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發動機技術] 去年一整年的時間里,我們走到了多家中國品牌車企的幕后,與幾十年工作經驗的老工程師們深入攀談,了解墻壁上舊照片與現代化大工廠之間的小故事,每每聊到發動機研發的歲月時,無一不充滿了艱辛、坎坷甚至鄙夷。如今,中國車企各方面日趨成熟,發動機技術不再是我們難以觸及的高大上領域,已經擺脫了依賴日本三菱的狀態。在小排量渦輪增壓的潮流中,中國品牌車型似乎到了沒有1.5T發動機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的境遇,那今天我們就來仔細數數這一籮筐的1.5T吧。
在中國品牌車企發展的初期,由于沒有核心的發動機技術,如奇瑞、比亞迪、華晨、眾泰等大多選擇了直接購買日本三菱公司的產品,由于皮實耐用的特點,三菱代號為4G1系列、4G6系列、4A9系列的發動機成為了眾多國內車企青睞對象。今天的中國品牌車企早已不是當年受制于人的狀態,除了眾泰(眾泰T600采用了三菱4G6系列發動機)等少數廠家外,基本都有了自己研發發動機的能力?v觀近期各個廠家的發動機序列里,1.5T發動機似乎成為了他們必備的“武器”。
● 12家車企說好的“1.5T”?
為什么不是1.4T、1.6T,而在1.5T發動機上扎了堆?車企們到底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原來,1.5L這一排量扎堆兒很大的因素不是技術層面上的原因,而是國家法律稅收政策的引導,下面我們來看一張消費稅表格:
對于車企來說,肯定會盡可能地讓自己的產品少繳納消費稅,又能極大地發揮出發動機的性能優勢?梢钥吹1.3L與1.5L發動機繳納的消費稅都是3%,而如果排量再大一點,搭載1,6L發動機的車型便會讓消費稅從3%漲到5%。對于汽車這種以萬級為單位的產品來說,2%的差距往往意味著上千元的差價。正是基于這樣的稅收政策,車企在發動機開發或引進時多數選定了1.0L、1.5L、2.0L等排量。
另一項促進小排量增壓機發展的還有一項消費者比較關心的稅收政策——購置稅,2015年出臺了政府新的購置稅政策,其中指出1.6L及1.6L以下的車輛擁有購置稅減半的優惠政策,這明顯表達了出政府對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的推崇。
政府稅收政策對小排量發動機的引導、渦輪增壓技術的成熟以及消費者對動力性不斷變化的需求等種種因素下,車企們發展小排量增壓機似乎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 動力性需求?
當然,除了外部因素的引導,發動機技術本身也有選擇1.5T的內在原因。一個車企想要開發一款全新車型,基本都會選擇對標車型并進行前期的目標設置,例如:百公里加速能力、爬坡能力、油耗水平等等,性能的要求也是大家選擇1.5T發動機的一個因素。
另外,一些中國品牌車企早期由于得到國外1.5L排量發動機的產品供應和技術支持,已經具備了1.5L這一排量發動機的研發體系和企業標準,所以如今想要開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選擇1.5T可謂是一種更為便捷的途徑。了解了綜上這些事實,我們也就能明白了車企們為什么在1.5T發動機上扎堆兒,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哪些中國品牌車企研發和使用了1.5T發動機。
中國品牌1.5T發動機 | ||||
品牌 | 車型 | 動力參數 | 發動機技術 | |
最大功率 | 最大扭矩 | |||
寶駿 | 560、730 | 150Ps/5500rpmn | 230N·m/2000-3800rpm | 進、排氣雙可變進氣正時 |
比亞迪 | G5、G6、S6、S7、思銳、秦、元、宋 | 154Ps/5200rpm | 240N·m/1750-3500rpm | 可變進氣正時、鋁制缸體、缸內直噴 |
長安 | 逸動、(未來的CS75) | 170Ps/5500rpm | 230N·m/1950-4500rpm | 鋁制缸體、缸內直噴 |
長城 | C50、哈弗H2、哈弗H6、哈弗H6 Coupe | 150Ps/5600rpm | 210N·m/1950-4500rpm | 可變進氣正時、鋁制缸體 |
東風 | 風光580 | 150Ps/- | 220N·m/- | - |
海馬 | M6、S5 | 163Ps/6000rpm | 223N·m/1800-4000rpm | 可變氣門正時、鋁制缸體 |
