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當然可以擺脫無法推廣原創的魔咒,如果仔細留意近幾年自主品牌推出的車型,可以看到這其中已經有不少品牌正在用不同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設計,我們將這些不同的狀態簡單歸為三種。
狀態一 模仿為主加入部分原創
豪情SUV是吉利今年上市的一款中型SUV,其概念車是在2008年北京車展上亮相的NL-2。當時,吉利汽車研究院副院長曾向媒體透露,其將在吉利成都生產基地投產,2009年4月下線,同年9月將會上市。
2009年的上海車展,吉利宣布代號NL-2的SUV正式定名為EX8,相比此前的概念車,其設計更為接近量產。在此后的5年里,這款中型SUV不斷曝出上市時間,不斷曝出諜照,卻始終沒有上市。直到今年10月,其才姍姍來遲的更名為豪情SUV并上市。不過這5年的沉淀時間里,外型上它卻沒有過多變化。
從我個人的審美角度看,豪情SUV絕對算不上是漂亮,略顯扁平的車頭與高大的乘員艙比例略顯奇怪,在我翻閱了資料后,終于找到了不協調的原因,原來它經過了“吉氏整容”。
翻看資料后,我們發現豪情SUV的造型一定程度上借鑒的是豐田Vanguard,豐田這款SUV的軸距與我國國產的RAV4一樣,相比日版和歐版車型軸距長。從數據上看豪情SUV的軸距比Vanguard更長,但是設計師沒有很好抓住“身材”更大的優勢,反而將發動機艙蓋設計的更為扁平,因此整體比例不太協調。
當然,吉利這些年并非只是原地踏步的模仿與修改,在其收購沃爾沃品牌后,北歐簡潔的設計思路已經開始體現,帝豪CROSS與吉利GC9開始有了質的飛躍。
狀態二 借鑒元素與不斷改良
難道沒有海外設計團隊助陣,我們的設計師就不能設計出好作品了嗎?當然不是,中華H530便是最好的例子。2011年上市的中華H530長著一張寶馬臉,模仿寶馬經典設計元素“雙腎型”進氣格柵的它得到的好評與惡評似乎都不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積累后,今年完成改款的H530進氣格柵“順眼”多了,更重要的是在它身上我們看到了自主品牌設計的轉變。
狀態三 中國人才懂中國人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兩種狀態或多或少還有借鑒的因素,那么以長安為代表的部分自主品牌已經在原創路上飛奔了。我們無需多講它們的實力如何增強,也不用闡述其擁有多個海外設計團隊,逸動、致尚XT、CS75、悅翔V7這些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說悅翔系列的變遷還不能展現出長安設計團隊實力的話,那么我想被譽為自主品牌最美兩廂車的致尚XT絕對可以代表長安設計師的創作功底,此前我們已經對這款車設計歷程進行過詳細解讀,對它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擊《基因突變的產物?長安致尚XT設計解析》閱讀。
長安的成功不在于引入了多少海外設計師,作品不再是外國設計師理解的中國元素集合體,而是中國設計師以國人的審美理解的國人偏好。他們開始真正地了解中國消費者喜歡什么,不再是簡單的模仿、借鑒,這也許就是成功的秘訣。
大家聊設計
在車展以及各種對話活動中,我們見到了眾多國內外知名的汽車設計師,在聽到了無數業內人士的感想后,我們對于自主品牌設計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全文總結:
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成長時期的我們總會遇到各種“煩惱”,學業、友情,甚至是愛情,這些在數年后回首看來覺得幼稚的事情在當時總會困擾我們良久。不過,這并不是毫無意義,我們正是跨過這些“障礙”才會成長。這些煩惱之于我們是困擾,是障礙,也是成長的階梯,我們的自主品牌同樣面臨著一些困擾,當然,有朝一日,翻回來審視這些問題,會發現這些事情也是自主品牌成長的助推劑。
追根溯源,好的設計到底是什么呢?目前都沒有定義,也不會有定義。自主品牌在探索優秀設計的道路上已經走了很遠,未來也還會有很多道路要走,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么,正在發生什么,未來什么樣,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不久后再和您聊聊。如果您對自主品牌設計有何看法,不妨給我們留言。(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挑戰審美下限 汽車外形設計金酸梅獎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206/348391.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