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使Isetta的性能更加出色 BMW對其進行了諸多技術上的改進
在對Isetta進行改造時,BMW還是融入了很多時至今日還適用的造車理念,例如主被動安全性、合理的前后配重以及一臺優秀的發動機。BMW為Isetta 250安裝了一臺用于摩托車的單缸兩沖程風冷發動機,這臺發動機要比原裝的更加安靜。其排量為0.245L,在5800rpm時可輸出12匹馬力。雖然動力性不是很好,但是BMW通過匹配一臺4速手動變速箱,可以讓這款發動機的動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該車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85km/h,而百公里的油耗僅為3.8L,這與同時期的其它BMW車型相比,油耗已經很低了。
『一輛Isetta基本可以滿足一家人出行的需要』
Isetta的動力總成被安置在車尾,這樣做對車身整體的重量分配十分有利,為了使該車具有更出色的行駛穩定性,BMW舍棄了原型車三個輪子的設計,而改為4個車輪,同時為了減小車輛尾部機械結構的空間和重量,將兩個后輪盡可能拉近,也就是采取短輪距的設計,這樣不但省去了后輪差速器,同時兩個后輪可以共用一個剎車,通過這樣的改進,讓該車的行駛性能有了大幅的提升。
『儀表、轉向機構和雨刮器總成全部集成在車門上』
Isetta前開門的設計在汽車工業史上可以說絕無僅有,為了給車內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間以及盡可能簡化結構、降低成本,設計師在車門上同時集成了儀表、轉向機構和雨刮器總成。轉向柱通過十字軸萬向節與底座相連,同時它會隨著車門的開啟,產生向前的小范圍移動,方便駕駛員上下車。
『為了節省空間 變速器擋桿被設計在駕駛員側的車身內』
獨特的前開式車門,其實需要更高的設計要求。為了減小在碰撞時對車內乘員的損傷,Isetta的車門要比一般車型的車門沉重許多,而帶來的另外問題就是關門時的聲音以及車門的密封性。BMW通過一些技術手段盡量減小了較為沉重的車門在關閉時的噪音,而且獨特的門鎖扣也可以防止車門在未關好的情況下,車輛緊急制動時向前沖開。
在隨后的1956年,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BMW對Isetta 250進行了小改款,除了側窗由以前的固定式改為推拉式,最重要的是發動機通過擴大缸徑使排量增大到0.3L,功率提升了1kW,不過最高車速依舊為85km/h。在當時,這種被稱為微型三輪車的車型在整個歐洲大陸流行,因此,BMW也在積極的著手推出Isetta的出口版本,為海外的顧客推出了諸如右舵、敞篷等各種不同配置。
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隨著50年代末期市場激烈的競爭和多種新車型的出現,導致Isetta開始面臨艱難的日子。而且隨著德國經濟的好轉,富裕起來的人們也不再滿足于這樣一款微型車,而作為BMW來說,Isetta并不能很好的詮釋其品牌內涵,因此在這款車獲得短暫的成功之后,BMW又開始著手開發更大、更豪華的家用車。到1962年年底停產時,BMW總共生產了16萬輛Isetta。
『參加比賽的Isetta』
『經過改裝的Isetta』
在Isetta的生命歷程中,它參加過1955年的名為Bad Harzburg的汽車拉力賽,雖然車小,但是志氣可不小,Isetta最終贏得了“車價4000馬克以下組別”的冠軍。而隨著Isetta的壽終正寢也讓很多人開始想方設法的收集該款車型,一些人甚至將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性能改裝,讓這款“泡泡車”散發出另外一種魅力。
全文總結:
Isetta在BMW的車系歷史中或許屬于一個異類,但是它在BMW的發展史上卻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它的熱銷,為BMW后來開發大型豪華車積累了資本。雖然過去了50多年,但是它較為特殊的造型設計,時至今日都令人嘆為觀止,而且從它身上我們依然可以借鑒到很多經典、成功的設計,這些對于當今開發低排放的環保小型車也具有一定的意義,而Isetta也注定是一代永恒的經典。(文/汽車之家 馮景毅)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