廣汽 | 傳祺GA6、GS4 | 152Ps/5000rpm | 235N·m/1450-4200rpm | 進、排氣雙可變氣門正時 |
江鈴 | 馭勝330 | 163Ps/5400-5700rpm | 250N·m/1500-3500rpm | 進、排氣雙可變氣門正時、缸內直噴 |
江淮 | 瑞風S5 | 174Ps/4850-5500rpm | 251N·m/1500-4500rpm | 進、排氣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缸內直噴 |
奇瑞 | 艾瑞澤7、瑞虎5 | 152Ps/5000rpm | 205N·m/2000-4000rpm | 鋁制缸體 |
上汽 | 榮威RX5 | 169Ps/5600rpm | 250N·m/1700-4400rpm | 缸內直噴、鋁制缸體 |
中華 | H530、V3 | 150Ps/5500-6000rpm | 220N·m/2000-4500rpm | 鋁制缸體 |
我們列舉了12個中國品牌車企的1.5T發動機,按首字母順序依次為大家介紹,由于篇幅原因我們這次只聊其中一半,即寶駿、比亞迪、長安、長城/哈弗、東風、海馬。
● 細數中國品牌1.5T發動機
- 寶駿1.5T發動機
2016年7月18日,搭載1.5T發動機的寶駿560和730正式上市,這也意味著寶駿品牌有史以來首次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此之前,寶駿730擁有1.5L和1.8L兩款自然吸氣發動機,前者動力性相對來說不夠強勁,而后者又在購置稅和消費稅方面丟掉了價格優勢,而全新1.5T發動機的到來則正好解決了寶駿此番尷尬的局面。
除此之外,這臺發動機還有博格華納、博世、大陸等供應商提供零部件支持。聚集了國際大牌供應商零部件的這臺1.5T發動機在動力參數上基本符合了中國品牌的主流水平,并且擁有進、排氣雙可變正時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燃油效率。
寶駿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51 |
缸徑×行程(mm) | - |
壓縮比 | 9.5:1 |
最大功率(Ps/rpm) | 150/5500 |
最大扭矩(N·m/rpm) | 230/2000-3800 |
噴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或許對于寶駿730來說,追求動力性不是權重最大的考慮因素,這樣一臺適合普通老百姓家用甚至運貨的交通工具,其發動機的耐久性、可靠性才是最受關注的焦點,所以它沒有調試出太過漂亮的動力參數也是符合我們預期的。
- 比亞迪1.5T發動機
相比寶駿,比亞迪在發動機技術研發上則更為激進一些。和大多數中國品牌車企一樣,早期的比亞迪基本上也是依賴三菱公司的發動機供應為生。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在2008-2011年間,比亞迪默默地進行了自主第一臺發動機的研發。
比亞迪為這套1.5T發動機和6速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總成命名為TID,T:Turbo Charging(渦輪增壓),I:Direct Injection(缸內直噴),D:Dual Clutch Transmission(雙離合變速箱)。這樣的組合與大眾的動力總成非常相似,難道這其中有什么秘密嗎?事實證明確實有一些聯系,我們稍后揭曉。
由于采用了缸內直噴系統,發動機能夠根據吸入的空氣量更精確地匹配噴油量和噴油時間,從而在原理上要比歧管噴射(多點電噴)的方式要進一步降低油耗,提升發動機的功率。水冷式中冷器能夠更好地優化發動機的熱管理系統。另外,鋁合金缸體相比普通的鋼鐵材質的鋼鐵在輕量化方面要更具優勢?傊,這臺發動機的硬件配置在當時的中國品牌中是比較出眾的。
比亞迪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7 |
缸徑×行程(mm) | 76×81.4 |
壓縮比 | - |
最大功率(Ps/rpm) | 154/5200 |
最大扭矩(N·m/rpm) | 240/1750-3500 |
噴油方式 | 缸內直噴 |
也許你會驚訝比亞迪為何能這么短時間內一步到位地拿出這么多項發動機技術,其實這得益于比亞迪逆向開發的思路,通過對大眾(EA111)1.4TSI發動機進行了充分的學習了解,消化吸收其技術特點,對自己的研發過程提供了參考。
