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高端對話 正文

陸對面|技術是“根” 奇瑞談造車本質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2、沒有圍墻的研究院

  幾年前曾流傳著一封由諾基亞首席執行官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致員工的內部備忘錄。里面寫下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在北海的一個油田鉆井平臺上工作。有天晚上他被響亮的爆炸聲驚醒,突然發現所處的平臺已經燃燒起來。當時,他正被熊熊的火焰所包圍。他努力穿過濃煙和烈火,跑到平臺邊緣,但卻只看到四周黑暗、冰冷的海水。”

  史蒂芬·埃洛普認為當時的諾基亞就身處這樣一個燃燒的平臺,唯一的選擇就是跳入冰冷的海中。而這一幕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在科技迭代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由于高試錯成本和沉沒成本的存在,傳統巨頭往往沉浸于成熟業務領先的固有優勢,而怠于改革創新。

  沒有企業愿意重復諾基亞的故事,更不愿有一天面對燃燒的平臺。奇瑞也是如此。

  以技術立本的奇瑞雖然一開始是從傳統技術入手的,但早在2008年就預見性地成立了前瞻技術研究院,這也是中國第一個由本土汽車品牌設立的前瞻技術研究機構。

汽車之家

  牽頭公司的技術規劃和研究是前瞻技術研究院最重要的職能。規劃以半年為單位滾動更新,所涉及的技術大多將在未來3-8年內走向市場,再逐步從高級別車型向低級別車型滲透。比如新款瑞虎8上就搭載了最先進的第四代車聯網系統,應用成熟后,將進一步下放到瑞虎7等車型上。

  但是隨著汽車“新四化”的發展,汽車技術的內涵已經大大延伸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測繪、智能交通、材料學、ICT等多學科融合成為趨勢,抱團取暖成為車企主流選擇。就連以保守著稱的現代、豐田等公司,也開始對外展現開放合作的新姿態。

  奇瑞前瞻技術研究院雖然在編人員只有100多名,但還有一批“編外人士”同樣不可忽略,他們便是與奇瑞進行聯合研究的合作伙伴。目前,已經有七個聯合實驗室在這里落地。由于盛產黑科技,這些實驗室被尹同躍形象地稱為“黑屋子”,他希望借此建成一所沒有圍墻的研究院,一個產學研的開放平臺。

奇瑞汽車前瞻技術研究院技術規劃示意簡圖
技術規劃

2018-2019年

可行性研究

2020-2021年

打造概念原型

2022—...

V2X+自動駕駛+生態圈

新能源新材料

燃料電池/輪轂電機EV關鍵技術研究;NEV控制;

輕金屬應用

燃料電池生產原型;輪轂

電機EV原型;智能熱管理

輪轂電機生產原型;復合

非金屬材料應用

智能網聯

傳感器融合/控制策略

和仿真/L4概念樣機

L4性能樣車/L4示范運營

/智能座艙

L4產品化/完全自動駕駛/

V2X

大數據與智能出行汽車大數據體系設計;駕駛行為大數據分析大數據在新能源/智能車的應用;AI技術應用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出行服務運營;人車生活生態圈
新技術集成與驗證高科技電動智能概念車2.0高科技電動智能概念車3.0高科技電動智能概念車4.0
資料來源:奇瑞汽車;制表:汽車之家行業組

  就像GE前CEO杰克·韋爾奇說的,“如果你想讓車再快十公里,只需加一加油門,如果讓車速提高一倍,就要換軌道了。”奇瑞前瞻研究主要聚焦于智能網聯、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智能出行、新技術集成與驗證等新興方向。他們發現,外部創新之力可以激發更多創意,為研發體系注入新的活力。把對新技術的掌握與對汽車行業的洞察結合在一起,才是通往“新軌道”的不二法門。

