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拆解] 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消費者對車輛的了解程度也是逐漸深入,以前大家買車之前可能就看看價格、配置、油耗之類的表面內容,但現在這些內容已經不能滿足有些挑剔的消費者,他們更加關注更深層次的內容,比如發動機技術、車身結構以及此篇文章即將提及的防撞梁等。而我們的防撞梁系列文章已經進行到第七期,今天又有6款車型的防撞梁將展示在大家眼前。
調查防撞梁的車型都是我們隨機抽取的,什么車有條件拆就拆哪個,所以每次文章里也會出現不同級別的車型,希望大家理解。我們的拆解更多的是一種展示,而不是對比什么,因為防撞梁與整個車身框架都有聯系也無從比較,不過多多少少還是能看出廠商的一些態度問題。
防撞梁系列文章 (點擊查看) | 涉及車型 |
第一期 | 飛度、嘉年華、雨燕、雅力士、同悅、炫麗、Polo、晶銳 |
第二期 | 思域、騏達、悅動、卡羅拉 SX4、福克斯、FRV、A3、速騰 |
第三期 | 鋒范、307、世嘉、科魯茲、F3、明銳、新寶來 |
第四期 | F0、精靈、樂馳、QQ3、奔奔、北斗星 |
第五期 | 驪威、軒逸、翼神、榮威550、英朗 景程、天籟、君威、C5、奇駿、普拉多 |
第六期 | MG3、Polo、408、MG6、傳祺、S6 |
每次在防撞梁系列文章之前,我都會反復強調它的作用,防撞梁的作用主要有兩個,第一是低速碰撞下能夠阻擋水箱或者車體等受傷,節約維修成本;第二是在偏置碰撞過程中會分散力量給另外縱梁,100%正面碰撞過程中它的作用幾乎為零。因此,防撞梁不是什么救命稻草,請大家正確認識它的作用,但是沒有防撞梁也是不應該的,這明顯是廠商在耍心眼,節約生產成本所致。
前段時間,我們專門為防撞梁相關的問題對話了長城汽車的安全工程師,安全專家詳細講解了防撞梁的作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鏈接回顧。
雪佛蘭愛唯歐是小型車市場的新成員,時尚的外形得到了不少年輕朋友的鐘愛,駕駛起來也是挺緊湊的一款小車,只是價格稍稍貴了些。今天我們的側重點不在這兒,而是拆開它的前后保險杠瞧瞧它的防撞梁到底怎么樣。
愛唯歐采用了雙防撞梁的結構,當然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在于上面的橫梁,它擁有著防撞梁+可拆卸低速吸能盒的標準結構,很明顯這是近幾年新設計的車型。下面的小橫梁主要起到在碰撞中保護行人的作用,在碰撞瞬間盡量避免讓腿部彎曲,從而減低受傷程度,大家可以自己想象一下,這不難理解。
主防撞梁采用滾壓成型的B型結構,它的制作成本比D型或者單片的成本更高,同等情況下,B型結構的強度更高,在同級車里愛唯歐的設計還是比較嚴謹的。行人保護橫梁的結構同樣很標準,當然了,在低速碰撞時對保護水箱和節約維修成本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偟目磥,愛唯歐的前防撞梁設計得比較厚道且到位。
國內不乏有些小型車在防撞梁設計上比較馬虎甚至為了節約成本而省略掉的現象存在,因此越來越精明的消費者也對家用車的后防撞梁特別關注,讓我們一起拆開后杠來看看愛唯歐的表現。
有些同級車尾部的防撞梁其實是象征意義的,愛唯歐并沒有這么做,長度比前面的還長,只是換成了片狀的結構,不過結構還是比較嚴謹的,讓人感覺很踏實。其實這與之前預想的相似,因為這款車原本就比同級對手貴一些,做得厚道一點也是應該的。
我們又拆開了一輛兩廂版的車型,發現它的后防撞梁與三廂版是完全一樣的,在沒有尾廂作為緩沖的兩廂車上,防撞梁顯然更加有必要?傮w來看,愛唯歐還是比較厚道的,再綜合做工、駕駛感受等因素,基本可以稱作是一款精品小車了。
高爾夫6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著緊俏的銷售狀態,直到今天,加價、長時間等待的現象也依然存在,盡管營銷策略的合理性有待商榷,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它的受歡迎程度。高爾夫被很多人看作是安全的標桿車型,那么今天我們就拆開它的保險杠,先從淺顯的層次來驗證一下。
高爾夫的前防撞梁外面裹著一層薄鐵皮,這是為了保護行人而設計的,在撞擊時可以提供一定的緩沖來減輕行人的受傷程度,類似的設計還有豐田的雅力士。高爾夫前防撞梁采用相對簡單的片狀結構,但是2.77mm的厚度明顯高于同級別相同結構的車型,吸能盒也做得很長,碰撞過程中可以減小對車身骨架的傷害,節約維修成本。
補充一句,這輛高爾夫是輕微受傷的,力量被防撞梁外面的鐵皮吸收了,還沒傷及防撞梁,此圖片可以駁回那些一提防撞梁就說它無聊和沒用的朋友們。
高爾夫的后防撞梁同樣采用片狀結構,經過彎折后既增加強度又能起到吸能的作用,它的厚度依然是名列前茅的,盡管這不能完全代表橫梁的強度,我們也無法對它的剛性進行測量,但我相信這肯定也不會是樣子貨?磥砟敲疵耖g傳言沒錯,高爾夫的防撞梁確實比較扎實。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