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你一定知道,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關鍵的零部件,也是廣大消費者“里程憂慮”的根源所在。但你也許并不知道,隨著動力電池行業的飛速發展,國內電動車已經可以發起690公里的里程挑戰。在6月24日-29日第五屆環青海湖電動汽車挑戰賽上,多款純電動車的競技直觀體現了電動車不輸燃油車的極限性能,讓更多人認識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已經到來。
而在電動車“速度與激情”的背后,動力電池領域的不斷突破是其最有力的支撐。當“24天閃電過會、6年實現千億產值”的寧德時代受到行業內外普遍關注時,也許我們更應該把目光轉向當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進一步了解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國內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配套情況如何、影響動力電池發展的背景和因素有哪些,未來新能源汽車續航前景、電池發展趨勢是什么?
30秒讀懂全文:
●2012年至2017年期間,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迅猛發展,裝機量在5年間增長了55倍。
●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頭部企業”優勢明顯,2018年前5個月,排行前三名的動力電池企業占據行業近70%份額,集中度相較2017年提升了近20%。
●動力電池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行業標準的制定、產能過剩、毛利下降等問題凸顯。隨著電池政策從粗放管理向嚴格引導的變化,后補貼時代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
●為順應政策和市場變化,動力電池企業正在技術與產能上加快布局,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質”與“量”在未來幾年內都將有顯著提升。
新能源政策紅利帶動電池行業“井噴”
早在2009年,財政部和科技部就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但國內新能源汽車和其配套電池的真正崛起卻是在6年前。2012年7月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稱將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據行業預測,這意味著動力電池的需求將超過100GWh。
201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28萬輛,為達到8年后“200萬銷量”的目標,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2013年9月,《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計劃對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補貼;2014年9月,新能源車免購置稅政策開始執行,約車價10%的減免優惠帶來的拉動作用立竿見影,2014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8.39萬輛,同比增長近4倍。而在2017年全球新能源企業銷量排名前十中,中國企業已占七位。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企業TOP10銷量及配套電池企業 | |||
排名 | 企業 | 銷量(輛) | 配套電池企業 |
1 |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 119195 | AESC、LG化學 |
2 | 比亞迪 | 113949 | 比亞迪 |
3 | 北汽集團 | 104536 | 國軒高科、孚能科技 |
4 | 吉利集團 | 103194 | 寧德時代、多氟多 |
5 | 特斯拉 | 103122 | 松下 |
6 | 寶馬 | 103080 | 三星SDI |
7 | 大眾集團 | 70314 | 松下、三星SDI |
8 | 上汽集團 | 56149 | 卡耐新能源、寧德時代 |
9 | 通用汽車 | 55188 | LG化學 |
10 | 豐田 | 50883 | 松下 |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制表:汽車之家新能源團隊 |
與新能源汽車行業一樣,動力電池領域也迎來爆發期。與“2020年累計產銷500萬輛”目標伴隨而來的,是對動力電池超過100GWh的需求。這對于2012年裝機量僅為0.66GWh的動力電池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潛在寶藏。更多的玩家紛紛涌入,僅僅3年之后,2015年國內動力電池的裝機量已經達到了15.7GWh,2017年這一數值更是達到了36.2GWh,較2012年增長了近55倍。
