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底盤技術——軟硬件皆革新
捷豹XE在底盤方面擁有諸多話題點,既然被捷豹定義為“轎跑”,那么運動性能的精髓就都要靠這副底盤來傳達。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捷豹是如何用底盤來表達他們對“轎跑”的理解吧。
首先在懸架結構方面,它采用了基于F-TYPE的鋁制雙叉臂式前獨立懸架,后懸架則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光是看懸架結構就已經是一副高端車型的架勢了,同級別車型多在使用麥弗遜結構的前懸架,使用鋁制材料的比例也不及XE。
XE的雙叉臂前懸架并不是這個級別中的唯一,但是很有特點,下擺臂采用兩根鋁制鍛造連桿,乍看之下它的下擺臂像很多車型一樣將下擺臂分解為兩根連桿(寶馬、奔馳、奧迪同級別車型前懸架的下擺臂均為兩根連桿的結構),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的擺臂與車輪軸承座(轉向節)只有一個連接點,這樣設定,運動學的點保持不變,只是單純地將三點式下擺臂分解為兩根桿件,兩根桿可以單獨調校,調校的空間更大,橫置的桿獨立承受橫向力且設計剛性強,斜置的桿件通過較軟的支承來提高舒適性,捷豹在S-Type上就已經采用這樣的結構了。
捷豹將其后懸架稱為“增強型多連桿式獨立懸架”,這樣叫的原因是為了與我們常見的E型(三根橫向桿件一根縱臂)多連桿懸架區別開來,這種獨特的截面造型能夠有效地分解橫向及縱向的載荷,有效隔離座艙震動,提升車輛的舒適性及靜音效果。
捷豹XE配備了捷豹最新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A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已經完全不是什么新鮮詞匯了,但是對于捷豹而言,電動助力還是頭一次正經搭載在其量產車上,就憑這一點,XE也能載入捷豹的史冊了。轉向系統和目前主流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一樣,可根據車輛時速改變助力力度。
對于捷豹而言,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出現,讓這個品牌在提高經濟性的道路上也又向前邁出了一小步。更重要的是,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在提高操控精度的同時,還實現了一系列主動安全和駕駛輔助的功能,如車道保持和自動泊車等等,這樣一來,捷豹XE在配置和功能方面就有了足夠的資本與同級別車型競爭。
捷豹為XE準備了兩套懸架系統,一套是普通的被動懸架,而另一套則是自適應懸架系統,搭載了BILSTEIN的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及控制系統,根據工程師的反饋,這套自適應減振器調整的頻率可以達到600次/秒,反應速度相當快。
在XE上,捷豹依然為駕駛者提供了“Driver Control”駕駛模式選擇系統,駕駛者可以在“運動、經濟”等模式中進行選擇,系統根據不同模式調整變速箱和電動助力系統的反饋及控制邏輯,對于搭載了自適應懸架系統的XE車型而言,“Driver Control”也能夠根據不同模式改變減振器的控制邏輯,使其能根據駕駛者需求實現不同的阻尼特性。
在軟件方面,捷豹XE首次配備了“全路況自適應控制系統”(All Surface Progress Control簡稱ASPC)。這套系統根據捷豹路虎在越野車牽引控制該系統方面的豐富經驗開發而來,系統在時速3.6公里/小時至30公里/小時之間可以激活使用,它甚至不需要你控制油門踏板。從英文直譯即可看出,這套系統的目的是在“所有表面”都能很好的控制車輛,從現場演示的ASPC系統攀爬冰雪坡道的視頻來看,這一系統確實能很好的控制后驅車輛的牽引力輸出,它的表現會讓你覺得似乎不需要四驅系統了。
說到四驅系統,雖然有ASPC全路況自適應控制系統“護體”,但是四驅系統在很多環境下還是必須的,從與工程師的溝通來看,捷豹XE在未來也會推出四驅版本的車型,而至于搭載何種四驅系統,目前還未確定。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