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2018年是新造車企業交付的元年。在“臺前”發布會上宣布多輪融資、立下各種flag后,決定命運的“幕后”產品即將進入交付階段。據統計,2018年共有5家新造車企業啟動并計劃交付,其中,蔚來汽車在各色質疑中率先啟動交付,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前途汽車、奇點汽車的交付大考也緊隨其后。在汽車行業加速優勝劣汰的戰局中,這5家企業以交付為籌碼,正式進入了“戰場”。
30秒讀懂全文:
●2018年共有5家新造車企業啟動或計劃交付,其中2家承諾交付量過萬;
●交付時間長:新車下單最早要2019年交付;
●產能、資質雙難題:代工、并購模式涌現;
●馬太效應初現:交付將加快車企“優勝劣汰”。
一、5家車企“試水”小范圍交付
進入6月份,成立3年多的蔚來汽車率先邁入了“交付”階段,但這顯然并不容易。自2017年底李斌在近萬人的發布會上宣布補貼前指導價44.80-54.80萬的蔚來ES8(以下簡稱“ES8”)上市后,與江淮代工合作的品質、產能釋放一直極具爭議。
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力洪表示,蔚來汽車和江淮制定戰略合作相關事宜比蔚來汽車公司成立還要早,側面回應二者合作意愿的強烈,而江淮方面也信守“代工”的義務:從不在蔚來汽車各類發布會上公開發言、蔚來體驗店中ES8尾標也去掉了“江淮蔚來”的logo。
但交付進展再次將蔚來推到風口浪尖,媒體暗訪的報道接連不斷。根據規劃,蔚來江淮位于合肥的生產基地規劃滿負荷雙班產能為10萬輛(單班產能5萬輛)。其在嘉定的自由工廠產能則在10萬-20輛之間。不過現階段,產品下線進度卻仍在爬坡:有報道稱,蔚來汽車的規劃是4月份下線10輛車,5月份60輛,6月份1000輛,9月份累計交付10000輛。
這與蔚來汽車承諾的“9月底完成創始版交付”基本一致,但在交付時間上,蔚來從去年底上市時計劃的“2018年第一季度陸續交付”,改為4月下旬“首批交付”,隨后蔚來公關人士又表示會在“5月底啟動交付”,時間節點一直在變化。目前蔚來汽車已正式進入交付階段,李斌也堅決表示:“我們今年一定要把10000輛創始版交付完畢”。
相比來說,威馬汽車則將交付時間表直接定在2018年9月份,交付車輛為指導價17.98-29.88萬元的威馬EX5(以下簡稱“EX5”)。
2018年3月28日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生產線全面貫通,年產能10萬輛,全部達產后將擁有年生產20萬輛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生產能力。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接受媒體對話時表示,EX5在63天內已經預定突破1萬輛,但現階段要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2018年的交付計劃是1萬輛以上。這也意味著,現在預訂威馬汽車,交付最早要等到2019年初。
小鵬汽車則稍顯特殊,事實上,小鵬汽車1.0量產車早已下線,但其交付了近200位員工進行內部測試,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強調“不能讓我們的用戶做‘試車員’”。4月23日上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公布了首款對外銷售車型小鵬汽車G3(以下簡稱“G3”)的預售價:補貼前20-28萬元,并在4月26日開放預訂。據悉G3或將在2018年廣州車展前正式上市,并會做好批量交付準備。
筆者詢問了小鵬汽車方面對于具體的交付規劃,其內部人士表示:“暫無官方計劃可以對外公布,但肯定是今年會上市、今年會交付”,何小鵬則預計在明年能完成第一個3萬輛的交付。產能方面,海馬與小鵬汽車簽署代工協議年產能5萬輛,自建的肇慶工廠一期年產能也達10萬輛。
與蔚來汽車成立時間相近的奇點汽車、前途汽車雖早已將首款產品亮相,但目前仍未推進上市。早在2017年4月,奇點汽車就發布了預售區間20-30萬的奇點iS6(以下簡稱“iS6”)車型,以及將在“2017年第四季度正式小批量生產”的計劃。但iS6的上市時間仍然推至2018下半年,并在近期宣布與北汽新能源達成了代工合作。奇點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我們是下半年上市,暫時沒有詳細的交付規劃,會隨著上市的推進”。
前途方面,其高層曾表示首款純電超跑前途K50(以下簡稱“K50”)會在2017年底上市,但目前看來顯然過于樂觀,有消息稱K50將于2018年中左右上市。其位于蘇州的共產一期產能為5萬輛,具體的交付計劃也尚未對外公布,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表示:“上市即交付”。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