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設計 設計殿堂 正文

和名字一樣神秘?評東風日產新樓蘭設計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文章導航
分頁瀏覽模式
1

新樓蘭是為了刷存在感?

  [汽車之家 設計解讀]  新樓蘭在上海車展發布之后,很多朋友對這款車的設計有著各種各樣的評述,有人說它的設計很前衛;也有人說它的設計讓人有些摸不到頭腦,就像是和它同名的中國古代國家一樣很神秘。沒關系解鈴還須系鈴人,不如就讓這款車的總設計師給講講這款車的設計。

35年工齡的日產老員工設計了它!

  樓蘭的設計師名叫青木 護(Mamoru AOKI),他從1981年大學畢業之后就服務于日產設計中心,樓蘭車型前后三代全都是出自他之手,而除了樓蘭外,中國消費者熟悉的新奇駿、370Z也同樣出自他手。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V 四驅混動旗艦版

東風日產 奇駿 2014款 2.0L CVT舒適版 2WD 日產(進口) 日產370Z 2015款 3.7L Coupe

『新樓蘭、新奇駿、370Z都出自青木先生之手』

日產的復興推動了這款車的誕生!

  “這款車的誕生印證著日產品牌的復興!”青木先生說道。2001年日產汽車在卡洛斯·戈恩這位號稱“成本殺手”的社長帶領下成功實現扭虧為盈,而在公司盈利之后,日產內部開始更為細致化的研發新產品以適應全球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圖為第一代樓蘭』

  經過研究發現,在當時的日產車型中,城市SUV市場中只有Pathfinder和X-TRAIL(即國內的奇駿)這兩款車,這兩款車都是比較偏向于越野范兒,缺少一款偏向于舒適性的SUV,通過當時對消費者需求的采集和分析后發現,北美和歐洲市場的消費者更需要一款同時兼顧舒適性和運動性同時還能有一些越野性能的車型,結合這樣的用戶需求,日產推出了樓蘭這款車。

第三代車型是來刷存在感的!

  “第一代車型,我們給用戶創造了驚喜;第二代車型,我們并沒做太大改變;而第三代車型,我們意識到它的競爭對手多了,樓蘭的存在感降低了!所以我們要再次給用戶創造驚喜”。說到這,我觀察到青木先生有些小激動。想想的確是,在第二代車型的末期,漢蘭達、銳界等同級別的車型紛紛推出,他們要么是有引人矚目的設計,要么就是有力壓群雄的動力或者舒適性,這給當時的第二代樓蘭帶來了不小的競爭壓力,要在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改變是必須的,因此第三代樓蘭在項目立項的時候就以“再次給用戶創造驚喜”為目的進行設計。究竟第三代樓蘭是怎么創造驚喜的,或者說是怎么刷存在感的,還是有請青木先生。

東風日產 樓蘭 2013款 3.5L CVT 榮耀版

『第二代樓蘭』

福特(進口) 銳界(進口) 2012款 3.5L 精銳型 廣汽豐田 漢蘭達 2012款 3.5L 四驅7座豪華版

『EDGE銳界和Highlander漢蘭達的推出,對第二代樓蘭來說有不小的壓力。』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讓用戶能一眼認出這臺車

  第一次看到新樓蘭,你肯定會被他的前臉設計所吸引,或許就和文章開頭說的,有人覺得這樣的設計很前衛,很符合新時代消費者的需求;也有人說,這樣的設計不敢直視,讓人無法理解。不過不管怎么樣,能讓你記住它,記住它是日產新樓蘭就夠了。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新樓蘭在前臉上采用的這樣的設計風格被稱之為V-motion,而這樣的設計是將之前日產轎車與SUV車型前臉設計的結合體,意在統一日產的前臉設計風格,讓用戶第一眼能認出它就是日產,它就是樓蘭。不過對于這樣統一的風格,青木先生也表示,設計師會在不同車型上對V-motion有些小變化,不會讓用戶覺得所有日產車型的前臉設計都一樣!創造驚喜就意味著不能疲勞,要讓用戶在每款車型上都能感到我們從設計上帶來的誠意。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對于我而言,整個前臉部分我最關注的就是進氣格柵處的V型線條的設計,因為這塊的設計實在是有點超出我對日產車的設計理解,在我腦中,日產的設計更多是用簡單的線條進行設計,而這種V型線條的使用雖然也有,但沒有像新樓蘭用的那么多,仔細數數竟然有5條。為什么要一反常規的采用這樣的設計?青木先生很輕松的說“因為新樓蘭是用V-motion風格設計的第一款車型,有很多的第一次嘗試在里面,你看我們后面發布的新Maxima,這種復雜的線條設計就取消了,當然取消并不是這種設計不好,正如我上面說的,未來我們將在大的V-motion風格下,讓每一款新的日產車型都有自己的風格。”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談及新樓蘭的的設計,除了V-motion的前臉設計外,我另一個興趣點就是它那個被稱作“回旋鏢”式的大燈了,因為在新樓蘭還是概念車Resonance的時候,它那細長的大燈絕對是整臺車的點睛之筆,不過在量產版車型上,大燈就沒有那么具有科技感和未來感了。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對于沒能量產概念車時的大燈,青木先生有些小遺憾,成本與設計之間永遠是需要有一方妥協的,不過正是這種妥協也在無形中推進了技術生產的進步。

