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按照老傳統,車展過后我們又將給大家帶來一些新車型的底盤盤點,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大家在看到車輛光鮮的表面后,也同樣可以了解一款車下盤的功力。
注:本文主要展示自主品牌車型的裙底,在下一篇中,我們將對合資以及進口車型進行展示。由于每款車型底盤的看點主要集中在后懸架,所以文中會先展示后懸架,再展示前懸架。
● 長安汽車-致尚XT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扭轉梁
● 長安汽車-睿騁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雙連桿
● 比亞迪戴姆勒-騰勢概念車
● 比亞迪-秦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扭轉梁
關于扭轉梁懸架中所蘊藏的學問,有興趣的朋友請點擊《其實沒那么簡單 談扭轉梁懸架中的學問》此文查看。
● 比亞迪S7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雙連桿
● 江淮汽車-和悅A30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扭轉梁
● 江淮汽車-和悅S30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扭轉梁
● 哈弗H2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多連桿
● 奇瑞α7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多連桿
● 奇瑞β5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多連桿
● 力帆330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雙連桿
● 力帆630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扭轉梁
● 奔騰X80
懸架結構:前多連桿 后多連桿
● V6菱仕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多連桿
● 眾泰T600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多連桿
● 紳寶
懸架結構:前麥弗遜 后多連桿
總結:
底盤的開發與調校目前仍是自主品牌相對薄弱的一個環節,可以看到,很多自主品牌新車型的底盤多是基于原有車型或其它品牌的成熟車型所打造的,這種做法的確是有利于降低開發成本,不過總的來說,自主品牌在此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文/汽車之家 馮景毅)
相關連接:
更多科技底盤解析文章
//www.china-wallpaper.com/3685/0/1/conjunction.html
● 汽車技術很難懂?汽車設計太遙遠?誰說的?這些內容也可以很有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