在中國品牌車企中對1.5T發動機應用最廣泛的可以說正是比亞迪,除了比亞迪G6,G5、S6、S7、思銳、秦、元、宋等車型也都搭載了這款發動機。它可以與手動擋和雙離合變速箱相匹配,并且能應用于比亞迪自主研發的插電式混動系統中。
可以說比亞迪在技術方面是有一定遠見的,在2008年就開始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研發,雖然早期這臺1.5T發動機在各方面的技術成熟度上與合資品牌有差距,但諸如缸內直噴、渦輪增壓、鋁合金缸體、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水冷式中冷器等技術通過多年研發和實踐,讓比亞迪有了自身的技術儲備,從而在各個級別車型里都能很快地實現1.5T發動機的匹配和搭載。
- 長安1.5T發動機
長安從2005年開始了自主研發動力總成,一切從零開始,基于鈴木的發動機技術逆向開發,打造了1.3L自然吸氣發動機(代號為G13,主要用在長安奔奔、CX20等車型上)。十年過去了,長安有了自己的動力總成研發試驗室、先進的儀器設備以及研發團隊,自主研發出了1.5L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
長安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9 |
缸徑×行程(mm) | 76×82.6 |
壓縮比 | - |
最大功率(Ps/rpm) | 170/5500 |
最大扭矩(N·m/rpm) | 230/1950-4500 |
噴油方式 | 缸內直噴 |
相比寶駿和比亞迪的1.5T發動機,長安1.5T發動機的扭矩平臺更為寬廣,理論上230N·m的最大扭矩能夠1950rpm到4500rpm間均能發揮出來,這就意味著這臺發動機在很寬的轉速區間內都會給你不錯的加速感。
雖然這款1.5T發動機裝進逸動里讓人倍感順暢,但可惜的是最新的2016款逸動的配置單里再也沒有這款代號為JL476ZQCA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了。很可能因為1.5T版本逸動很難消化這款發動機本身的成本,10萬左右的售價也很難帶動銷量,所以2016款逸動暫時只搭載了1.6L自然吸氣發動機。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長安就這樣雪藏這樣一臺耗費多年研發心血的發動機。據稱,長安已經將它成功匹配在了CS75上,預計今年下半年就會和大家見面了。
- 長城1.5T發動機
長城同樣中國品牌中比較早研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廠商,其在2012款長城C50上便搭載了自主開發的1.5T發動機,與比亞迪直接開發1.5T發動機不同,長城選擇了在自家代號為GW4G15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改造。
長城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7 |
缸徑×行程(mm) | - |
壓縮比 | 低功率9.3:1;高功率未知 |
最大功率(Ps/rpm) | 低功率133/5600;高功率150/5600 |
最大扭矩(N·m/rpm) | 低功率188/2000-4500;高功率210/2200-4500 |
噴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除了高、低功率兩版本,其實長城在哈弗H6上還有一款調校為在1700rpm就能夠發揮出最大210N·m的版本,其搭載在了2015款的哈弗H6上。即便如此,長城1.5T發動機在低轉速下的扭矩依然讓人著急,想要流暢的動力還是建議您將轉速拉到2000rpm以上。
即便長城的1.5T發動機在低轉速的扭矩沒有讓人太過滿意,但依靠比較均衡的整體表現,哈弗H6的市場銷量依然勢如破竹,拿下一個又一個的銷量冠軍。然而,長城并沒有因為市場銷量而固步自封,在去年的長城科技節上,我們看到正處于研發階段的全新1.5T發動機。
這款代號為GW4B15的發動機具備缸內直噴、進排氣雙可變正時系統、進氣門可變升程、集成式排氣歧管等一系列國際主流技術,其280N·m的最大扭矩能夠在1400rpm就能爆發出來,所以相信未來這款全新的1.5T發動機量產后,一定會改善現款1.5T發動機的各方面不足。
東風風光580作為東風風光旗下第一款SUV車型,于今年6月上市,隨著它的上市,東風風光全新的1.5T發動機也首次展現在人們眼前。如果我不告訴你,你也許從來不會想到,這款來自東風的發動機會使用意大利菲亞特公司的技術吧。