2

諸多第一次的設計嘗試

車身側面的多個第一次的嘗試

  在說前臉設計的時候,青木先生曾經用“第一次”這個詞來形容其中設計時遇到的問題,不過在給我講到車身側面的時候,他也說了在做樓蘭車身側面設計的時候也有很多的第一次,比如說大家最會被吸引的“隱藏”D柱設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隱藏”D柱其實在最新發布的幾款其他品牌的車型上都有類似的設計,比如新的雷克薩斯RX ,而真正意義上第一款采用這樣設計的量產車型就是新樓蘭。這樣的設計可以給車身側部帶來更為運動的感覺,同時還可以從視覺上給用戶營造出一種車內大空間的感覺。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這個“隱藏”的D柱和前面說的第一次有什么關系?青木先生說,這主要是因為新樓蘭是日產第一款車型采用這樣設計的,所以很多地方都在嘗試,同時也是給下一款車的設計打基礎。比如從新樓蘭這款車的“隱藏”D柱,延伸在轎車車型上就變成了A柱和C柱都采用了這樣的設計,給人一種懸浮車頂的感覺。不過青木先生也表示,未來日產車型的“隱藏”設計還是會根據車型定位和類別來使用,并不會出現所有車型的A柱與C柱(D柱)都“隱藏”,他希望用戶是可以感受到不同日產車型所帶來的不同設計風格。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談到風格,青木先生讓我仔細觀察車身側面,他說車身側面隱藏著一個很巧妙的設計,這也是日產新車上一定會有的元素。我仔細觀察后發現,車身側面的兩條腰線設計從一定角度來看是可以形成一個類似于V型的樣子。和青木先生分享了我的答案之后,事實也的確如此。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青木先生說,這種通過一強一緩腰線的設計,可以從視覺上形成日產的“回旋鏢”設計樣子,這種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車輛從側面的運動氣息,更符合新樓蘭的這種運動定位。此外,這種設計風格在Maxima和LANNIA 藍鳥上也都有體現。

尾部的檔次感要提升

  對于上一代樓蘭在國內銷售情況不好的原因,日產做過一個調查,其中涉及設計方面的問題最被中國消費者吐槽的就是樓蘭的尾部,第二代樓蘭的車主普遍認為花30多萬買的車從尾部看簡直和十幾萬的逍客沒什么區別,這太有些降低車輛身價了。對于這個問題,在設計新樓蘭的時候,青木先生和他的設計團隊就對尾部檔次感的提升下了很大功夫。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首先就是尾燈,新樓蘭采用了日產被稱為“回旋鏢”式的尾燈,而這也近年來日產車型最吸晴的設計。相比之前的車型,新樓蘭的尾燈在設計上做了一些小改變,在尾燈的周圍用一圈黑色的線條做裝飾,這樣的設計更多的是為了與“隱形”的D柱、黑色的尾翼以及后窗玻璃完美的連接在一起,此外黑色的邊條還可以更好的突出尾燈紅色的LED燈帶,可以讓用戶在尾部就被吸引。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說到尾燈,在新樓蘭概念車階段的時候,尾燈是與后風擋在一個平面的,不過這樣的設計并不能吸引消費者,用青木先生的話來說“不會讓消費者覺得高檔。”最終在量產車上,尾燈是突出于后風擋的,而從最終的潛在客戶調查來看,量產車這樣的設計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東風日產 樓蘭 2015款 2.5T XL 兩驅混動尊雅版

