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當造車新勢力相繼邁入產品上市、交付階段后,迎接它們的卻是一個嚴峻的市場環境: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在連續增長28年后迎來首次下跌,2019年上半年也未升溫。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國內汽車銷量1232.3萬輛,同比下滑12.4%。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直言這個數據 “低于預期,預計全年總體將呈現負增長”。那么在這一大背景下,新造車企業們今年上半年的發展進展如何?他們各自都進行了哪些布局,又背負著哪些質疑?一起來看看吧。
60秒看懂全文:
●本次主要盤點10家造車新勢力在今年上半年的主要布局和動態,所選企業則是根據汽車之家大數據統計的“用戶關注度高”的造車新勢力的前10家。
●新造車企業的用戶知名度與其車輛上市交付情況成正相關,用戶關注度前三名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在今年上半年的上牌量同樣位居新造車企業前三名,但它們距離實現各自2019年全年的銷量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今年上半年車市環境嚴峻,多家造車新勢力也受到影響,并且各家的發展速度和適應情況不同。有的新造車企業仍未有新車量產,但有的企業已經在布局第二輛/第三輛甚至更多的車。
●用戶關注度最高的前十家新造車企業在今年上半年都有一個共性特點,即“正向布局”與“負面輿論”同時存在。當然,這一定程度上也讓其更具備話題度和熱度。
2019年已過去一半,受“國六切換”、“新能源補貼退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去年延續至今的“車市低溫”仍未緩解,留給新造車企業成長立足的時間也在收緊。在剛剛過去的7月17日,汽車之家舉辦的“智能網聯時代下造車新勢力的破局之策”沙龍,就希望在車市下行的大環境下,為新創車企如何破局、發展提供思考和建議。
『新造車企業的用戶知名度排名』
沙龍現場,汽車之家公布了一份基于大數據調研得出的“新興品牌用戶知名度”排名,統計了用戶對目前較活躍的造車新勢力的認知情況,一個最直觀的結果就是,用戶知名度高的均為已交付車輛的品牌。在經歷了前期一系列的融資布局、工廠建設、渠道鋪設、品牌宣傳后,造車新勢力目前已進入“用產品說話”的階段。
然而從今年上半年各家造車新勢力的產品進度和布局可見,他們之間已經拉開一定距離,有的車企尚未有產品上市/交付,如拜騰汽車、奇點汽車;但有的卻已經開始布局第二/第三款車型,如蔚來、小鵬汽車、威馬汽車。本文我們主要盤點下知名度Top 10的車企,看看他們今年上半年的進展如何。
■蔚來汽車:交付、自燃、召回、融資,喜憂參半的“上半年”
在一眾造車新勢力中,蔚來汽車的話題性和熱度一直走在前面,一舉一動都被同行、媒體關注熱議,算是汽車圈的“流量明星”。再加上其產品進度較快,被用戶討論和接觸的機會也更多,今年上半年,蔚來汽車共交付7542輛車(包括第一季度3989輛;第二季度3553輛)。而從蔚來ES8、ES6上市至今年上半年,蔚來的這兩款量產車總交付量為18890輛。對于這一結果,蔚來方面表示較為滿意,但與蔚來定下的2019年的4萬—5萬輛銷量目標比,仍有不少差距。此外,今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蔚來汽車亮相了ET轎車系列的預覽版本,首款車型或在2019年底發布。
『蔚來ET』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曾在年初公開表示,2019年將會是蔚來汽車極為重要的一年,2019年的蔚來已經開始進入到第二階段——資格賽階段。但2019年上半年,蔚來汽車也受到諸多質疑,最主要的則是蔚來汽車ES8分別在上海、西安發生的兩起自燃事件,讓蔚來汽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產品安全質疑。
『西安一輛蔚來ES8起火燃燒』
為此,今年6月27日,蔚來汽車宣布召回搭載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間生產的4803輛蔚來ES8,這也是造車新勢力首起召回案例。李斌在接受對話中談到蔚來汽車的自燃事件時表示,“蔚來電動車起火是一個概率事件,可以看到電動車的起火概率并不比燃油車的概率高!钡珮I內也有人認為,電動車既然要想超越燃油車,以新事物的身份建立用戶信心,那起碼在安全性上要有更高的“自覺”,換句話說:燃油車可以自燃,但電動車卻不可以。
