法·羅密歐這樣的“后備力量”。不過,那些都是陳年舊事了,一直以懶散著稱的意大利人對新能源車這樣的前衛事物接受程度如何,還得去了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The Italian Job。
● 我們為什么不遠萬里來到意大利?
新能源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美國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國情、環境、文化、消費習慣讓新能源產品在全球不同國家的發展狀態不盡相同。與其在家腦補,不如走出去看看,取長補短,了解其他國家發展之路。這次借著日內瓦車展結束的機會,我們決定去意大利走一遭。
● 為什么選擇米蘭與都靈?
國家敲定后,自然面臨著去哪座城市的問題,這次我們選擇米蘭與都靈。米蘭——意大利第二大城市,雖然沒有首都羅馬人口多,但它卻是意大利的經濟中心,在本國的地位與我國的上海相似,也算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時尚之都、藝術之都這樣的城市標簽貼在它的身上也不為過;都靈——意大利第三大城市,全球汽車工業巨頭之一FCA集團總部所在地,曾經是歐洲汽車工業的中心;一個緊跟前衛思想的城市,一個傳統汽車工業甚是發達的城市,他們的新能源車現狀我覺得是可以代表意大利這個國家的整體水平的。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買車、用車和養車這三個方面去看看意大利這樣一個可以造出法拉利、蘭博基尼如此厲害的性能車的國家,在新能源車方面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發展狀態。整個調查的內容很豐富,我們結論先行,即意大利新能源車發展處于初級狀態,具體體現在下面幾點:
買車:有店面沒展車,銷售賣燃油車忙的不亦樂乎;
用車:充電樁很少,但是夠用,畢竟保有量極低;支付不便利,通過卡片結算,比較落后;
養車:沒有車輛進廠保養,更沒有專門的工位和技師。
(注:我們此次調查中,所指新能源車包括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氫燃料電池車等,但不包括油電混合動力車)
我們對這兩個城市的規模做一個簡單的了解,上邊的圖片是在等比例尺下米蘭、都靈、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地圖。米蘭和都靈的地圖中顏色略深的區域是整個市區的范圍,包括了中心城區與市郊;北京地圖中的深色區域是四環路以內的市區,上海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則是中環路以內的市區。相比之下,米蘭和都靈的城市規模比北京和上海要小多了。
一、買車環節就碰壁:店面易找買車難
米蘭和都靈的汽車銷售模式采用了4S店與綜合經銷商(可以同時銷售幾個品牌的店面)結合的方式,不過店面都開在市區之外的地方,如果拿北京來打比方的話,大致是二環附近是綜合經銷商,畢竟在面積較小的展廳里可以展示多個品牌的車型;三環、四環附近才是規模大一些的4S店。如果要以上海市的距離打比方的話,4S店基本上都在中環路以外的位置上。
1、米蘭經銷商
城區最中央的位置是著名的米蘭大教堂的所在地,米蘭大教堂已經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經多任設計師接受,建筑風格已經從哥特式變成了“裝飾性哥特式”,原有的韻味還在,但是多了很多華麗的修飾,是整座教堂顯得不僅莊重而且華美。米蘭整座城市基本上是以米蘭大教堂為中心,向外擴展建設的。
看到店頭,大家可能會心生疑惑:你不是在意大利嗎?為什么不去看看意大利品牌的經銷商,卻跑來看法國佬和東洋人的店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意大利人的品牌里,新能源車型太少,最接地氣的也就是菲亞特500e了,但是這款車已銷聲匿跡。意大利人在汽車工業的道路上,依然保持著傳統燃油車的路線大步向前,根本不管你新能源浪潮什么的。他們只是任憑其他國家發展新能源車,然后盡情的在自己的國度里銷售,一副跟“管我鳥事”的態度繼續造著可以盡情咆哮的“公牛”和“駿馬”。
此處靠近市區,就在米蘭“二環路”的邊上,所謂的二環路其實只是一條環繞米蘭老城區的普通道路。加上路邊感覺年代“久遠”的建筑,感覺置身于三、四線的小城市一般。根本就無法與時尚、藝術這樣的標簽聯系在一起。
在這個地段開商鋪,店面的成本應該小不了。為了驗證米蘭的房價,我們找了一個米蘭的房產網站搜索了一番,最后在約2km外的老城區找到了一處正在出售的公寓。雖然與經銷商的位置有一定距離,但是都在老城區的邊緣,應該差不了太多。
這么看來,米蘭的房價應該還沒國內的一線城市高到那么離譜,但是要跟米蘭3000歐元左右的月收入相比,估計想弄一套大點的底商做銷售中心,還是會卡在成本問題上。店面除一層外還有一部分屬于半地下室,展廳內緊湊的擺放著三個品牌的8輛展車,都是比較當地比較熱門的車型。
這里并沒有我們想要了解的新能源車型,而且店內只有一名銷售人員,我們等待了大約20分鐘,他才送走了剛剛接待的那一對意大利夫婦。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雷諾廣告墻的電視屏幕上,正在播放雷諾純電動車型的宣傳片。
當我們以消費者的身份(當地取得社保資格后,外籍公民是可以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汽車的)向銷售表明想購買新能源車的來意后,他很熱情的提供了有實車的經銷商地址,并給我們展示了一本雜志,上面有關于純電動車長距離測試的文章,文章內容我們在聊充電設施建設時為您呈現。但是詢問他一些關于純電動車型的銷售政策時,他只是說讓我們去有實車的店面咨詢,這種答復給我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他也不是特別清楚,或許并不想在我們的身上浪費跟多的時間,畢竟這里沒有我們想“買”的車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