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設計 技術講堂 正文

替代3.5L自吸 聊日產樓蘭混合動力系統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 日產的開發目標使得采用機械增壓發動機成為必然

  目前,不少廠商都采用渦輪增壓技術來進行發動機小型化,以替代過去的大排量自然吸氣產品或填補產品線空白。例如:馬自達采用2.5L渦輪增壓發動機來取代過去的3.7L自然吸氣發動機;本田采用2.0L渦輪增壓發動機來取代3.0L自然吸氣發動機;豐田采用2.0L渦輪增壓發動機來填補2.5L和3.5L自然吸氣發動機之間的產品空白。前文也提到,在中國市場,日產的小排量化之路與其他日系廠商有所不同,采用的是2.5L機械增壓發動機+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來取代其3.5L自然吸氣發動機。這與日產這套混合動力系統的開發目標有很大的關系。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汽車之家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從成本角度來看,采用渦輪增壓技術的發動機要比采用機械增壓技術的發動機稍高。渦輪增壓系統更多、更長的空氣管路是其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由于機械增壓器由曲軸通過皮帶帶動,相對于必須安裝于排氣口附近的渦輪增壓器,在布置上更為靈活。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日產工程師在調研時發現,用戶在實際駕駛時,發動機處于低轉速、高負載的工況較多,這是渦輪增壓系統最不擅長的工況,而恰恰是機械增壓系統所擅長的地方。假設車輛低速滑行時發動機轉速為1000rpm,駕駛員突然全油門想要提速變線超車,在不降擋的情況下,發動機處于低轉速、高負載工況,機械增壓發動機此時相比同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夠提供更快的加速響應。此外,樓蘭這套混合動力系統的電動機在上述工況下,可以通過其快速的動力輸出響應來進一步優化車輛提速性能。

● 為什么沒有采用缸內直噴技術?

  實際上,缸內直噴技術與渦輪增壓技術是相伴而生的。上面也提到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暖機工況時,由于渦輪對廢氣熱量的吸收,使得三元催化器升溫較慢,降低了其尾氣凈化效率。為了提升三元催化器升溫速度以滿足嚴格的排放法規,缸內直噴系統被配置到發動機之上。缸內直噴系統通過改變燃油噴射的時間,使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HC)隨著尾氣到達三元催化器并燃燒,從而促進三元催化器升溫,最終使暖機工況尾氣排放達標。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既然日產選擇的機械增壓技術方案本身就能夠滿足排放指標,自然就無必要采用結構更復雜、成本更高的缸內直噴技術了。結合我們此前拆解的日產HR16DE發動機來看(點擊查看文章),日產在動力總成設計上,并不熱衷于采用業內最流行的技術,反而對如何降低動力系統復雜性、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可靠性及耐用性更為看重。這就是日產動力系統設計理念與其他廠商有所不同的地方。

● 日產樓蘭混合動力系統更多細節

  日產樓蘭混合動力系統鋰電池容量僅為0.6kWh,小于混合動力凱美瑞的1.6kWh和混合動力雅閣的1.3kWh。這樣的電池配置也反映了在日產這套混合動力系統中,電動機僅僅起到動力輔助作用,純電動行駛并非其主要職責。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汽車之家

東風日產 樓蘭 2017款 2.5 S/C HEV XE 四驅混動尊尚版

  當進氣側VVT機構解除鎖止時,正時鏈條作用在進氣側VVT齒輪上的力會通過VVT內部油腔的機油進行傳遞,然后轉化為凸輪軸轉動的扭矩,傳動效率比硬連接低,進氣門關閉時不夠“干脆”,從而導致更多油氣混合氣進入氣缸。在發動機冷啟動時,燃油霧化質量較差,更多混合不佳的油氣混合氣進入氣缸燃燒便會導致尾氣中碳氫化合物(HC)排放量的上升。

全文總結:

  日產樓蘭上的這套搭載2.5L機械增壓發動機和單電動機的混合動力系統主要是用于取代旗下3.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在保持動力表現持平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水平。這套混合動力系統較好地融合了機械增壓發動機和電動機的各自優勢,低轉速、高負載工況提速性能以及全工況的燃油經濟性上相較旗下3.5L自然吸氣發動機均有所改善。

