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隨著近幾年中國車市持續下行,有能力逆勢上揚的豪華車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為了提升品牌形象,很多豪華品牌選擇在大型SUV市場布局,為整個SUV產品序列樹立一個標桿。奔馳便是如此,早在2006年便發布了大型SUV奔馳GL級,比老對手寶馬、奧迪的同級產品早了不少。
2019年11月,奔馳在大型SUV領域的最新成員,全新一代奔馳GLS(參數|詢價)正式上市,相比上代車型,全新奔馳GLS有哪些升級?其競爭實力在細分市場中又處于何種水平?在未來銷量及產品聲望表現上,又預計會朝哪個方向發展?本文將通過分析企業熱點、奔馳GLS產品力以及市場需求變化動向等,對上述問題一一進行解答。
60s快速了解核心論點:
●在國VI刺激,平行進口車分流受阻等影響下,在百萬級SUV市場擁有更高聲望的奔馳品牌合規產品迎來更多機會;
●進口國VI車型中,奔馳GLS的最大對手是寶馬X7,與林肯領航員、路虎攬勝等也會存在競爭;
●相比舊款,全新奔馳GLS除尺寸小幅升級外,最大的變動在動力性能及配置的全面提升;而在近似價格區間內,對比核心競品寶馬X7,奔馳GLS在尺寸及動力性能上占據優勢。
●市場需求
人們都說,凡事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對于一個車企來講,企業市場戰略部署、產品上市銷售成功與否,其關鍵就是對“勢”的把握,即深入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市場發展環境、法規及政策趨向等。
因此,欲分析和了解全新奔馳GLS,先來看一下其所在市場的需求形勢。
◆進口車市場趨穩,國VI排放車型迎來“春天”
進口車市場由于產品售價、利潤回報率雙高的特點,一直是眾家車企和經銷商搶奪的焦點。而在該市場中,鑒于車型引入方式及銷售渠道的不同,產品分化為正常進口車和平行進口車兩大陣營。由于平行進口車是來自非品牌授權下的平行進口試點企業直接在海外采買、并運送至國內保稅區經過合規化改造后,再進行直銷或分銷的產品,該渠道熱門車型提車等待時間、現車成本及終端銷售價上都具有優勢,在無形中,給正常進口車的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由于受宏觀經濟及車市大環境影響,進口車市場經歷了較早之前的快速增長后,在2015年整體規模開始大幅度下挫,近年來降幅逐漸收窄,銷售企穩,其整體消費需求規模依然非?捎^。而平行進口車在整體上升的進口量面前,對正常進口車的分流作用也愈發強烈。
然而,敗有常規,勝無常法,自去年7月1日開始,國VI排放標準在全國范圍內的逐步落地徹底打破了平行進口車與官方正常進口車當前的銷售節奏和發展局面。一方面,由于很多經銷商和車企準備不足,部分正常進口車型無國VI版本可賣,不得不遺憾退場;另一方面,因為平行進口商普遍無法獲得國六排放認證環節所必需的材料(比如只有主機廠才能掌握的底層核心數據等),平行進口汽車行業瀕臨全面停滯。國機汽車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存在早前對話中就曾直言,平行進口行業或迎來斷崖式下跌。
『奔馳GLS』
市場需求仍在,但品類卻此消彼長,非國VI版本的正常進口車和平行進口車的相繼停售和退市,無疑給奔馳GLS的市場前景打上了一劑強心針。
◆百萬元車型市場向好
奔馳GLS所在的進口豪華大型SUV市場產品售價普遍在100萬元以上,而結合汽車之家過去近一年多以來的購車熱度數據來看,相比于其他售價區間的產品,售價為百萬元以上的車型購車熱度整體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從去年下旬開始,細分市場的銷售線索占比穩步提升,換句話說,在這個領域的豪華大型SUV市場關注度增高,需求變強,未來大概率迎來較大的增長潛力。
●奔馳在華產品策略
