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電混合技術的動力系統
◆ M838TQ型發動機
邁凱倫P1搭載了一臺3.8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表面上看,這就是MP4-12C上那臺M838T發動機,但對于邁凱倫來說,這是M838T的新版本,新的增壓系統和經優化的冷卻系統會使其更具爆發力并更耐用。尤為重要的是,這臺發動機還為油電混合系統做了準備。因此,邁凱倫更喜歡把P1上這臺3.8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稱之為M838TQ。
在一些技術細節方面,這臺發動機采用了賽車發動機中常見的干式油底殼,在曲軸的布置上也盡可能的選擇更低的位置,從而降低發動機的重心,此舉在提高操控性方面也有幫助。
僅憑發動機一己之力,最大737馬力的動力就比MP4-12C(625馬力)高出不少,別忘了還有一套名為IPAS(Instant Power Assist System)的即時動力輔助系統可額外注入179馬力的動力,二者相互疊加之后,總功率輸出竟然能達到916馬力!這又一次超出了編輯我的理解范疇。
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提升動力的方式無非是提高增壓數值并在氣缸內匹配數量相當的燃油,在這一環節上,邁凱倫給出的方案也不過如此,MP4-12C發動機的增壓值為2.2bar,而M838TQ發動機的渦輪增壓系統的增壓值被設定在2.4bar。經過一番凈心雕琢,720N·m的最大扭矩在發動機達到4000rpm時即可釋放。差點又忽略了那臺電動機,它可提供130N·m的扭矩,這樣算來總扭矩也達到了850N·m,是不是有點?
◆ IPAS系統
IPAS系統由電動機和電池組構成,其中電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79馬力(132kW)和130N·m的最大扭矩,作為儲備電能的電池組則由6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內含54塊電池。
○ 帶有雙級減速器的電機
電動機由邁凱倫旗下的邁凱倫電子負責研發,利用電動機的工作特性,P1可以獲得迅速的加速響應,不僅僅是在起跑狀態,它在行駛時的加速過程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對于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或許你已經知道我要說什么了,這也是在描寫M838TQ發動機沒有提及渦輪遲滯的原因,電動機的動力將被填補到渦輪遲滯造成的“動力真空”中,從而使得加速過程變得無比線性,克里斯•古德溫對此深有體會?死锼故沁~凱倫的首席試車手(這是一個讓人羨慕不已的工作)。
這樣改善渦輪遲滯的方式著實巧妙,但在實際應用中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誰也不能保證電動機的轉速應付得了那臺3.8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平臺,為打消疑慮,邁凱倫的研發團隊給電動機裝上了雙級減速器,這樣,電機輸出的扭矩被減速器進一步放大,最終P1動力系統的總輸出扭矩實際上達到了980N·m!
○ 是高能量密度電池?還是氮氣加速裝置?
IPAS系統的電能儲備不僅以擁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做保證,它還支持外接充電方式,通過快速充電設備,P1可以在10分鐘內完成100%的充電量。與其它油電混合汽車一樣,車手也可以通過車內的按鈕選擇是否讓V8發動機對電池進行充電,不同的是,其它汽車為了增加續航里程,而邁凱倫則為了加速、超車。這與賽車游戲中等待加速能量恢復滿格一樣有趣,比賽因此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你有過在終點前被一輛噴著火的“破車”超過的經歷嗎?
BMS電能管理系統可確保電力系統最佳的工作性能和耐用性,除了合理的電能調配外,負責維護電池工作環境的冷卻系統也很重要。通過各電池組間的冷卻液水道,循環流動的冷卻液不僅能將電池產生的熱量最大化的帶走并通過藏匿在車身表面某個通風孔后面的散熱器散去,而且,冷卻系統還對平衡各電池組間的溫度起到作用,這對電池的耐用程度很重要。
26公斤的電機外加96公斤的電池,言下之意,P1比MP4-12C在動力系統方面重了122公斤,不過1474kg的車重與MP4-12C的1434kg相比,卻只相差了40kg,那么,P1在車身輕量化的打造上勢必更極端。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