而重慶小康控股早在2003年就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了東風渝安汽車有限公司,所以現在的東風風光使用小康菲亞特動力項目的發動機也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東風風光580搭載的1.5L渦輪增壓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8 |
缸徑×行程(mm) | - |
壓縮比 | - |
最大功率(Ps/rpm) | 150/- |
最大扭矩(N·m/rpm) | 220/- |
噴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由于東風風光580今年6月才剛上市,所以我們目前并沒有對這臺車進行評測,無法知道這臺發動機在東風風光580上的駕駛感受如何,但從東風風光580定位中型SUV來看,東風對這臺1.5T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還是相當自信的,否則不會將這臺發動機用作全系車型的頂配動力。
● 海馬1.5T發動機
在海馬汽車的產品線中,海馬S5、海馬M6、海馬福美來和海馬V70上均搭載了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但其實這四款車型使用有兩款不同的1.5T發動機。
其中海馬福美來與海馬V70使用的代號為HM474Q-T的1.5T發動機,而海馬S5與海馬M6使用的是代號HMA GN15-TF的1.5T發動機,由于相比而言代號HMA GN15-TF的1.5T發動機更為先進,所以我們今天就看看這臺發動機。
海馬S5搭載的1.5L渦輪增壓發動機(HMA GN15-TF)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7 |
缸徑×行程(mm) | 74.8×85.2 |
壓縮比 | 9.5:1 |
最大功率(Ps/rpm) | 163/6000 |
最大扭矩(N·m/rpm) | 223/1800-4000 |
噴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我們在海馬汽車的發動機目錄中還找到一臺代號為HMA GN15-VF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搭載在海馬M3上,最大功率112Ps/6000rpm,最大扭矩147N·m/4000rpm。對比發動機代號,這兩臺發動機僅有一位字母不同,且排量均為1497mL,缸體材質都為鋁質。所以我們有理由猜測,搭載在海馬M6和海馬S5上的這臺1.5T發動機,是由搭載在海馬M3上的那臺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升級改進而來。從發動機賬面數據上也能看出這臺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升級增加一顆渦輪后,動力達到了這個排量增壓發動機的主流水平,只是達到最大功率的轉速相比其他中國品牌1.5T發動機來說稍高。
總結:
從寶駿、比亞迪、長安、長城、東風、海馬6個中國品牌車企來看,他們基本上全都擺脫了依賴于三菱發動機造車的局面,甚至多數都建立了自己的動力總成研發中心,有了包括1.5T在內的各個排量級別發動機的技術儲備。
目前這幾家車企所量產的1.5T發動機在技術有所不同,比亞迪和長安在燃油噴射方式上選擇了比較先進的缸內直噴技術,而其它四家則為普通的進氣歧管多點電噴方式。另外,部分車企的1.5T發動機擁有進、排氣雙可變正時系統,而另一部分則只有在進氣門側加裝了可變正時系統。雖然發動機技術手段有所區別,但最終在動力性參數上沒有拉開太大差距,從數據上看,略微出色的是最大功率達到170Ps的長安1.5T發動機。當然數據不代表一切,對于一輛車來說其發動機與變速箱等傳動系統的匹配和調校也非常關鍵。最后,希望大家時刻關注我們科技,下一期為您介紹其余6個品牌的1.5T發動機。(汽車之家 文/圖 夏志猛 苗帥)
相關閱讀:
[汽車之家 發動機技術] 上一期《去三菱化!細數中國品牌1.5T發動機(上)》中我們聊了聊寶駿、比亞迪、長安、長城、東風和海馬六家中國品牌的1.5T發動機,它們都代表了當今各家中國廠商的發動機技術實力。本期的6款發動機中將會提到目前中國品牌1.5T發動機中性能參數最為強悍的一款,從理論上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上來說,它甚至超越了寶馬最新研發的1.5T發動機(B38),它到底是誰?我們接下來給您答案!
