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工廠揭秘] 熟知汽車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寶馬賴以成名的既不是汽車,也不是摩托車,而是飛機發動機。在隨后的近百年發展中,發動機一直都是寶馬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摩托車上的“拳擊手”發動機早已成為幾代人的情結,而汽車發動機則一直是行業的標桿式產品、每年“沃德十佳發動機”的常客。這次我們來到了寶馬發動機的搖籃—慕尼黑,近距離感受了寶馬發動機當前的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
需要說明的是,這次寶馬德國發動機之旅并不是突發奇想忽然說去就去,絕對沒有這么任性,而是有一定的“背景”,這里也跟大家簡單交代一下:華晨寶馬全新發動機工廠即將在明年初正式投產,計劃生產寶馬未來最先進的發動機產品并將全部供應給國產車型。也就是說寶馬德國發動機工廠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將同樣應用到國內的工廠上。因此,通過這次參觀也能了解未來寶馬國內新發動機工廠的大概情況。在正式介紹寶馬發動機工廠之前,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寶馬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經典發動機。
◆ 1917年,BMW IIIa,寶馬第一款航空發動機
1917年初,天才工程師馬克思·弗利茲加盟Rapp公司(BMW前身)并負責發動機的研發,正是他設計了公司的第一款航空發動機—BMW IIIa。這款航空發動機的出現,使得寶馬公司第一次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并開啟了以航空發動機起家的創業歷史。
◆ 1919年,寶馬第一項世界記錄誕生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生產飛機。就在《凡爾賽條約》生效之前,飛行員Franz Zeno Diemer駕駛DFW 37/III號飛機從BMW工廠附近的Oberwiesenfeld機場起飛了。該飛機配有寶馬生產的6缸發動機并達到了歷史最高海拔9760米。這一記錄是寶馬很多項第一中的一項,意義非凡。由于被迫停止飛機發動機的生產,隨后寶馬轉而開始生產摩托車產品。
◆ 1923年,“拳擊手”發動機在喝彩聲中登臺
1922年在BMW設計委員會的設計下,第一輛寶馬摩托車R 32終于在1923年的柏林展覽會上面世。一經面世,R 32就博得了大眾的喜愛。值得一提的是,R 32最核心的技術裝備就是搭載了傳奇的水平對置雙缸“拳擊手”(Boxer)發動機。
◆ 1933年,寶馬第一款汽車六缸發動機(M78)誕生
1928年,寶馬成功收購了Eisenach汽車制造廠,也就是成功生產“迪昔(Dixi)3/15 PS”汽車的制造廠。這款車經過改進,于1929年作為寶馬3/15 PS DA 2出售,這是寶馬第一輛汽車。自1932年開始,寶馬位于慕尼黑的發動機研發部門重新開始了對汽車發動機的研發。
◆ 1954年,寶馬第一款鋁合金V8發動機M50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寶馬急需一款動力更強的發動機。1951年,工程師們便做出了V8發動機的多種詳細設計方案,為了避免對現有車型的尺寸和驅動系統做大的改動,要求新發動機必須足夠輕量化,結構必須緊湊。
◆ 1968年,經典直列六缸M30發動機的誕生
1968年,寶馬M30單頂置凸輪軸直列6缸發動機誕生。這款發動機是寶馬的歷史經典之一,被沃德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動機之一。M30及其衍生機型(包括2.5L、2.8L、3.0L、3.2L和3.5L)被用在寶馬不同車型上長達20多年。
◆ 1983年,推出M21D25,寶馬首款柴油發動機
在70年代之前,寶馬的研發團隊一直不屑于生產柴油發動機,因為他們認為柴油發動機的性能沒法與汽油發動機相提并論?呻S著石油危機的到來,寶馬的研發團隊終于邁出了開發柴油發動機的步伐。
◆ 1987年,5.0L M70發動機,汽車史上的劃時代產品
80年代初期,寶馬再次開始考慮大排量發動機,研發人員開始在六缸發動機的基礎上開發一款排量為5.0L的V12發動機。根據寶馬的V型發動機傳統,這款大排量發動機采用重量更輕的鋁制結構,也因此具備更好的功重比(動力設備能夠產生的功率與其設備質量之比值)。
◆ 2004年,N52發動機,全球首創鎂鋁合金曲軸箱
2004年推出的N52直列六缸3.0L發動機是寶馬進入新千年后的一代經典作品,這是全球首款在量產車型中使用鎂鋁合金曲軸箱的發動機,重量僅為161千克,最大輸出功率卻達到258馬力。
通過上述的簡單回顧,可以看到每一代寶馬發動機都會基于時代需求進行開發和改進,在車輛駕駛樂趣和燃油消耗方面不斷創新,設立行業的新標準,這也是寶馬能夠在近百年歷史中一直保持領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如今,寶馬已經形成龐大的發動機生產網絡。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