不過除此之外,蔚來汽車在上半年還有不少好消息,包括與廣汽的合資品牌“HYCAN合創”正式發布并亮相了首款SUV概念車;此外在融資方面,今年5月末,蔚來汽車方面宣布與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蔚來很可能從北京地方國有資本獲得一筆100億元的投資,而這一融資的最新動態或在蔚來汽車的第二季度財報中披露。
■小鵬汽車:產品更迭引發維權風波,小鵬汽車遇年中大考
今年的6月18日對小鵬汽車來說是個大日子,這一天,第10000輛小鵬汽車G3從鄭州小鵬智能工廠下線,此時距離小鵬汽車G3上市共計188天。何小鵬在現場對小鵬汽車目前取得的成績表示滿意,并稱第10000輛小鵬G3安全駛下生產線代表小鵬汽車已經跑通了研發、制造、生產、銷售等體系。但他也提到,這一切還只是開始,小鵬汽車的運營體系正在快速搭建,無論從銷售到運營以及充電體系、互聯網運營、自動駕駛AI運營、用戶運營等方面,小鵬汽車還需做非常多的事情。
『小鵬汽車G3第一萬輛下線儀式』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1-6月,小鵬汽車G3的累計銷量達到9596輛,然而就在它向“1萬輛”銷量沖刺的過程中,一場風波也隨之而來。
7月10日,2020款小鵬G3車型正式上市,新車除續航提升外,安全性及便利性配置均有升級,并將在今年8月起開始交付。這一產品更迭引發了老車主對新產品續航更長價格卻更優惠的質疑,導致部分車主自發維權,引起行業內外普遍關注。7月24日,小鵬汽車官方公布了針對2019款小鵬汽車G3車主的專屬權益細則,以此對老車主進行相應的補償(點此處查看細則)。這一事件能否隨之有效得到解決,我們也將持續關注。而在這段時間,多家新造車企業也對小鵬汽車的這次升級風波有所討論,顯然,雖然造車是一切之本,但如何做好產品更迭布局、品牌營銷,如何更好地理解用戶、為用戶服務,對新車企來說同樣至關重要。
當然了,除了小鵬汽車G3,小鵬汽車在今年上海車展還亮相了旗下首款轎車小鵬P7,該車將在2019年年末上市銷售,于2020年二季度交付,由于搭載了來自英偉達的DRIVE Xavier自動駕駛芯片,官方表示其硬件層面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
『小鵬汽車P7』
除了產品方面,小鵬汽車在上半年還有幾個熱點事件,包括“進軍房地產”風波。5月17日,廣州小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成立肇慶鯤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4.74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承接市政工程;水電、冷暖氣工程安裝、維修;物業管理;房地產租賃經營等等,引發業內關注。不過,小鵬汽車立即否認了外界對其進軍房地產的猜測,通過官方微博發文稱,“感謝大家的關注,小鵬汽車無意進軍房地產,成立這個公司是為將來肇慶工廠日常運營做準備。”
此外,小鵬汽車也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宣布加入網約車出行大軍,設立“有鵬出行”公開招募網約車司機;與此同時,小鵬汽車也在積極布局超充網布局,今年3月份已有30座超級充電站投入運營,根據規劃,將于2019年底前在近30個城市投入近200座超級充電站,未來三年內將部署1000座超充站。
■威馬汽車:上牌量第一名,威馬立志成為“第一家實現盈利的新造車企”
日前,日前,保監會公布了最新的機動車交強險數據,其中包括了2019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企業產品上牌量排行。根據排行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威馬EX5以累計交強險上牌量8548輛的成績位居第一名,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緊隨其后。其中,小鵬汽車G3上半年累計交強險上牌量為8494輛,位居第二,且其6月單月交付量達到2989輛。蔚來ES6從6月18日起交付,單月交付量為362輛,而蔚來ES6、ES8兩款車的上半年累計上牌量為7656輛。
『威馬EX5』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威馬汽車一直將自己定位在“智能電動車的普及者”,瞄準的是國內最具消費數量的大眾市場,這一點我們從威馬EX5和即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銷售的威馬EX6的定位中都可以看出端倪。在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看來,這塊市場才是目前國內最具潛力和消費力的市場。他于7月17日在汽車之家舉辦的“智能網聯時代下造車新勢力的破局之策”主題沙龍上更是表示,“我認為我們將是第一家實現盈利的新造車企”。
