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內布置—重視座椅安全
◆ 座椅
當小學生專用校車上學生座椅不小于40個時,應安裝2-3個照管人員座椅(座椅有標示)、一個位于乘客門附近,至少一個位于應急門附近。美國校車的學生由駕駛員全權負責,我國專門規定了照管人員,學生安全應該更加放心。幼兒及學生座椅應前向布置,且不應是折疊座椅,駕駛員座椅R點所處的橫向垂直平面以前不得設置幼兒及學生座椅。幼兒及學生座椅在車輛橫向上最多采用“2+3”布置,在有限空間內便于分散逃離。軟化材料包裹的座椅讓孩子的頭和座椅靠背不是硬碰硬。
座椅本身的尺寸和空間尺寸都是通過此年齡段學生不同發育情況的數據庫平均得來的,可以適應普通身材的學生。但是如果座椅可調(標準沒有規定必須為不可調節的座椅)就會壓縮后排生存空間,在慣性作用下后排學生撞擊的將不是平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標準應該完善座椅調節方面的規定。
◆ 座椅動態試驗
動態試驗是國標新增項目,測試座椅抗前傾能力。乘坐的乘客能被其前方座椅和(或)安全帶恰當地約束住。即小學生專用校車座椅,假人軀干和頭部的任何部分向前位移不應超過位于輔助座椅G 點前1.1m的橫向垂面。
◆ 座椅靜態試驗
靜態試驗測試座椅抗后傾能力。座椅靠背所受的力不應超過9786N、座椅靠背的位移不應超過254mm、變形后的座椅不應進入相距其他座椅原始安裝位置102mm的范圍內、座椅連接件或配件不應在試驗過程中完全脫離、即使車身上一個或幾個固定點有部分脫離或其周邊區域產生永久變形,座椅也不應與車身完全脫開。有座墊的座椅,在1s~5s內對座墊施加向上的大小相當于座墊重量5倍的力,保持5s,任何安裝點都不應分離。
◆ 安全帶
除規定駕駛員必須為三點式安全帶以外,對照管人員和學生均使用兩點式安全帶。想想國內的客車乘客座椅都是兩點式安全帶,如果校車采用可調高度三點式安全帶成本太高,產量太小。這也許就是為什么校車國標起草時為三點式安全帶,正式通過后卻改成了兩點式。相比美國校車的可調高度三點式安全帶在學生保護方面還是差了一點。
◆ 駕駛員視野
專用校車應安裝后視系統,以保證駕駛員在正常駕駛狀態下能看清后風窗玻璃后緣正下方地面上長3.6m、寬2.5m 范圍內的情況。車內視野裝置駕駛員在正常駕駛狀態下,應能通過內視鏡觀察到所有乘客區。內視鏡邊緣無尖角、銳邊。專用校車還應安裝前風窗除霜霧裝置。這方面借鑒了美國校車標準的規定,良好的視野可以上意外事故的幾率降至最低。
● 細節是我們的優勢
◆ 急救箱
專用校車必須在車內不影響通行又方便拿取的地方放置一個不小于240 mm×200 mm×200 mm的急救箱,發生事故時可以做簡單的搶救或傷口處理,為救助爭取時間。
◆ 防火措施
發動機艙內和其它熱源附近的線束應采用耐溫不低于125℃的阻燃導線,其它部位應采用耐溫不低于105℃的阻燃導線,所有電器導線均應捆扎成束、固定卡緊、包裹絕緣套,在導線穿越孔洞時應裝設阻燃耐磨絕緣套管,電器元件應連接可靠,乘員艙外部的接插件應有防水。宇通校車在這方面做的不錯,底盤管線成束固定于縱梁內側。導線采用阻燃耐用很好的鍍錫銅線,超越國標要求;馂脑蛴卸阂皇强扇贾嘉镔|,二是點火條件,點火條件無非是高溫和電火花。所以線束的保護是非常必要的。
為降低火災發生后造成的損失,應在駕駛員座椅附近安裝有安全應急開關,可使駕駛員在其座椅上進行操作,并應采用保護蓋或其它方式避免誤操作,將操作方法清晰標示在應急開關處,例如“移開罩蓋,打開開關!僅當車輛停穩后操作”。
標準規定在排氣系統周圍100mm內不應有可燃材料。排氣系統不應布置在燃油系統下方,且排氣系統和燃油系統之間應適當屏蔽。排氣尾管不應從加油口下面伸出。排氣管的高溫可能會引燃周圍的物質和滴落的燃油,所以還是離遠一點最放心。
發動機艙應安裝隔熱材料,并不應使用易浸吸燃料、潤滑油或其它易燃物而又無防滲透覆蓋層的材料。發動機艙應安裝自動滅火裝置,其滅火劑噴射范圍應包括發動機艙至少兩處具有著火隱患的熱源(如增壓器、排氣管等),啟動工作時應能通過視覺或聲覺信號向駕駛員報警。發動機艙起火時由于高溫難以開啟,機艙滅火彈是非常必要的設備,自動爆破更是可以在人員為察覺的時候將火災扼殺在搖籃中。
內飾材料的最大水平燃燒速度應不大于70mm/min,塑料類內飾材料煙密度等級(SDR)≤75。乘員艙內應配備滅火器,應保證至少一個照管人員座椅附近和駕駛員座椅附近各有一只至少2kg重的ABC型干粉滅火器,滅火器的安裝位置應清晰或清楚標識,在緊急情況易于取用。官方介紹此校車空調風道采用了PU材料并包裹皮革,提高車內空氣質量;頂板、側裙板為PP蜂窩板;車內裝飾件為亞麻材料。其在阻燃效果上均達到國家標準并使車內空氣更良好。這方面專用校車標準比普通客車標準更重視車內材料對于阻燃和空氣質量的要求。
◆ 行車監控
車內外各個位置的攝像頭可以將車輛周圍和車內的情況記錄下來。帶有衛星定位功能的行車記錄儀不僅能核實駕駛員信息、記錄行駛路線和數據,最重要的它可以通過移動網絡上傳車輛位置、工作狀態等諸多數據。使運營方隨時監控校車情況。這就從硬件上約束了駕駛員的行為規范,可謂“棋高一招”!這也是我國校車標準的一張“王牌”!
全文總結:
縱觀校車新國標不難發現,一方面國標很重視合理的車身結構和座椅空間及強度帶來的安全性能,避免車未壞人先傷的“外強中干”現象。另一方面,國標已經意識校車的悲哀不全在車,相當一部分在于人為!從監控、行車記錄、衛星定位這些配置來看,國標在對車輛硬件強制的同時約束了駕駛員的行為。但是不要忘了在這些努力的背后總有那么“一只只蒼蠅努力尋找著有縫的蛋”。國標還有“縫隙”需要填補,讓“蒼蠅無從下手”,讓中國的校車變的無懈可擊。(文、圖 汽車之家/張弓然)
● 汽車技術很難懂?汽車設計太遙遠?誰說的?這些內容也可以很有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