  目前,東風日產樓蘭四驅版車型均搭載本文介紹的這套混合動力系統。東風日產希望以搭載該混合動力系統的四驅版樓蘭來對抗搭載2.0T發動機的廣汽本田冠道及廣汽豐田漢蘭達等同級四驅版車型,以燃油經濟性方面的優勢來吸引消費者,搶占市場份額。(圖/文/攝/汽車之家 常慶林)

替代3.5L自吸 聊日產樓蘭混合動力系統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發動機技術
更多精彩內容:
新鮮技術解讀
工廠全攻略
假想圖
向編輯常慶林提問
文章標簽: 發動機技術
共2頁<>
文章導航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樓蘭 2015款 2.5L XV RES Plus 兩驅豪雅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10.26 39.12 9.60
    測試文章:動力夠用 舒適仍是主調 測試樓蘭2.5L
    評測編輯-何家榮:

    我喜歡樓蘭的設計,也喜歡它的行駛質感,只可惜它在性能方面并沒有亮眼的表現,尤其是加速性能,0-100km/h加速時間10.26秒的成績實在一般。當然,我也知道2.5L車型最主要是為了拉低售價,但如果我真的想買樓蘭,恐怕不會選擇這個排量的車型,須知道同級別同價位還有更好的選擇。除非它的市場優惠足夠吸引吧。

    評測編輯-王子平:

    樓蘭的2.5L車型動力比較勉強,但開起來還是不錯的,舒適性到位,設計和配置方面也有足夠的豪華味道,算是在同級當中一款挺有個性的車型,只是隨著冠道這些新對手的出現,它可能需要再來點優惠才能保持在性價比方面的競爭力了。

    評測編輯-黃榮嘉:

    雖然樓蘭只是一輛中型城市SUV,但坐在駕駛席上的感覺卻很“顯大”,一是坐姿高,二是方向盤大,而且圈數多,主觀感受就像是開著一輛大車,與同級車型是有明顯區別的。那這是好還不是不好呢?其實沒有好不好,就看你喜不喜歡而已。雖然它不是我的菜,但從舒適性角度來看,我覺得樓蘭挺不錯的,減振和隔音都挺好的,我想這才是它的特色所在。

  • 樓蘭 2015款 2.5 S/C HEV XV 四驅混動旗艦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97 38.13 9.50
    測試文章:抗拒從良 東風日產全新樓蘭性能測試
    評測編輯-王子平:

    新樓蘭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很不錯的,在設計上面繼續保留了個性的風格,而且看上去非常年輕,很美式卻又很有活力,所以樓蘭在造型上面和同價位的SUV相比是最閃耀的。配置方面樓蘭也汲取了之前的失敗經驗,變得更加合理了,這臺頂配車型更是能讓人心滿意足。動態方面的表現中規中矩,但不失豪華特性。不過我們都很清楚,真正的銷售主力只會是中低配車型。

    評測編輯-時睦華:

    樓蘭的這套混動系統對于絕對加速能力和綜合油耗的幫助,并沒有我們常見的混動系統那么大。我覺得它主要改善了行駛中頻繁加減速時的響應速度,讓提速過程變得游刃有余。全新樓蘭的外觀確實很吸引人,配置也不低,但接近38萬的售價讓這款頂配車型進入了豪華品牌中型SUV的售價區間,它又沒有諸如7座布局等能夠滿足一些人硬性需求的賣點。所以,我并不看好這款車的市場表現,不過低配車型還是可以考慮的。

    評測編輯-于晗:

    特立獨行是樓蘭存在的硬道理,換代之后造型更前衛,卻依舊不設置七座車型。這次國內上市的新樓蘭沒有六缸發動機好遺憾,混合動力車型卻太貴,喜歡這車的朋友建議買2.5L自然吸氣的車型,實惠!

最新文章
加載中

樓蘭

指導價:23.88-48.88萬
級別:中型SUV
詢底價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