除了發展電動化,今年上半年,威馬汽車在智能駕駛方面布局加深,從年初的美國CES展到今年6月份的亞洲CES展,威馬汽車都與百度攜手,展示了自動駕駛部分功能和前瞻思考。例如其搭載的Valet Parking的自動駕駛汽車能夠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實現在常駐點遠程取車/還車、自泊車、低速自動駕駛、自動充電等操作,可有效提升私家車車主及共享汽車用戶的出行體驗。
此外,威馬汽車還延伸了多項汽車業務,包括“融資租賃”和“網約車”業務。而為了支撐這些業務的開焊,威馬也在加快融資進度。今年3月份,威馬汽車宣布完成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百度集團領投,至此累計融資金額已近230億元人民幣。而在近日,威馬已計劃開啟D輪融資,這一輪融資將主要以海外為主,最多達到10億美元。
『威馬汽車成立融資租賃公司』
■理想汽車:手握資質,全面推進產品量產交付
2019年6月,國內造車新勢力車和家正式將公司名稱更名為理想汽車,此前的“車和家”以及“理想智造”都將不再使用,新的公司名稱意味著一種更為全新的開始。
對于理想汽車來說,上半年最重要的大事兒當屬理想ONE正式上市,該車是一款增程式混動車型,定位中大型SUV,提供800公里的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僅有一款配置,補貼后售價為32.8萬元,預計將于2019年四季度開始交付。為讓更多用戶了解、接觸理想汽車,今年5月1日,理想首批零售中心正式開業,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天津共5個城市,成都、重慶、蘇州、杭州、南京、鄭州、西安以及武漢等地的零售中心也在同時布局并在年內實現開業,與此同時,理想方面預計第三季度開始將提供試駕服務。
『理想ONE』
自從年底斥資6.5億元收購力帆旗下整車資質后,理想汽車解除了“造車資質”這個后顧之憂,全力推進產品的上市進程。另一方面,理想汽車常州工廠也在同步建設中,據悉,截至今年4月中旬,該工廠已可實現每年10萬輛車的排產能力,并在未來有望擴展至每年20萬輛。
■知豆電動車:起大早、趕晚集?知豆急需自我突破
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知豆電動車銷量共計2005輛,其中1月份銷量為0,不僅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中落后,更是被多家“后來居上”的造車新勢力趕超。
嚴格來說,知豆并不算我們平時談論較多的“造車新勢力”范疇,其早在2006年就已成立,并用5年左右時間成功研制首款新車。但與現在很多新造車企一樣,知豆電動車受制于沒有乘用車生產許可,直到2014年國內新能源車市場逐步興起后才迎來發展期。
『知豆D2』
由于它是國內第4家獲得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其微型電動車的定位趕上了政策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第一波紅利,2015年知豆的微型電動車累計銷量突破了3萬輛,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已經相當不錯。2017年,國內純電動乘用車銷量中微型車占比高達62%,知豆D2以42342輛的銷量成績位居第二。
然而從2018年中到現在一年的時間里,知豆的銷量急轉直下、工廠裁員停工、資金鏈斷裂,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究其原因,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要求的提高,對車輛補貼門檻的提升起到關鍵影響。以知豆銷量主力車型D2為例,在2017年,該款車型每輛能獲得3.6萬元的國補;而2018年6月中旬后,每輛車的補貼降至1.65萬元。而就整個行業來說,續航里程更長、性價比更高的緊湊型電動車正在爆發更大的市場潛力。
『知豆D3』
不過,知豆方面也在尋求突破的機會,今年1月,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年產20萬輛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南京舉行。此次簽約的知豆新能源整車項目總投資達120億元,將生產新能源乘用車,車型包括轎車和SUV。顯然,知豆可能不再局限于專做微小型電動汽車的定位,而是以全新戰略加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
■前途汽車:多平臺布局,一出手亮出多款新車