● 廣汽1.5T發動機
近些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涌入了越來越多的SUV車型,一直穩居SUV銷量排行榜榜首的哈弗H6最近迎來了一個新的競爭對手——廣汽傳祺GS4,其7月份的銷量達到了2萬7千多輛,是除哈弗H6外唯一月銷超過2萬輛的SUV車型。2016款傳祺GS4便搭載了自家研發的全新1.5T發動機。
這款廣汽1.5T發動機具備進排氣雙可變正時系統、可變機油泵、靜音齒形鏈條、雙質量飛輪以及自家的GCCS(Gasoline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燃燒室控制系統專利技術,可以說從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國內的主流水平。
廣汽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5 |
缸徑×行程(mm) | 75×84.6 |
壓縮比 | 9.8:1 |
最大功率(Ps/rpm) | 152/5000 |
最大扭矩(N·m/rpm) | 235/1450-4200 |
噴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目前可變正時系統已經可以說是發動機上很普遍的配置了,這項技術可以根據發動機工況,實時地調整進、排氣門相位來提前/延后進、排氣門的開閉時間,讓發動機進、排氣效率時刻處于最佳狀態,提高了燃燒效率。
從這臺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特性來看,它的最大輸出扭矩在1450rpm就能爆發出來(列舉的中國品牌1.5T發動機中最早達到峰值扭矩的),這一方面是得益于動力調校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就在于其所掛在的渦輪增壓器了。廣汽1.5T發動機采用了日本IHI公司的渦輪增壓器,其采用了小慣量的渦輪葉片,使得渦輪增壓能夠更早地為發動機泵入更多的空氣,也就意味著從根本上改善了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渦輪遲滯,在車輛行駛的初段解決低扭不足的現象。
你也許不知道IHI這家成立100多年的日本公司,但你肯定知道斯巴魯、本田這些日系廠商,它們都曾搭載過IHI的渦輪增壓器,甚至連參加競技比賽的法拉利F40都曾使用過IHI的渦輪增壓器。
相比其它中國品牌1.5T發動機,最大扭矩來得早是這臺發動機的一個特點,但它也同樣有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相當多一部分企業發動機都已經使用了缸內直噴技術,而廣汽1.5T發動機所掌握的仍舊是進氣歧管內的多點電噴技術。因此,未來想要達到更高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水平,相信廣汽一定會解鎖這項技能。
● 江鈴1.5T發動機
靠商用車起家的江鈴在2010年推出了第一款乘用車馭勝S350,由于當時沒有當時汽油發動機,他們只能裝載上自家的柴油機。隨后,先后得到沈陽三菱公司和福特公司的發動機支持,馭勝S350才推出了汽油發動機版本。生產乘用車而沒有自己的汽油發動機顯然不是長久的事情,其實2011年江鈴就與奧地利AVL公司簽署了共同開發汽油機的協議,而今天的1.5T發動機正是其最新的產物。
雖然這款1.5T是江鈴研發的第一款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在研發經驗上相對較少的前提下,最終在技術上它并不沒有落后于其它中國品牌,諸如缸內直噴技術、可變正時系統、可變排量機油泵等都納入了其中。
江鈴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0/2 |
缸徑×行程(mm) | 79×76 |
壓縮比 | 9.42:1 |
最大功率(Ps/rpm) | 163/5400-5700 |
最大扭矩(N·m/rpm) | 250/1500-3500 |
噴油方式 | 缸內直噴 |
當爆出江鈴研發1.5T發動機的消息后,也許有人會聯想它與福特的1.5T發動機有關系。其實兩者并沒有直接關系(江鈴新1.5T是不是福特的?拆了才知道。仔細研究他們的結構也會佐證這一點,例如福特1.5T發動機采用了頂置的直噴布置形式,而江鈴1.5T發動機則有所不同,
