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有被動安全技術講解:E級結構解析及碰撞車分析
最后的項目是現有被動安全技術的講解,由來自奔馳總公司的結構安全工程師為我們講解E級的車身構造以及及碰撞車的結構分析。
為實現輕量化的目的,E級在車輛的前部大量使用了鋁合金材料,而副車架、A、B柱、車頂等位置則使用了超高強度的鋼材。
與前部采用鋁合金不同的是,車尾的防撞梁反則是使用了強度最高的鋼材。詢問工程師得知主要原因是前部擁有較長的發動機艙可供緩沖,所以無需使用超高強度鋼材,而尾部的緩沖距離較短,所以相應的要使用強度更高的鋼材。我順勢詢問德國工程師對于后防撞梁采用發泡材料的看法,他做了一個驚異的表情,同時也表示這是不可取的、達不到安全需要的。
從車頭來看在64公里/小時的撞擊下,奔馳E級的損失也是比較嚴重,鋁合金保險杠很好的完成了吸能和緩沖的使命,撞擊的力量被比較均勻的分配到左右兩個縱梁上。而縱梁、副車架也都保持著比較好的連接,沒有脫離的跡象。
從一些細節來看,車輛的撞擊力確實被比較好的分散到了車身各處,就連車頂也能發現一個明顯的凹痕。至于翼子板撞擊后的位置也是關鍵,它將直接影響到前排乘客的車門能否順利打開。
● 兩臺模擬器介紹:開著貨真價實的S級進行模擬駕駛
此次技術沙龍的展廳里還放著兩臺可以參與體驗的大型模擬設備,其中由一輛S級改裝而成的模擬機人氣最高,其可以模擬上頁提到的幾乎所有的主動安全技術,這讓不能試駕的我們總算找到了一點安慰。
PRE-SAFE模擬器主要模擬在緊急制動下,帶有PRE-SAFE功能的車型與沒有該系統車型的區別。裝備有PRE-SAFE的車型在碰撞發生前的一秒會自動將安全帶束緊并將座椅位置調整到碰撞時最安全的角度?此撇黄鹧鄣男幼髟趯嶋H事故中會有很大的影響,模擬器很生動的闡述了一個結論,即同樣系安全帶,乘員坐姿以及安全帶表現的不同也會讓結果產生很大的不同。
全文總結:
在一天的講解當中,德國專家提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安全帶,幾乎所有的主被動安全技術也都是以乘員系好安全帶為前提實現的。再看看我國的現狀,即使在我的千叮嚀萬囑咐之下,身邊也還在有一些朋友在使用安全帶卡扣這種看似可愛實則邪惡的東西。第一頁介紹的前瞻技術咱們是有錢也買不到,而后兩頁介紹的一些已有的主被動安全技術也幾乎是S級和E級的專屬,對于尋常百姓來說還是有些遙遠。也許車的價格確有高低之分,但安全行車的理念和習慣則不應有貴賤之別。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轉頭就忘了充氣式防撞梁、可以喝口水就忘了制動氣囊,但安全行車這根弦可一定得繃緊了,咱的車可以不是奔馳寶馬,但是安全行車的意識一定得是賓利、勞斯萊斯級的。(圖文攝/汽車之家 劉昱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