前途汽車在今年上半年最主要的動作,當屬其在4月16日上海車展上帶來的一系列產品陣容:基于高性能運動型跑車、中大型乘用車和小型乘用車三大產品平臺,亮相了前途K20、前途K25、概念車、前途Concept 1概念車、前途Concept 2概念車等車。其中,K20是一款專為都市年輕派打造的高性能城市運動跑車,搭載雙電機智能四驅系統,未來量產后0-100km/h加速小于6秒,最高時速190km/h,即將于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
『前途K20』
總體來說,前途汽車在今年上半年比較低調,這當然也與這家企業首款產品的小眾定位有關。2018年8月8日,前途汽車旗下首款車型前途K50上市,補貼前售價75.43萬元,新車定位于一款純電動雙門雙座跑車,車身采用鋁合金框架和碳纖維材料打造,開辟了中國品牌量產純電動超跑的先河,在國內可謂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但電動超跑的身份注定了前途K50將成為一款小眾產品的命運,公開數據顯示,前途K50在2018年的銷量為59輛。
『前途K50』
不過另一方面,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在造車這件事兒上一直比較務實,在去年4月份就帶領前途汽車拿到了國內第六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資質,在新一批造車企業中實屬難得。而在通過前途K50打造品牌形象后,下一步,前途汽車也將在大眾市場進一步開拓。陸群曾表示,2019年對于前途汽車來說,關鍵詞仍然是“技術”,而從經營的層面上來講,關鍵詞則是其自己的“節奏”。前途汽車會按照自己戰略的節奏一步一步地去走。他表示:“我們關注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用戶有什么樣的需求和痛點”。
■拜騰汽車:人事變動/洽談融資,拜騰全力推進首款車量產
對于拜騰汽車來說,今年的首要任務,應該就是推進首款車BYTON M-Byte的量產,該車最早在2018北美CES消費電子展上首次發布,至今已經一年半的時間。拜騰方面表示拜騰M-Byte量產車將于2019年第三季度進行全球首發,同期公布預售價格、首發車型及配置、首批用戶權益等信息,2019年第四季度,M-Byte將正式實現量產投產。
『BYTON M-Byte』
除了產品方面,拜騰汽車在今年上半年主要關鍵詞有兩個:人事變動和融資。首先在人事變動上,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原拜騰董事長畢?党霈F在艾康尼克展臺,以CEO的身份代表后者介紹企業未來發展規劃。這也意味著畢?荡_認從拜騰離職,加盟艾康尼克。隨后,拜騰汽車發布官方聲明稱,對畢?挡┦苛碇\高就感到遺憾,并表示公司的產品設計、研發、工廠建設進展順利。但先離職再宣布的這一節奏,也引發了汽車圈諸多討論。而在6月18日,拜騰又下發新任命,曾在福特超過20年的汽車項目管理經驗的鮑安迪(Andy Ball)擔任項目管理副總裁,負責推進產品開發,助力拜騰實現按時交付。
『原拜騰董事長畢福康加盟艾康尼克』
而為了確保產品如期交付,融資也是重點。去年年中拜騰就已完成了B輪融資,在B輪融資當中,拜騰吸收了包括一汽集團在內共計5億美元資金。而在今年5月,拜騰被曝與正就C輪融資與多家企業洽談,當時拜騰方面表示“目前還處于關鍵時期,不方便透露過多細節。但整體融資情況很好,大約在六月公布詳細情況。”不過目前7月即將結束,拜騰融資進展仍未公布動態。為了確保產品如期量產,拜騰汽車在今年下半年的壓力可想而知。
■法拉第未來:缺錢仍是主旋律,FF 91落地再延期
今年上半年對法拉利未來Faraday Future(簡稱“FF”)來說最大的消息,當屬與恒大方面短暫牽手后正式“分家”。1月3日,FF發出內部郵件顯示,FF總部將獲得除廣州南沙項目相關資產之外的FF中國全部資產、技術、員工、管理權以及相關權益;而廣州南沙工廠則劃歸恒大。這意味著,FF與恒大或將各自走向獨自造車之路。
『FF 91』
而在產品進度方面,早在2018年7月,FF 91首臺白車身就已下線,一個月后,FF透露首臺白車身已運抵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漢福德工廠,并正式啟動了整車組裝工作,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FF 91將按時達成量產。今年1月31日,賈躍亭公開表示:“FF 91作為FF創新的第一個成果,現在距離量產僅剩‘臨門一腳’,是時候準備好接受市場和用戶的檢驗了”。但在今年上半年,FF 91仍沒有公開的產品進展。
與此同時,圍繞FF仍然有諸多并不好的消息。一面是FF 91量產上市,一面是供應商提起的討債訴訟,為籌措資金,FF決定出售其位于美國內華達州北拉斯維加斯900英畝(約5463畝)土地,報價為4000萬美元。不僅如此,今年3月20日,據外媒報道,FF還賣掉了位于洛杉磯的總部,由一家位于紐約的房地產公司Atlas Captial在3月8日購入,在交易完成后,Atlas Captial又將該處房產租賃給了FF。
