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能源] 從一年前個位數的股價到如今近十倍的漲幅,今年的蔚來汽車算是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然而大的市場環境已經悄然產生變化,更多的競爭對手下場廝殺,再加上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蔚來遠沒有到可以松一口氣的時候。
一路走來,蔚來伴隨著各種爭議,其中蔚來副總裁沈斐帶領的NIO Power業務也是受到質疑較多的部分,今年他們再一次走到行業“前面”提出BaaS(電池即服務)。這次汽車之家獨家對話沈斐,看看在當今殘酷的競爭環境下,蔚來是憑借什么出奇制勝?他們一路以來堅守的是什么?
《尋電之路第二季》:補貼退坡、疫情影響、競爭加劇,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風暴,市場和消費者都心懷疑問——“該選擇誰?”尋電之路第二季人物篇我們將對話企業高管,看身處風暴中心的“汽車人”如何應對這場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他們又將帶領企業去向何方?
●換電的投入是值的且必須的
蔚來能夠快速崛起,很大程度源于其企業理念的獨特。談及蔚來,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極致的服務,即用盡一切對用戶好。用現下流行語來說,蔚來屬于“用戶養成系”,用戶深度參與企業成長,它們的意見左右著企業的產品、服務,而產品和服務又都是為了全面滿足用戶需求來做的。這也是蔚來包括現在不少車企經常說的“用戶思維”,實際上用戶思維并不是什么新的理念,但能把它做到極致的并不多。
無論是最初期的加電車加電、換電站換電還是BaaS方案,蔚來的目的始終只有一個:提升用戶體驗。在沈斐看來,電動車作為一個新生的物種,要讓用戶真正徹底去接受它,一定要解決用戶的痛點,因此在換電領域的投入是值得且必須的。在蔚來成立以前,蔚來創始人李斌曾做過一個調研,研究消費者為什么對電動車沒興趣。最終結果顯示,充電沒有保障以及電池價格過高是最普遍原因。
電動車不同于燃油車,充電體驗在用車體驗中所占分量非常重,建設專屬的補能體系,能夠迅速提升用戶體驗,當然也是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手段,這也是特斯拉從一開始到現在依然不遺余力地建設超級充電網絡的原因。當然,蔚來更加“極致”,快、慢兩種家用充電樁、超充、換電站、一鍵加電多管齊下組成了蔚來的補能體系,直線提升補能方面的用戶體驗。
蔚來一直堅守的就是用戶體驗,就像文中開頭所說,極致的用戶體驗儼然已經成為蔚來品牌閃亮的標簽,不少車企的管理層都公開表示過要向蔚來學習用戶服務。當新能源車市整體競爭加劇、大家都在搶奪市場份額的情況下,蔚來用短短幾年時間就達到了傳統豪華品牌十幾年時間建立的用戶忠誠度,甚至達到了更高的用戶粘性,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優勢。
●BaaS方案是發展的必然
選用BaaS蔚來電池租用服務后,購買蔚來的全系車型,將無需在購車時購買動力電池包,只需要根據個人使用需求按需租用。理論上從用戶服務角度來看,租用電池方案有三大優勢:降低購車門檻、改善用戶體驗,以及提高二手車保值率。
可以說BaaS的方案是蔚來發展的必然產物,這一業務從蔚來汽車成立初期,就已經開始醞釀,經歷了5年時間,終于打磨成型。為此蔚來此前已經耗費了20多億元,沈斐也向我們透露,甚至在被外界盛傳“最艱難的2019年”,蔚來也沒有放棄過這件事。
眾所周知電池成本在電動車領域占比非常大,BaaS車電分離方案可以幫助蔚來完成車輛銷售、補能服務、電池回收的閉環,可以提高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從而降低資金成本。
“購買一輛車,電池卻不屬于我,還要我去租用電池”、“在賣車時很難和買家解釋還需要每月交電池費用”理論上看,租用電池有諸多好處,但多數用戶對于BaaS方案還是會有顧慮。類似上述的觀點也多次出現在汽車之家關于蔚來BaaS方案相關報道的下面。固有的消費習慣、對新模式的擔心,都會阻礙用戶選擇。
在沈斐看來,時間會給出答案。正如在蔚來剛提出換電模式時,外界質疑聲也是不斷,但當換電服務超過50萬次、用戶換電滲透率超過一半之后,這種質疑的聲音也在慢慢減小。
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也曾公開表示,“2-3年內都是市場培育期,保守估計,前期可能只有20-30%的用戶能接受這一模式!薄拔覀兿M転槭袌鎏峁└嗄J剑屆糠N消費理念的用戶都能選到自己合適的購車方式,也讓更多人接受新能源車。”沈斐說道。
●蔚來想過會失敗嗎?
市場需要培育期,但這種看似“不惜成本”的投入,讓“燒錢”這個關鍵詞也頻頻出現在包括沈斐在內蔚來高管團隊的每次接受對話中。沈斐說蔚來從來都不是盲目投入,蔚來通過一系列大數據分析,會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包括換電站、超級充電站的建設都是經過計算的。
無論是巨額資金的投入,還是技術難點的突破,沈斐覺得都不是最難的。更難的是心理上或者說認知上的堅持。即在外界不太理解的情況下,需要人一直抱有強大的信念感,并堅持做下去。好在,蔚來主力推動的換電模式正在逐漸被認可。
不止車企,國內充電樁頭部企業之一星星充電,在今年7月的一次經營范圍變更中,新增了換電設施銷售業務,這意味著星星充電已經籌謀布局換電市場。更多企業的參與意味著可換電的車型、換電站更多,換電模式的推廣已經不僅僅是一家或兩家車企的責任了,同時換電需求增加,也會促進著相關技術向前發展,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最終受益者還是消費者。
寫在最后:
在交流最后,我們問沈斐想過BaaS失敗嗎?他坦言內部有討論過。不過他認為,無論是車輛分離,還是換電,一定有它強大的生命力所在?赡20年、或30年以后,電池能量密度變得特別大、成本特別低,那可能是另外一個故事。到那時候可以再去探討要不要做一些調整和變化,但是至少在可看見時間內,蔚來會很努力把換電模式做得更好,不會放棄的。
“我還是那句話,你要從用戶體驗角度去看事情!鄙蜢硰娬{,當新技術出現的時候,我們要敏銳地意識到這種新技術來是否可以跟我們原有模式結合,并且能夠給用戶一些更好的體驗。如何可以,那就毫不猶豫地去做吧。(文/圖 汽車之家 姜田雙;章漣漪對此文亦有貢獻)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