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碰撞時的挽救
雖然自動剎車輔助系統和主動提示行人系統能很好地保護行人的安全,但難免也會有發生悲劇的時刻。這時候就該車輛本身的被動安全措施發揮作用了,一提到被動安全,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對車內駕乘人員的保護。那被動安全裝置又是怎么樣保證車外行人的呢?
- 發動機艙蓋、保險杠等結構設計
當汽車與行人發生碰撞時,一般會先是行人的小腿或膝關節受到汽車前保險杠的傷害,而如果是底盤較高的SUV車型也可能先傷害到大腿部位,隨后因撞擊使行人身體轉動后,頭部很有可能會撞擊到發動機艙蓋或前風擋玻璃。因此,合理地降低前保險杠和發動機艙蓋等與身體接觸較多部位的剛度、優化結構造型是減小對行人傷害的有效措施。
- 主動式發動機艙蓋技術
在優化發動機艙蓋結構的基礎上,沃爾沃、路虎、日產以及大陸集團等等更進一步的推出了主動發動機艙蓋技術。它是通過前保險杠的壓力傳感器來檢測是否發生行人碰撞事故,然后在短時間內利用專門的升高機構將發動機艙蓋抬起一定的距離,從而當行人的頭部或軀干與機艙蓋發生撞擊時,能夠獲得更多的緩沖空間,避免與剛性較強的發動機機體發生猛烈的碰撞。
- 行人安全氣囊
對于行人碰撞安全的保護,一向主打安全牌的沃爾沃則做的更為全面,在沃爾沃V40上首次搭載了行人安全氣囊。它通過前保險杠的傳感器監測,如果與行人發生碰撞,發動機艙蓋尾部會自動抬起一定高度,同時隱藏在內部的安全氣囊釋放出來,包裹住了可能造成較大傷害的部分前風擋玻璃和A柱,達到了主動式發動機艙蓋與安全氣囊協作防護的效果。
● 總結
C-NCAP碰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透露,在2018版的C-NCAP碰撞實驗評分標準中將引入對行人保護的評價,這也預示著在國內也越來越注視駕駛員與行人之間平等的安全關系。未來我們也將看到更多配備行人保護系統的車,可能它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例如增加主動剎車輔助系統或者主動發動機艙蓋技術來保障行人的生命安全,甚至隨著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車聯網系統也將實現對行人的關照?傊,未來走在大街上的我們可以更多一份安心,但前提也不能違背交通規則哦。ㄎ/圖 汽車之家 夏志猛)
相關閱讀:
行人保護加強 全新速派E-NCAP碰撞解讀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507/876120.html
不再靜悄悄 日產推電動車行人警示系統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508/878233.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