江鈴1.5T發動機搭載的霍尼韋爾渦輪增壓器同樣也采用了小渦輪葉片設計,我們可以與1元錢的硬幣進行對比,其渦輪葉片很小巧,使得發動機在1000rpm時就會明顯發揮出作用,在1500rpm時便達到最大扭矩。
通過江鈴工程師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這臺裝載小渦輪的發動機其實在1400rpm就能輸出最大扭矩,但由于后期在一些工況下出現了發動機抖動問題,所以為了整體穩定性和NVH性能,最終將這臺1.5T發動機調試到1500rpm至3500rpm才會輸出最大扭矩。
與長安、奇瑞、吉利等其它中國品牌不同,江鈴的乘用車發展較晚,對于汽油發動機的技術儲備可謂是更為薄弱。與很多中國品牌廠商一樣,尋求外國內燃機研究公司的支持也成為了江鈴不得已的選擇。幾年的時間,江鈴從0到1的拿出了一款小排量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從技術和性能參數上來看它并不落伍,相信這款1.5T發動機也將是未來江鈴主打的動力。
● 江淮1.5T發動機
與江鈴一樣,江淮也同樣是以商用車起家的汽車企業。由于早期江淮沒有發動機研發能力,所以只能通過購買國外發動機的方式來造車,例如江淮賓悅搭載的便是三菱的2.0L(4G63S4N)自然吸氣發動機。2009年江淮開始自主研發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由于2008年政府出臺的乘用車消費稅法規中規定,1.5L及以下排量的車型稅率為3%,1.5L以上排量就要繳納5%稅率了,所以他們把發動機排量設定在了1.5L,并加裝渦輪增壓系統。發動機技術可以說是汽車最核心的技術之一,也一直是中國品牌車企進階的難點,所以江淮歷時5年才量產了自家的第一臺1.5T發動機。
江淮的這臺1.5T發動機在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兩個數值不僅超過了其它中國品牌1.5T發動機,甚至還要比大眾最新研發的1.5T發動機還要高。
1.5T發動機參數PK | ||
參數 | 江淮 | 大眾 |
發動機排量(mL) | 1499 | ≈1500 |
缸徑×行程(mm) | 79×76 | - |
壓縮比 | 9.42:1 | 12.5:1 |
噴油方式 | 缸內直噴 | 缸內直噴 |
最大功率(Ps/rpm) | 174/4850-5500 | 131/4750-5500 |
最大扭矩(N·m/rpm) | 251/1500-4500 | 200/1300-4500 |
從這臺1.5T發動機的技術特點來看,江淮能把它調校到比較高的性能水平也是不無道理的,它不僅采用了進排氣可變正時系統、缸內直噴技術等中國品牌的主流技術,而且進、排氣歧管設計均借鑒了國外先進發動機的集成式理念。
江淮與江鈴一樣選用了霍尼韋爾的渦輪增壓器,兩者都能在1500rpm時推動發動機達到最大扭矩,但由于發動機本身性能不同,江鈴1.5T發動機的扭矩在3500rpm時就開始下落,而江淮將其最大扭矩一直延伸至4500rpm,如此帶來的好處就是讓發動機擁有了更寬廣的動力輸出區間。
總之,這款自主研發的1.5T發動機在硬件技術的配置上在中國品牌中稱得上是一流,它也將成為江淮未來品牌的動力根基,據稱江淮會在此基礎上研究阿特金森循環技術,以追求更低的油耗表現。另外,未來江淮的混合動力車型也會搭載這款1.5T發動機。
● 奇瑞1.5T發動機
對于奇瑞而言,自然吸氣發動機長期占據了它的產品線大部分江山,除了多年前的2.0T發動機外,增壓發動機一直處于缺席狀態。隨著小排量增壓發動機逐漸升溫,這臺1.5T發動機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目前奇瑞的SUV與轎車產品線上都出現了它的身影。
奇瑞這臺1.5T發動機的代號為ACTECO-SQRE4T15,其中ACTECO代表它是奇瑞系列發動機中的一員。這個系列的發動機是由奇瑞與奧地利AVL公司聯合設計開發,這個系列的發動機并不僅僅是1.5T一款,還包含了3缸0.8L到4缸1.3L的小排量發動機,直列4缸1.6L到V8的4.0L中大排量發動機以及柴油機系列。
正是由于與AVL公司有著深入的合作,觀致品牌才得到了與瑞典超跑品牌科尼賽克合作的機會。民用車上應用超跑技術并不是癡人說夢,如果您對這個故事感興趣,不妨點擊《觀致與科尼賽克向凸輪軸說再見?》閱讀。當然,觀致與科尼賽克的合作還需等上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到結果,所以還是讓我們把視線收回到奇瑞這臺1.5T發動機上吧。
