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主動安全
除了結構上的優勢外,這種技術結構的制動系統在反應速度方面也能占得先機,這對自動駕駛、主動安全等功能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Giulia可以選裝主動安全套件,不知道,這輛車的主動安全的性能表現怎么樣,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為你揭曉答案。不過從以往的一些測試來看,主動安全的性能現階段主要還是取決于系統對道路識別和算法的能力,制動響應速度的瓶頸還沒有到來。
● 大陸集團的人怎么看
我問了幾個大陸的工程師,他們對于Giulia使用他們自己的MK C1系統有些不理解,他們很清楚這套系統的未來,新能源車型市場的發展會成就MK C1,而主動安全技術將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它的優勢,至于Giulia,他們確實給不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當然,對于高層來說,能夠將最新的技術成果推向市場,無論從短期的效益還是從長期的推廣普及來說,都有著積極的意義,而對于Giulia研發團隊,使用MK C1可以最大程度的釋放發動機艙內的空間,除了四缸發動機以外,還要考慮四葉草版本的六缸發動機的布局。
● Giulia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量產車
Giulia并不是第一個嘗鮮的量產車,現售的一汽豐田蘭德酷路澤、日產途樂也使用了類似的技術解決方案,對于這兩款注重通過性、耐用性的SUV,工程師主要是從車輛的使用環境考慮,其中高原的低壓環境對于真空助力的形式會有一定影響,所以,在蘭德酷路澤和途樂的發動機艙內你也找不到傳統的真空助力器。
W211的奔馳E級在2006款車型中使用了一套電子感應制動系統(SBCTM),理念類似,但元件結構和布局則不盡相同。不過,由于法規的緣故,之后的車型取消了這項技術,取而代之的是傳統的車輛穩定系統。
● 這種制動系統可靠嗎?
只能說任何一項技術都是經過大量且長期的驗證后才會應用的,之前英菲尼迪使用的線傳轉向,Giulia、蘭德酷路澤、途樂使用的線傳制動系統,這些技術本身能讓汽車發揮更大的價值,挑戰傳統勢必會遭受批判的眼光,其實,工程師早就想到了這點,“后門”的設計邏輯主要是讓ABS“監督”助力電機,一旦助力電機失效,ABS就會直接介入參與制動,若是整車突然斷電了,制動結構還是物理連接,只是要用更大的力量去踩,這點跟傳統的真空助力器的特性是一樣的。
編輯總結:
線傳制動系統的未來還是有著很大想象空間的,比如,制動腳感是不是能夠隨著駕駛模式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回到阿爾法·羅密歐Giulia,說實話,這的確是一款很討人喜歡的車,在路上,你能夠很輕松的收獲來自路人認可的眼光,而在它的造型背后,你也能找到諸如IBS這種敢為天下先的技術投入,總之,你要是對Giulia有興趣,就去瑪莎拉蒂的4S店里近距離感受下,記得一定要踩踩它那個永遠“硬”不起來的制動踏板。最后,如果你對什么新技術感興趣也可以在微博上@小小李師傅,我會及時給你答復。(圖/文 汽車之家 李博旭 攝影 郭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