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說說體制和規范:“軟件”能不能“硬”起來?
★ 安全管理條例 細則很完善
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國外的校車之所以安全,是因為相關的法規完善且嚴格,監管規范。之前在相關的法規上,我們處于空白,但是從《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開始,我們有了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法規來規范校車的使用。管理條例中對于駕駛員、運營、與校車相關的行駛法規做了明確規定。
很多條例直接決定校車運營的安全環境,首先是對校車時速的限制規定,有助于減少交通事故。條例要求城市不得高于60km/h,高速路不得高于80km/h,結合車輛出廠時不得高于80km/h的限速設置,讓校車能夠運行在更安全的時速范圍內,
管理條例中要求國內的校車必須配備隨車照管人員,在新國標中也針對與隨車照管人員相關的設施做了規定。相比之下,美國的校車運營并無所謂的“照管人員”車輛的照管均有司機本人負責。中國校車有了專職的照管人員,對于乘坐校車的幼兒/學生來說更有保障。
條例中明確了校車在道路上的優先權,條例原文內容引用如下:
“第三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校車行駛線路的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遇交通擁堵的,交通警察應當指揮疏導運載學生的校車優先通行。
校車運載學生,可以在公共交通專用車道以及其他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公共交通車輛通行的路段行駛。
第三十二條 校車上下學生,應當在校車?空军c?;未設校車停靠站點的路段可以在公共交通站臺?。
道路或者交通設施的管理、養護單位應當按照標準設置校車?空军c預告標識和校車停靠站點標牌,施劃校車停靠站點標線。
第三十三條 校車在道路上停車上下學生,應當靠道路右側?,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打開停車指示標志。校車在同方向只有一條機動車道的道路上?繒r,后方車輛應當停車等待,不得超越。校車在同方向有兩條以上機動車道的道路上?繒r,校車?寇嚨篮蠓胶拖噜彊C動車道上的機動車應當停車等待,其他機動車道上的機動車應當減速通過。校車后方停車等待的機動車不得鳴喇叭或者使用燈光催促校車。”
第三十三條對社會車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所有駕車的網友都需要注意這一項條例中的內容,這一點也是國內校車運營與國外接軌的一個體現,但對于國內的道路環境和駕駛員素質是一個挑戰,希望所有的車友都能從自己做起,按規定避讓校車。上面的視頻名字叫做“校車就是紅燈”,希望在中國,校車也能有這樣的運行環境。
對于違反規定的情況,條例中也做出了明確處罰規定:“第五十二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本條例規定,不避讓校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罰款!币阅壳暗缆飞系鸟{駛員素質來看,我認為如果嚴格執行規定,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這一項罰款都將會作為交管部門最大的罰款收入......
雖然安全管理條例看起來對于校車運營的方方面面都覆蓋的很完善,但是有一點并未提到,那就是校車的采購、補貼問題,國外的校車多由地方政府出資,由專門的公司運營。而國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要求或規范,只有一些地方政府作為試點提供了部分補貼來支持校車。從長遠來看,大中城市的幼兒園及中小學負擔校車的運營并不是難事,但是對于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和偏遠地區,如果沒有補貼支持,根本沒有實力購買校車,甚至哪怕是運營的費用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筆天文數字了。而那些山區里的孩子們,恰恰最需要安全快捷的交通工具......
★ 準入門檻降低 質量還能有保障嗎?
2012年5月初,工信部官方網站公布了《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見稿當中對于校車準入生產的門檻明顯降低,一方面對于產銷量的數量要求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對于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的要求也有所下降(例如將電泳涂裝從硬性要求變為一般要求,原先初稿中要求的“全自動機械化的焊裝線、總裝流水線”等也被取消)。這對于車輛的防腐防銹性能、產品品質無疑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據了解,門檻降低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對應《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中改裝車廠也能夠生產校車的規定,而其它的原因則可能和各地方政府的努力有關。中國中小學生有2億多人,如果按照二三線城市都配備校車來計算,這就是一個數千億的市場。哪個客車企業不想分一杯羹呢?大家應該明白為什么大量的客車企業要扎堆做校車了吧。經濟利益、稅收、以及補貼的內部消化......從各地經濟建設的需求上來看,地方政府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我們關心的是,校車的生產門檻降低,產品質量還能有保障嗎?
一些大型客車企業的負責人抱著“優勝劣汰”的觀點對門檻降低的問題表示樂觀,但是,問題在于,“采購”這個關鍵環節的權利,在誰手里?
由于準入規則目前還在征求意見階段,因此我們不再做過多評價,等最終規則頒布后我們自然會看到答案。另外,距離征求意見截止日期6月1日還有一段時間,作為公民的一員,我們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去發表自己的觀點,也算是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吧。
點擊查看《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
結語:
回頭看看了一遍自己寫下的文字,無非三點中心思想:希望國人對“國產校車”的態度能更加理性,不要盲目崇拜“洋校車”;希望車企和相關的部門少點急功近利的心態,踏實做事,別再讓做那種倉促丟人的“校車展”;第三點就是,我們的規范有了,但是希望在執行上“硬”起來,在門檻方面也能嚴格起來,縱使校車市場的經濟規模讓人眼紅,也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別永遠第一個想到“錢”。
最后,除了憤怒、責罵,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能為校車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作為交通參與者,避讓校車、監督身邊校車的運營都是對孩子負責的體現,我還沒有機會身為人父,但是我的親友經歷過失去骨肉的痛苦,那種感受,我想每個人都能理解。沒錯,我們的校車里可能永遠也不會坐未來的國家領導人,但那里面載著的不正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孩子嗎?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去用心呵護,還能指望誰去愛護他們呢?(文/圖 汽車之家 范鑫)
小提示:如果大家有觀點和意見想要與我們分享,又擔心評論沉沒在成百上千條的議論中無法得到回復,歡迎到科技的編輯博客或微博中與我們分享您的真知灼見!
我的博客://www.china-wallpaper.com/ExpertBlog/editor_3449.html
與科技更多編輯聊校車,聊技術
馮景毅的博客://www.china-wallpaper.com/ExpertBlog/Editor_3835.html
馮景毅的微博:http://weibo.com/u/2469287610
李博旭的微博:http://weibo.com/u/1808166033
唐朝的微博:http://weibo.com/u/1194082995
相關閱讀:
● 汽車技術很難懂?汽車設計太遙遠?誰說的?這些內容也可以很有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