奇瑞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8 |
缸徑×行程(mm) | 77*80.5 |
壓縮比 | 9.5:1 |
最大功率(Ps/rpm) | 152/5500 |
最大扭矩(N·m/rpm) | 205/2000-4000 |
噴油方式 | 歧管噴射 |
同今日大多數中國品牌一樣,奇瑞也為這臺新發動機搭載了眾多國際知名供應商的產品,簡單盤點下便會發現其中包含了霍尼韋爾(Honeywell)的渦輪增壓器、博格華納(BorgWarner)提供的正時鏈條結構、舍弗勒(Scheaeffler)提供的配氣機構等等。
多年前,誰都不曾想到小排量增壓發動機今日得到眾多車企如此推崇,不過在稅費與排放等法規、政策逐漸收緊的今天,它的流行就不難理解了。對于奇瑞而言,1.5T的誕生無疑是從無到有的突破,因此產品技術層面上更多采用了相對保守的策略。
● 上汽1.5T發動機
兩年前的早春,通用在底特律公布了全新動力總成系列,在這之中包含了多種排量級別的發動機,其中不少都是小排量增壓發動機。在合作開發伙伴的名單中,不僅有眾多世界知名供應商的名字,還出現了上汽集團的品牌LOGO,F在,上汽自行研發的的1.5T已經搭載在榮威RX5上實現了量產。
上汽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0 |
缸徑×行程(mm) | - |
壓縮比 | - |
最大功率(Ps/rpm) | 169/5600 |
最大扭矩(N·m/rpm) | 250/1700-4400 |
噴油方式 | 缸內直噴 |
與一般的中國品牌相比,上汽由于合資關系擁有更多向海外成熟車企學習的機會。在學習到正向研發流程后,他們根據中國消費者駕駛習慣、用車需求開發了這臺1.5T發動機。從技術層面看,其與通用同期推出的1.4T、1.5T發動機處于相同水平,從駕駛感受看,滿足城市使用也完全沒有問題。
● 中華1.5T發動機
在這一眾1.5T發動機中,2012年便已亮相的中華1.5T可謂誕生最早的。因此,在它身上你找不到太多花哨的技術,進氣門連續可變正時系統是這臺發動機為數不多可以拿出來說的亮點。
中華1.5T發動機參數 | |
發動機排量(mL) | 1498 |
缸徑×行程(mm) | - |
壓縮比 | - |
最大功率(Ps/rpm) | 150/5500-6000 |
最大扭矩(N·m/rpm) | 220/2000-4500 |
噴油方式 | 歧管噴射 |
在中國品牌1.5T發動機中,2012年就已推出樣機的中華絕對算得上先行者之一。不過,因為多種原因,這臺被寄予厚望的發動機并未量產,隨著消費者對于動力與排放需求不斷提升,中華終于將其搭載了旗下3個車型上,當然也是因為時間關系,這臺發動機技術先進性與參數都并不顯眼,這也為日后的改款埋下了伏筆。
● 總結:
當我們細數完中國品牌的1.5T發動機,你會發現理論上它們的動力參數已經不比合資品牌差,例如江淮的1.5T發動機數據已經達到了174Ps的最大功率和251N·m的最大扭矩,遠比大眾最新的1.5T發動機要高。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品牌在發動機技術上的薄弱基礎,例如一部分1.5T發動機仍舊采用的是鑄鐵缸體,這在輕量化方面顯然不如鋁合金材質;雖然它們大都具備了進、排氣雙可變正時系統,但中國品牌依然沒有量產的氣門可變升程技術,在配氣技術上顯然要落后與國外車企;國外相當多的車企量產了具備阿特金森循環技術的發動機,進一步增加了發動機的燃燒效率,而中國品牌目前還未此技術的搭載……更別說閉缸技術、可變截面渦輪增壓器、電控渦輪泄壓技術等等更高階的發動機技術,中國品牌車企顯然在內燃機道路上離國外主流車企還有一大段距離。當然,我們也要肯定我們現在的進步,從當初購買國外發動機、逆向研發國外發動機技術,到現在自己從頭到尾能夠自己研發各種排量發動機?傊,隨著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的盛行,如今中國品牌所研發的1.5T發動機已經成為了自家的重要力量。(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夏志猛)
相關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