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8年前上市的Passat領馭、7年前上市的POLO勁情與勁取、6年前的NEEZA概念車以及朗逸、5年前的桑塔納Vista等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車型都是邵景峰和他的設計團隊辛勤耕耘的結果。以前他更多的是為大眾品牌經典車型更新改款做努力,又或者是在大眾品牌家族化的基礎上做細部調整,F在的他成為了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設計部中國總監,這讓他有機會完成一個品牌一整套他理想中的家族化設計。到底榮威品牌將有哪些改變,就讓邵景峰自己一一道來吧。
■ 隊伍大了就一定不好帶?
電影“天下無賊”里葛優扮演的黎叔有句經典的臺詞“隊伍大了,不好帶了”,似乎這句話適用在各個領域,或者說各個單位。上汽這個在中國和英國都有設計中心的品牌,如何“不打架”呢?
■ 中英設計團隊都有哪些成果?
■ 中國元素不等于中國設計
既然提到了兩個團隊,那我想中國設計或者說中國元素的應用就不能不談。當我們提到中國設計的時候,一般設計師都會舉自己品牌的具體例子。邵景峰卻舉了幾個感覺的例子,您看看他說的和您心中的中國設計是否一樣吧。
他認為的中國設計就像一個絲綢曲面覆蓋到一根筋上。外面很圓滑,但里面是骨頭的感覺。絲綢這種外表圓滑這似乎也是中國人的性格特點,所以邵景峰筆下車型傳遞力量感的方法并不是外表張牙舞爪的造型,而是從里往外迸發的力量。上汽人認為中國人的審美都比較傳統,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出來才是我們的“最愛”,放到汽車設計上也是如此,所以他筆下的榮威也是走的“內涵風”。
對于席卷車壇的中國風,邵景峰也不否認這樣做的初衷,我們的文化也確實有不少東西都可以稱得上是瑰寶的,可現在很多的設計都是簡單的將這些中國元素整合到汽車設計上。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讓人覺得造型怪異,而不是傳為佳話。究其原因,與這些傳統文化和現實社會略有脫節不無關系。試想下一個不懂京劇的年輕人,他怎么能領會上應用京劇臉譜設計的汽車外觀呢?
■ 喜歡家族化設計的獨特理由
除了中國風,家族化設計是另一個似乎快變為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各大品牌家族化特點已經比較明顯,所以這次我們拋給邵景峰的問題是家族化設計給他們帶來了哪些困難。
邵景峰表示不成熟的設計師才喜歡沒有任何約束,十分自由的方式,或者說這樣自由的設計太沒挑戰了、都弱爆了。真正讓邵景峰感興趣的是當家族化設計到來時,設計師還能設計出一款好作品,那才是高水平的象征。有了家族式的DNA,給設計帶來的挑戰性反而更大,在限制范圍內設計出好作品才“其樂無窮”。
■ 設計師眼中的好作品
我們之前對話過眾多設計師,他們對于一款好作品的定義可謂是千奇百怪。邵景峰對于好作品的定義倒是十分簡單。他覺得好作品定義就是要讓人“一見鐘情”,說白了就是能不能馬上吸引人,F在的社會是個快節奏的時代,微信、微博這樣的看似微小的東西正在越來越多的改變我們。短平快就是這個時代的特點,所以做設計也是一樣,好作品就要一眼看去就能吸引人。同時,在他心中好作品絕對不等于好產品。好作品需要的是好創意、讓人一見鐘情,好產品除了要有好創意,還要適合大多數人,并且滿足功能性、安全性的需要。
■ 榮威的家族化設計
談及設計風格,就不能不提家族化設計。與MG品牌相比,榮威的家族化設計元素似乎一直不太明顯,難道榮威的家族化設計風格還沒形成?讓我們聽聽邵景峰怎么說吧。相信看完前面的對話。您一定就能理解設計師這些用意了。
全文總結:
雖然對話的時間很短,但邵景峰留給我們的印象卻很深。大多數自主品牌目前已經由簡單的山寨開始走上了自行設計的道路。無論是“全華班”的做法還是中外合力的方式,如何設計出適合中國市場或者說適合中國人審美的車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對話快結束時,我們問邵景峰為何不能像起亞一樣,引入彼得·希瑞爾那種顛覆以往的設計思路,他的回答是“自主品牌認知度目前還不高,如此天翻地覆的改變自主品牌承受不起。同樣對于家族化設計、使用中國元素的問題他們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這樣做的效果我們暫且不論,但對于這種將每個細節都看得很重要、每一步都是謹慎思考后再去執行、對未來有詳細規劃的態度值得肯定。(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更多科技設計師對話文章
//www.china-wallpaper.com/12025/0/1/conjunction.html
● 汽車技術很難懂?汽車設計太遙遠?誰說的?這些內容也可以很有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