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杠下部格柵采用“大嘴”造型,在這個設計元素的詮釋環節,目前有兩種運用較為普遍的方式,其一是使用鍍鉻飾條勾勒輪廓,其二,結合保險杠本身的造型并用不同顏色或質感的覆蓋件加以凸顯。顯然,威馳屬于后者,我也曾試圖問過設計師為什么不再用鍍鉻飾條再修飾下,在他看來,對于威馳來說,年輕充滿活力才是要傳遞給用戶的主題,在這個基礎上,再打造出高于同級產品的品質感。
隨后,他讓我跟他一起俯下身近距離觀察黑色的覆蓋飾板,并向我闡述了它與其它部位的質感差異,通過材質表面的處理工藝做到了在設計之初制定的視覺效果。類似的處理還出現在車內飾板,到后面我們再細說。
空氣動力學設計
在之前的試駕文章里,說到空氣動力學設計時,除了從雷克薩斯延續而來的后視鏡及尾燈處的擾流片外,我們還提到了源自帆船底部的筏形結構設計而來的車頂波浪形曲面,這些小的細節有助于提高車輛在高速時的空氣動力學表現,但空氣動力學是圍繞整車的一項系統工程,因此,還是要依靠整車的狀態來實現0.28的風阻系數。
這樣的車頂結構使得車輛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調整。經?次覀冎谱鞯墓S參觀文章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沖壓階段,從鋼板上線到最后成型需要4至5次的沖壓,而裝有吸盤的機器人負責在每一臺沖壓機之間建立聯系,而當板材表面出現曲面后,原先的吸盤位置就不再適合,因此,便需要針對這種新的車頂進行調整。
因實用而妥協的車身高度
通常情況下,車身越低越顯運動。新威馳的車側部分通過線條營造了一定的動感,但過高的車身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效果,在問及對此如何看待時,松田健表示這是他們在中國一些城市實地走訪后做出的決定——賦予新威馳一定的“通過性”。
車內造型設計
塑造高級感和寬敞感是車內設計的重點。首先,這款車要能滿足5個人的乘坐需求,后排中間座椅的乘坐舒適性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在體驗時覺得乘坐空間尚可,而舒適性自然無法和兩側的座椅比較。其次是視覺上的寬敞感,讓坐在里面的人不能有局促感。
儀表臺是設計師下功夫的地方,他們沒有拘泥于傳統的設計手段。貫穿整個儀表臺的飾板被中控臺“扣住”,這就好像是一個絲巾的環扣一樣,而未受到束縛的“絲巾”則呈飄逸姿態向兩側發散,同時與車門飾板進行銜接,以此營造出一種開放的效果。
至于質感,我還是認為細節最能說明問題。采用鋼琴漆是提升品質感的一種司空見慣的方式,但這種效果的飾板往往回因易留手印和劃痕而讓車主大傷腦筋,當然,這一級別的產品還是要考慮成本問題,最后就是你所看到的這樣。下面我們用簡單的圖示來說明下它的原理。
有意思的是,在做出第一份樣品后設計師發現黑色的飾板還具備一定的光澤感,這無疑是個意外收獲。
編輯總結:
豐田希望能打造一款能超越同級產品品質的威馳,從而讓消費者能感受到他們一直所倡導的“超越期待”的理念,在松田健的帶領下,設計團隊將這一理念徹底的貫徹到整個產品開發設計過程中,的確,長期的商用車開發讓松田健十分清楚滿足用戶需求的重要性,依據來自市場的反饋,新一代威馳無論在造型設計方面還是在實用性方面都能找到契合點,另外,打造品質感也是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例如我們看到的車頭保險杠飾板的材質,車內中控臺飾板的材質等。回到本文的題目,雖然新一代威馳的前臉也采用了Keen Look家族設計理念,但這一理念并沒有被生拉硬拽的搬向車頭,而是使其融入到整個設計體系之中,以此獲得更清晰的品牌辨識度。(圖/文 汽車之家 李博旭)
相關鏈接:
還原真實的86 豐田86生父揭秘開發故事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305/528264.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