2012年-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 | ||
年份 | 裝機量(GWh) | 同比增長 |
2012年 | 0.66 | 89% |
2013年 | 0.79 | 20% |
2014年 | 3.70 | 368% |
2015年 | 15.70 | 324% |
2016年 | 28.00 | 78% |
2017年 | 36.20 | 29% |
制表:汽車之家新能源團隊 |
而從最近的數據來看,2018年1-5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累計銷量達27.5萬輛,同比增長147.0%,相比來看,5月份傳統燃油車零售增速僅0.5%。電池方面,2018年5月,新能源汽車市場完成鋰電池裝機量4.5GWh,同比增長181%;2018年1-5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累計完成裝機量12.7GWh,同比增長199%。
贏者通吃?前3名動力電池企業占市場70%份額
從具體的電池企業來看,今年1-5月,國內電池裝機量排名第一的供應商則是寧德時代,裝機量為5464.11MWh,占市場份額的43.1%。排名第二的比亞迪裝機量為2545.31MWh,市場占比20.1%,第三名國軒高科的裝機量則為804MWh,市場占比6.4%。三家公司共占據全國70%市場份額。
2018年1-5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排行 | |||
排名 | 企業 | 裝機量(MWh) | 占比 |
1 | 寧德時代 | 5464 | 43.1% |
2 | 比亞迪 | 2545 | 20.1% |
3 | 國軒高科 | 804 | 6.4% |
4 | 孚能科技 | 587 | 4.6% |
5 | 億緯鋰能 | 495 | 3.9% |
6 | 比克動力 | 376 | 3.0% |
7 | 力神 | 224 | 1.8% |
8 | 萬向 | 221 | 1.7% |
9 | 北京國能 | 195 | 1.5% |
10 | 江蘇智航 | 164 | 1.3% |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制表:汽車之家新能源團隊 |
而統計2016年、2017年國內排名前10的電池廠商數據可以發現,寧德時代、比亞迪和沃特瑪在過去兩年一直居前三名,而三者的總和在2016年國內電池裝機量的占比為59%,2017年則為51.2%。
2017年中國十大動力電池企業情況分析 | |||||||
2017年排名 | 企業 | 材料種類 | 裝機量 (GWh) | 供貨車企數 | 配套車型量 | 電池最高系統能量密度(Wh/kg) | 2016年裝機量及排名 |
1 | 寧德時代 | 磷酸鐵鋰、三元 | 10.5 | 64家 | 390款 | 151.4 | 6.72 |
2 | 比亞迪 | 磷酸鐵鋰、三元 | 5.65 | 2家 | 78款 | 140.67 | 7.35 |
3 | 沃特瑪 | 三元 | 2.41 | 30家 | 96款 | 130.8 | 2.49 (第3名) |
4 | 國軒高科 | 磷酸鐵鋰、三元 | 2.05 | 38家 | 131款 | 140.3 | 1.86 |
5 | 比克動力 | 三元 | 1.65 | 29家 | 66款 | 128.63 | 0.7 |
6 | 力神 | 磷酸鐵鋰、三元 | 1.07 | 31家 | 82款 | 149.9 | 0.77 |
7 | 孚能科技 | 三元 | 0.98 | 8家 | 15款 | 126.35 | 未進前十 |
8 | 億緯鋰能 | 磷酸鐵鋰、三元 | 0.81 | 33家 | 96款 | 143.2 | 未進前十 |
9 | 北京國能 | 磷酸鐵鋰、三元、多元復合 | 0.81 | 38家 | 97款 | 133.91 | 未進前十 |
10 | 江蘇智航 | 三元 | 0.73 | 18家 | 35款 | 135.8 | 未進前十 |
數據來源:電池中國;制表:汽車之家新能源團隊 |
顯然,我們可以看到動力電池內行業三個趨勢:
首先,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在業內TOP2的地位非常穩固,而在前兩年表現優秀的第3名沃特瑪在2018年上半年的成績不盡人意,已經跌出前10名。
其次,電池企業裝機量排行中,位居5-10名的企業地位并不穩固,例如在2017年上榜前10名單中的孚能科技、億緯鋰能、北京國能、江蘇智航其實在2016年并未上榜,頗有后發制人的氣勢,例如孚能科技已經在2018年1-5月電池裝機量中位列第4名。
再次,目前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是大多數企業選擇的材料。但受電池能量密度制約,三元電池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磷酸鐵鋰的增速則在放緩,主攻磷酸鐵鋰電池的沃特瑪從高至低的位置變化更為直觀地印證了這一點。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2018年純電乘用車的能量密度提升較快,在工信部剛剛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6批)中,乘用車搭載的電池密度高于120Wh/kg的占到97%,而高于140-150Wh/kg的三元電池的也達到了70%。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