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81.50~131.10萬
奧迪Q7的四驅結構與Q5相同,都是以托森差結構為主的全時四驅系統。通常情況下,中央差速器會以40:60的比例將動力傳遞至前、后軸。當遇到特殊路況時,前輪可以根據需要分配到15%~65%的動力,后輪則可以分配到85%~35%的動力。
在日常行駛當中,后輪被分配到更多的動力,這樣分配可以為車輛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在直線加速或彎道中這點優勢會比較明顯的展現出來。奧迪Q7的車底安裝了大尺寸的金屬護板,避免了通過惡劣的道路時,底盤部件受損的現象。
奧迪Q7裝配的可調空氣懸架系統,尤其是針對前懸較長的車型,升高底盤增大了接近角,提升了車輛本身的通過性。不同的高度調節既可以讓奧迪Q7保證高速性能,又可以提升自身的通過能力。
在奧迪Q7的四驅系統中,雖然車輪之間使用的是開放式差速器,但是為了保證其越野性能,它配備了強大的電子輔助制動系統。當某側的車輪出現打滑時,系統可以對打滑車輪施加有效的制動,以此來達到限滑的目的,提高車輛的脫困能力。
奧迪Q7在進行駝峰交叉軸測試時,對角線兩個懸空的車輪會出現短暫的空轉,大約1秒左右的時間,就會看到打滑的車輪很快的被制動,此時并沒有停止給油,這是由于電子輔助系統及時的介入,對打滑車輪進行制動。當穩住油門通過障礙物時,由于打滑車輪被電子輔助系統制動,所以使有附著力的車輪得到了更大的扭矩輸出,使其具有更強的脫困能力。而后輪之間采用了開放式差速器,并沒有其它限滑裝置。由此可以看出奧迪Q7的電子輔助系統的制動力是很強的,并且效果非常明顯,因此Q7也可以順利的脫困。您可以通過我們的視頻更加詳細的了解奧迪Q7的實際表現。
奧迪的四驅系統沒有模式選擇或者差速鎖鎖止按鍵,所以在越野駕駛時也沒有任何模式選擇上的麻煩,只要駕駛者掌握好方向,控制好油門,便可以輕松脫困,難度并不大。這里需要提到的一點就是在越野過程中車輪如果出現打滑的現象一定不要驚慌,而且千萬不要松開油門,繼續穩住油門,當輔助制動系統啟動之后就可以順利脫困。
Q7同樣具有陡坡緩降功能,在下坡過程中通過對車輪的制動可以將車速控制在20km/h左右。當車速在20-60km/h之間時,該系統會根據車速和車身的穩定性調節制動力度,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車輛在下坡時的行駛安全。
奧迪Q7在國內使用的是一臺3.0L機械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00kW,扭矩達到400N·m。而廠家通過對該發動機不同調校還推出了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別為245kW和440N·m的高功率版車型。在變速箱方面它們均使用了穩定性更強的8AT變速箱。
前面我們也提到,普通AT變速箱在動力的輸出上要比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動力傳遞更加直接,也提升了車輛本身的脫困能力。為了能夠有更強越野能力,奧迪Q7也選擇使用了普通的8AT變速箱。
● 小結:
奧迪Q7在面對交叉軸的測試中,打滑車輪被電子輔助系統很快的制動,在通過時可以看出電子輔助系統迅速介入并具有很強的制動力。可是奧迪Q7的四驅系統并沒有低速四驅模式,也就是說當面對過于惡劣的道路狀況,這臺3.0T發動機在低轉速時并不能提供更大的扭矩輸出,所以如果您想開著奧迪Q7去挑戰極限的話,我勸您還是放棄這樣的想法吧!奧迪Q7的軸距已經超過了3米和配備的295/40 R20輪胎也絕不是轉為越野而設計的,面對一些比較惡劣的道路能有一定的脫困能力,要想與專業的越野車相比,它還是城市化了很多,它的四驅系統更多的還是為了提升高速的穩定性和過彎的極限。
● 編輯總結:
通過上面的文章,相信各位對奧迪旗下Q5、Q7的四驅結構和性能表現有了一個更具體的認識,下邊我們簡單總結一下quattro四驅系統的優缺點。
優點:quattro四驅系統能夠在任何路況下合理、迅速的分配各車輪間扭矩,托森差速器是純機械式的,可靠性高。
缺點:quattro四驅系統重量較大、造價高。越野能力有限,駕駛者并不能主動控制驅動形式。
quattro是一個承載著太多榮譽、歷史的詞。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quattro已經成為了奧迪品牌的一個符號,一個奧迪為之自豪的資本。本次我們介紹了奧迪旗下Q5和Q7兩款SUV車型。作為奧迪旗下兩個拳頭車系,Q5、Q7都已經被各種高科技配置武裝到了牙齒。奧迪將最體現自己科技水品的quattro四驅系統帶入到這兩個車系中也就顯得理所應當了(當然,奧迪旗下還有許多車系搭載quattro系統,但是本篇只著重介紹SUV類型車系)。
在我認為像Q5 Q7這種“穿著體面”追求精致細膩的車型引入quattro系統還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大名鼎鼎的quattro用在他們身上更多的是在日常行駛中提供更高的舒適、安全性。在通常鋪裝路面行駛情況下,托森差速器以40:60的分配比例將動力傳遞至前后軸。偏向后輪的動力輸出特點為車輛提供了更高的操控性能,在直線加速和彎道中這一特點表現的尤為突出。而在非鋪裝路面情況下,托森差速器能夠及時迅速的均衡分配各車輪間應得的動力,從而增強車輛在非鋪裝路面的脫困性。(文/汽車之家 王寅 苑璐 王申 梁。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