  此外,全系雙邊共雙出的長條形排氣以及貫穿尾部的鍍鉻飾條在一定程度都會提升新樓蘭的檔次感。說到這,青木先生淡淡的說,希望中國消費者這次不要再把新樓蘭的尾部看成逍客了。

它的設計并不和它的名字一樣神秘

  說到這,青木先生已經給我把整個新樓蘭外觀設計方面做了一個全方位的解讀,正如開頭所說,有些人覺得這款車設計的很前衛,有些人則看不懂,其實看一款車設計的好壞真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對于新樓蘭同樣也是這樣。如果要用幾個詞來形容新樓蘭的設計,我想用嘗試和改變這兩個詞是最可以形容它的設計,不知道這樣的表示是否可以讓您簡單的理解新樓蘭的設計?對于新設計語言的嘗試、對于市場正確的認識從而進行改變,我想這就是日產新樓蘭在設計方面給我們的啟發。(文/汽車之家 翟元)

與傳統方式不同 解讀全新樓蘭混動系統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506/876089.html

文章標簽: 設計解碼
文章導航
分頁瀏覽模式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樓蘭 2015款 2.5L XV RES Plus 兩驅豪雅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10.26 39.12 9.60
    測試文章:動力夠用 舒適仍是主調 測試樓蘭2.5L
    評測編輯-何家榮:

    我喜歡樓蘭的設計,也喜歡它的行駛質感,只可惜它在性能方面并沒有亮眼的表現,尤其是加速性能,0-100km/h加速時間10.26秒的成績實在一般。當然,我也知道2.5L車型最主要是為了拉低售價,但如果我真的想買樓蘭,恐怕不會選擇這個排量的車型,須知道同級別同價位還有更好的選擇。除非它的市場優惠足夠吸引吧。

    評測編輯-王子平:

    樓蘭的2.5L車型動力比較勉強,但開起來還是不錯的,舒適性到位,設計和配置方面也有足夠的豪華味道,算是在同級當中一款挺有個性的車型,只是隨著冠道這些新對手的出現,它可能需要再來點優惠才能保持在性價比方面的競爭力了。

    評測編輯-黃榮嘉:

    雖然樓蘭只是一輛中型城市SUV,但坐在駕駛席上的感覺卻很“顯大”,一是坐姿高,二是方向盤大,而且圈數多,主觀感受就像是開著一輛大車,與同級車型是有明顯區別的。那這是好還不是不好呢?其實沒有好不好,就看你喜不喜歡而已。雖然它不是我的菜,但從舒適性角度來看,我覺得樓蘭挺不錯的,減振和隔音都挺好的,我想這才是它的特色所在。

  • 樓蘭 2015款 2.5 S/C HEV XV 四驅混動旗艦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97 38.13 9.50
    測試文章:抗拒從良 東風日產全新樓蘭性能測試
    評測編輯-王子平:

    新樓蘭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很不錯的,在設計上面繼續保留了個性的風格,而且看上去非常年輕,很美式卻又很有活力,所以樓蘭在造型上面和同價位的SUV相比是最閃耀的。配置方面樓蘭也汲取了之前的失敗經驗,變得更加合理了,這臺頂配車型更是能讓人心滿意足。動態方面的表現中規中矩,但不失豪華特性。不過我們都很清楚,真正的銷售主力只會是中低配車型。

    評測編輯-時睦華:

    樓蘭的這套混動系統對于絕對加速能力和綜合油耗的幫助,并沒有我們常見的混動系統那么大。我覺得它主要改善了行駛中頻繁加減速時的響應速度,讓提速過程變得游刃有余。全新樓蘭的外觀確實很吸引人,配置也不低,但接近38萬的售價讓這款頂配車型進入了豪華品牌中型SUV的售價區間,它又沒有諸如7座布局等能夠滿足一些人硬性需求的賣點。所以,我并不看好這款車的市場表現,不過低配車型還是可以考慮的。

    評測編輯-于晗:

    特立獨行是樓蘭存在的硬道理,換代之后造型更前衛,卻依舊不設置七座車型。這次國內上市的新樓蘭沒有六缸發動機好遺憾,混合動力車型卻太貴,喜歡這車的朋友建議買2.5L自然吸氣的車型,實惠!

最新文章
加載中

樓蘭

指導價:23.88-48.88萬
級別:中型SUV
詢底價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