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行業政策 正文

汽車行業周報- 2025年第5-6周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4. 二手車交易欠缺透明度,主管單位支持建設信息查詢平臺

1月24日,商務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第三方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建設運營。便利二手車交易流通也是政府刺激汽車消費的重要措施。

拓展閱讀:

1. 信息不對稱是二手車交易市場最顯著的特征

a. 不少二手車賣家會隱瞞實際車況,向消費者推銷水泡車、事故車,消費者并非專業人士,無法摸清真實車況,難以保護自身權益。

b. 二手車通常需要經營者買入再賣出,從業者和終端消費者為降低風險,大多使用第三方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了解歷史車況信息。目前國內較大的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有查博士、檸檬查、精真估、268V車況檢測專家等,用戶可以通過車架號(VIN碼),查詢車輛出險記錄、檔案記錄等信息。

2. 二手車市場逐漸活躍

a.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1月10日發布的統計數據,2024年全年,國內二手車累計交易1961.42萬輛,同比增長6.52%,同比增加了120.08萬輛,2024年累計交易金額為1.29萬億元。

汽車之家


3. 國內二手車信息查詢行業的發展不成熟

a. 國內各大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主要對接保險公司和4S店的數據系統,問題在于,還沒有一個查詢平臺可以對接所有的保險公司。

b. 問題1:一輛在售二手車此前在某家保險公司出過險,但某個查詢平臺沒有對接這家保險公司,買家無法通過該單一平臺查詢掌握真實車況。

c. 問題2:在國內,部分車主在車輛出險后并不會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而是選擇在路邊修車店維修,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也無法搜集到路邊修車店的維修數據。

4. 效仿美國二手車信息平臺Carfax,打通各個環節

a. Carfax公司是北美較為知名的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Carfax最初向汽車經銷協會購買二手車車輛數據,以此建立基礎數據庫,為消費者提供簡單的車輛歷史報告。

b. Carfax還雇用職業經理人游說部分州議會,說服其通過相關法律,使得各地車管所、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警察局和消防局開放其二手車數據。

c. Carfax公司能夠從相關政府部門、汽車拍賣機構、修理廠、車隊和租賃機構等搜集各類車輛數據,可以提供更為豐富的二手車歷史車況信息。

短評:

在國內,監管部門也意識到提高二手車市場流通效率,在積極推動二手車信息透明化。商務部等14部門在2024年3月底聯合發布的《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推動汽車領域非保密、非隱私信息開放使用,提升獨立第三方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運營質效。

5. 本田日產合并案接近破裂,雷克薩斯確認國產

2月5日,據央視新聞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汽車公司已敲定,撤回與本田汽車公司進行經營統合的諒解備忘錄的相關方針。雙方原計劃通過控股公司方式進行統合,但在統合比例等條件上未能達成一致。

2025年農歷新年開工后,豐田中國對外確認,決定在上海市金山區成立LEXUS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換而言之,雷克薩斯將國產,這一消息公布隨即在汽車行業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拓展閱讀:

1. 2024年12月,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正式開啟合并談判

a. 雙方曾在東京共同宣布,已就合并事宜簽署諒解備忘錄,將正式開啟合并談判。二者將以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雙方均作為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進行合并。本田社長三部敏宏、日產社長內田誠以及三菱汽車社長加藤隆雄共同出席了當天的記者會。

b. 本田和日產將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雙方均作為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以此方式進行合并?毓晒久Q、各方持股比例、人事安排等細節將通過后續談判進一步明確。

c. 計劃于2025年6月達成最終合并協議,控股公司擬于2026年8月正式成立并同步上市,本田和日產將隨之退市。

2. 本田股東要求完全控制日產,且估值股權比例也有分歧

a. 本田市值約為日產的五倍,本田希望將日產作為子公司納入其體系,以掌握日產的管理權,推進業務重組,提高決策效率,但日產認為此舉違背了最初組建平等公司結構的設想,希望在新公司中保持平等地位,雙方在管理層架構和決策權分配上難以達成一致。

b. 雙方在股權比例和資產估值問題上存在分歧。

3. 雷克薩斯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此后一直以進口形式在國內銷售

a. 2024年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銷量前三車型分別為ES、RX、NX,據易車銷量數據顯示,三者銷量分別為108015輛、32118輛、20175輛,其中雷克薩斯ES是榜單中唯一銷量超過10萬輛的進口車。

4. 中國新能源車產業鏈優勢明顯,超級強大

a. 國內新能源車產業鏈的優勢明顯。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中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而在新能源車領域,中國起步較早,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在電池技術、整車制造、充電設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優勢。

汽車之家

5. 豐田雷克薩斯國產的必然選擇,日本打造難度大

a. 雷克薩斯電動化需要從混動向純電動加速升級。全球各國對汽車尾氣排放的限制越來越嚴格,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明確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

b. 加速向純電動升級,有助于雷克薩斯更好地滿足全球各地的環保政策要求,同時跟上世界智能化的發展。

c. 目前日本本土的新能源產業鏈打造難度巨大。由于電動車產業鏈涉及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等多個領域,需要眾多企業之間密切協同合作。日本企業在傳統汽車產業模式下,各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相對固定,在向電動車產業鏈轉型過程中,需要重塑產業協同關系,而電動化的產業規模小,日本國內電動車產業鏈很難有國際競爭力。

6. 本田與日產的困境與戰略選擇失誤

a. 文化和技術線路差異明顯。日產注重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致力于打造前瞻性產品;本田以工程技術和產品質量見長,強調對汽車制造工藝的精益求精。

b. 雙方在企業文化和管理風格上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技術線路完全不同,一個是比亞迪插混技術的開拓者,一個是理想增城線路的開拓者,可惜都缺乏技術創新,產品不爭氣。

c. 世界前10位的頭部車企除了中國車企,目前均處于市場下滑中。豐田下滑幅度是最小的,世界車企的中國車企地位不斷提升,這是中國新能源發展帶來的巨大的市場重塑。

汽車之家


7. 合資企業應該加大中國本土投入,珍惜本土地位

a. 本田品牌和日產品牌在中國有良好的口碑和巨大的保有用戶。應該珍惜自己的品牌和用戶口碑。

b. 中國擁有從原材料供應、零部件制造到整車組裝的完整汽車產業鏈,產業集群眾多,可實現世界領先的零部件配套供應,快速應用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c. 當年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前瞻性地看到合資車企發展的問題,強調要實現合資品牌的本土化研發和建立合資自主品牌。

d. 本田和日產均需要加大中國本土化研發投入和實現依托中國產業鏈優勢的產品創新,實現賦能日產和本田的全球化發展。

短評:

中國自主車企的強大和走向世界是不可阻擋的。合資車企在中國失去競爭力,必然也將失去世界車市份額。日產和本田如果把核心精力和技術研發放到最具競爭和創新的中國市場,必將獲得更為豐厚的回報。

向編輯吳沛哲提問
共7頁<>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