  這一理念驅動下,奇瑞2016年發布了全球第一款開放車型共享平臺——小螞蟻S51,可實現汽車設計制造的開放共享。汽車創業者能夠以這個平臺為基礎,進行創新功能模式的二次開發,還可以與奇瑞新能源汽車共享開發、設計、制造過程,最終聯合奇瑞新能源進行驗證和測試,在達到國家安全法規要求和批準后進行批量化定制產品的生產。2018年,這一開放平臺已經通過與美團的合作,在無人配送場景下得以推廣。

汽車之家

  在智能網聯領域,奇瑞與百度進行深度合作,于2018年CES期間發布了基于艾瑞澤5和百度Apollo打造的L3級自動駕駛車型,計劃于2020年實現量產,并在更遠的2025年實現L4級高度自動駕駛!靶郦{智云i-Connect@Lion 2.0”系統則是奇瑞與百度車聯網深度集成的產物。

  2019年4月上海國際車展,奇瑞旗下星途-TX/TXL正式上市,成為首款搭載百度Apollo小度車載OS的量產車型。在汽車之家的車機評測中,星途的雄獅智云系統位居第一。好奇之下,陸敏在試駕星途時也對這個系統體驗了一番,流暢的自然語音交互系統是體驗后最大的感受。

汽車之家

  這種不設圍墻的策略顛覆了以往由一家大公司獨家主導風險巨大的項目投入方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門外人”入局。既幫助奇瑞解決了在某些領域自身研發能力較弱的問題,還能以較低的成本團結優秀人才對前沿課題進行預研。包括百度、科大訊飛、東軟、聯通、英偉達、德賽西威、高德等公司,均已和奇瑞達成了深度伙伴關系。

  這種社會化網絡式創新模式,兼顧了運營效率、風險共擔以及研究方向的最大覆蓋,提高了奇瑞創新成功率,也加速了生態伙伴的成長。最新數據顯示,奇瑞這些年“攢下”的專利已達17500件,連續兩年位居中國發明專利前十,其中十分之一都出自前瞻技術研究院。

3、迎接新能源革命

  奇瑞不僅造出了中國最早一批傳統燃油車產品,同時也是最早開發新能源技術的企業之一,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清潔能源汽車專項組,在BSG(輕度混合動力技術)、ISG(汽車起動發電一體機)、高速鋰電、輕量化等方面有許多耕耘探索。一直到2013年,奇瑞都是國內電動車銷量最高的品牌。

汽車之家

  如今電動化的呼聲一陣高過一陣,越來越多車企都殺入了新能源市場并展開爭奪,奇瑞新能源依然穩居在前五行列。按照尹同躍的計劃,奇瑞新能源的銷量規模能達到30萬輛/年。

  除了市場上當前最普遍的純電動車以外,奇瑞也發展了插電式混動、氫燃料電池等技術路線。尤其后者憑借加氫快、續航長等優勢被看作是終極新能源技術方案。以奇瑞的氫燃料電池樣車為例,2公斤的氫燃料僅需3分鐘加滿,即可實現續航700公里。這對于有里程焦慮的消費者而言很有吸引力。

汽車之家

  在奇瑞前瞻技術研究院門外就停放了一輛基于艾瑞澤5打造的氫燃料電池車。下一步奇瑞將研究布局全功率的燃料電池乘用車。而在商用車領域,奇瑞已經完成12米燃料電池公交大巴和燃料電池物流車的開發,將投入到蕪湖、貴陽等城市進行示范運營。

  雖然當下氫燃料電池的普及率還不夠,但在2019年5月,工信部發布了《2019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提到了要加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相關標準、技術、實驗等的制修訂,這被視作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即將迎來“政策春風”的信號。

汽車之家

  為了更加聚焦新能源業務的發展,奇瑞新能源項目組先是在2010年獨立成立技術有限公司,2018年9月又成功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隨后改為股份有限公司。從生產資質到公司體制的一系列變動,也為奇瑞新能源業務的資金人才引入、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帶來更多籌碼。

文章導航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