縱觀全球,奔馳其實與多數海外車企一樣,既要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汽車消費需求持續疲軟等現實挑戰,又要對電動化、網聯化、自動駕駛和未來出行等核心轉型業務投入大量研發成本。事實上,早在2019年11月,戴姆勒就對外宣布,計劃在2022年底前裁員1萬人,并通過縮減門店數量、關閉工廠等手段,降本增效,“斷尾求生”,以度過當前這一特殊時期。
BBA在華轎車產品布局(在售) | |||||
奔馳 | 小型轎車 | 無 | |||
緊湊型轎車 | 奔馳A級;奔馳A級AMG;奔馳B級;奔馳CLA級;奔馳CLA級AMG | ||||
中型轎車 | 奔馳C級;奔馳C級AMG | ||||
中大型轎車 | 奔馳E級;奔馳E級新能源;奔馳E級AMG;奔馳CLS級 | ||||
大型轎車 | 奔馳S級;奔馳S級AMG;邁巴赫S級 | ||||
寶馬 | 小型轎車 | 寶馬i3 | |||
緊湊型轎車 | 寶馬1系;寶馬2系;寶馬2系旅行車 | ||||
中型轎車 | 寶馬3系;寶馬4系;寶馬3系GT;寶馬M4 | ||||
中大型轎車 | 寶馬5系;寶馬5系新能源;寶馬6系GT;寶馬M5 | ||||
大型轎車 | 寶馬7系;寶馬7系新能源;寶馬8系 | ||||
奧迪 | 小型轎車 | 無 | |||
緊湊型轎車 | 奧迪A3;奧迪RS 3;奧迪S3 | ||||
中型轎車 | 奧迪A4L;奧迪RS 4;奧迪RS 5;奧迪A5;奧迪S4;奧迪S5 | ||||
中大型轎車 | 奧迪A6L;奧迪A6L新能源;奧迪RS 6;奧迪RS 7;奧迪A7;奧迪S7 | ||||
大型轎車 | 奧迪A8 | ||||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產品庫;制表:汽車之家行業組 |
BBA在華SUV產品布局(在售) | |||||
奔馳 | 小型SUV | 無 | |||
緊湊型SUV | 奔馳GLA;奔馳GLB;奔馳GLA AMG | ||||
中型SUV | 奔馳EQC;奔馳GLC;奔馳GLC AMG | ||||
中大型SUV | 奔馳GLE;奔馳GLE AMG;奔馳G級;奔馳G級AMG | ||||
大型SUV | 奔馳GLS;奔馳GLS AMG | ||||
寶馬 | 小型SUV | 無 | |||
緊湊型SUV | 寶馬X1;寶馬X1新能源;寶馬X2 | ||||
中型SUV | 寶馬X3;寶馬X3 M;寶馬X4;寶馬X4 M | ||||
中大型SUV | 寶馬X5;寶馬X5新能源;寶馬X6 | ||||
大型SUV | 寶馬X7 | ||||
奧迪 | 小型SUV | 奧迪Q2L;奧迪Q2L e-tron | |||
緊湊型SUV | 奧迪Q3 | ||||
中型SUV | 奧迪Q5L | ||||
中大型SUV | 奧迪e-tron;奧迪Q7;奧迪Q7新能源;奧迪Q8 | ||||
大型SUV | 無 | ||||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產品庫;制表:汽車之家行業組 |
而中國市場作為奔馳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該品牌在中國的口碑、企業利潤和銷量都在持續走高,這與其產品運營的兩個思路密不可分:其一,是通過對入門級的產品布局,來帶動企業整體銷量。舉例來說,奔馳C級、E級及奔馳GLC等銷售主力車型售價普遍超過30萬元,但這家企業也通過推出官方指導價為21.18-29.98萬元的奔馳A級來拓寬品牌的受眾群體,為整個品牌的銷量上揚提供了助力。
其二,是在高端車型系列中搶先布局,即以高價格產品序列的推出,確保品牌形象地位的同時,保證單車高利潤回報率。最早在大型SUV市場布局GLS,推出主打性能的AMG產品序列,推出主打豪華的邁巴赫系列等,都是奔馳在這一思路下的神來之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