『FF位于北拉斯維加斯的地塊』
不過對于FF來說并不是沒有好消息。今年3月末,FF與中國互聯網公司第九城市對外宣布,雙方正式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在華研發、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FF方面稱,這是公司在最新戰略調整下,正式啟動中美雙主場雙品牌戰略的關鍵一步,而在今年6月,FF和九城合資新能源車項目落戶呼和浩特。
資金方面,沙爾沁工業區還計劃協調對于新能源項目融資貸款40億元,推薦當地產業資金及銀行給予無息、貼息或低息貸款支持。此外,4月30日,FF官方發文稱,獲得了一筆2.25億美元的債權及信托融資,由美國商業銀行Birch Lake領投。
■零跑汽車:完成零跑S01的上市、量產、交付
今年上半年對零跑汽車來說意義很大,自首款量產車零跑S01在1月份上市之后,半年時間內完成了其量產、交付的一系列流程。6月6日,零跑S01正式下線,6月28日,10臺零跑S01在杭州零跑中心正式交付于首批車主。
『零跑S01』
除了零跑S01,零跑汽車也在同步推進其他產品的布局,零跑C-more是零跑旗下首款SUV,曾在2019年上海車展亮相。按照規劃,這款車綜合工況續航將不低于500km,計劃于2020年底上市,2021年正式交付;此外,還有一款定位微型電動車的產品,內部代號為T03,這款車將主要滿足消費者城市代步的需求,同時面對分時租賃、網約車市場,據悉T03將在2020年上市交付。
『零跑C-more』
在布局量產車的同時,零跑汽車也在搭建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2019年,零跑預計將有超過60家零跑體驗/服務中心投入運營,覆蓋全國20多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在其他城市,零跑將與高品質新零售平臺合作。此外,依托于股東方大華股份自身的技術優勢,零跑汽車在三電系統、一體化動力總成、智能網聯系統以及自動駕駛系統的技術上做到了自主研發,在攝像頭以及相應算法、芯片等核心技術也具有優勢,體現了零跑汽車“IT人造車”的定位和基因。
7月17日,在汽車之家舉辦的“智能網聯時代下造車新勢力的破局之道”主題沙龍上,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接受對話時表示,7月份的交付目標是400-500輛,8月份希望做到500-1000輛,然后逐漸爬坡、釋放產能,年內目標是達到1萬輛交付。
■云度新能源:銷量退坡/負面纏身,押注下半年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云度新能源今年上半年銷量1383輛,與去年同期2261輛相比,同比下滑38.83%。這與年初其定下的2萬輛銷量目標有很大的差距。而在產品方面,云度為旗下兩款車型π1 Pro以及π3 Pro推出續航里程更長的遠行版本,兩款車型均于今年4月份正式上市。
『云度π3 Pro遠行版』
除了兩款提高續航里程的車型上市外,云度上半年的新布局并不多,反而多出了一些負面消息,包括“工人離職頻繁、強制員工休假”等等。對此,云度新能源公關負責人周良回應汽車之家稱,上述消息不屬實,企業處于正常運轉狀態,且下半年將會有新車型推出。
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不同,云度的股東具備國企背景,因此在行事風格、品牌營銷方面有自己的打法,但在產品推出速度上,云度其實一直進展較快,早在2017年10月其首款車型即量產發布,并開始陸續交付;2018年3月,第二款量產車型π3也步入市場。但是隨著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新能源補貼“腰斬”,云度由于產品體系較為單一、營銷宣傳上并未大力推進,導致其在新造車企業陣營中曝光率較低。但云度方面表示產品銷量今年可以突破2萬輛,一旦兌現,這一成績在目前的造車新勢力當中仍然較為領先。
全文總結: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新造車企業都是“好消息”與“負面質疑”同時存在,已有多位業內人士預測,未來造車新勢力能“活下來”的只有2-3家,這對于目前仍然較為活躍的數十家造車新勢力來說是個較為殘忍的預判。然而,市場競爭環境的提升是大勢所趨,“產品力”才是檢驗新造車企業靠譜與否的唯一標準,大浪淘沙后仍能存在下來的新造車企業,才真正會給汽車行業帶來改變。(文/汽車之家 才麗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