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Autopilot系統或換用自研AI芯片?
特斯拉的Autopilot 1.0系統采用的是1顆英偉達Tegra3芯片+1顆Mobileye Q3芯片;Autopilot 2.0系統換用了英偉達的芯片,硬件由1顆Tegra Parker芯片+1顆Pascal架構的GPU芯片組成;Autopilot 2.5系統為提升硬件冗余計算能力,在Autopilot 2.0系統基礎上,增加了一顆Tegra Parker芯片,硬件由2顆Tegra Parker芯片+1顆Pascal架構的GPU芯片組成。
特斯拉的Autopilot 2.5系統數據處理單元硬件可以說是目前搭載量產車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中處理能力最強的。這也是特斯拉能夠不斷在現有車型產品上增加新功能的重要硬件基礎。然而,性能強大的背后也意味著較大的功耗。我們可以拿與特斯拉Autopilot 2.5數據處理單元配置接近的英偉達DRIVE PX 2(AutoChauffeur版本)來對比一下。
搭載2顆Tegra Parker芯片的英偉達DRIVE PX 2功耗為250W。特斯拉Autopilot 2.5比英偉達DRIVE PX 2多了1顆Pascal架構的GPU芯片,而1顆Pascal架構的GPU芯片功耗為120W(參考桌面電腦上采用的英偉達GTX1060顯卡的標準功耗值)。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特斯拉Autopilot 2.5系統數據處理單元功耗大約為370W。對于一款純電動車來說,370W的用電器并非一盞省油的燈,提升性能功耗比勢在必行。
根據Google公布的一些信息,其專用AI芯片比CPU+GPU計算架構快15-30倍,性能功耗比高出約30-80倍。如果其專用AI芯片采用GPU常用的GDDR5顯存作為存儲介質的話,其TPO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一個衡量處理器芯片深度學習處理能力的指標,指的是每秒萬億次8位整數運算)性能指標還能再提高3倍,將其性能功耗比指標提高到CPU的200倍,GPU的70倍。在CPU或GPU面前,專用AI芯片顯示出巨大的性能功耗比優勢,這也是特斯拉自研AI芯片的主要原因。對于電動車而言,通過降低用電器功耗節省下來的每一瓦特,都對提升續航里程有意義
2015年,Jim Keller在ZEN處理器完成架構設計后,離開了AMD,于2016年加盟特斯拉,領導一個50人的小組,為特斯拉開發專用的AI芯片。據悉,Jim Keller在特斯拉工作了2年多,目前已經離開特斯拉,他目前在芯片巨頭英特爾任職。按照慣例,Jim Keller的離職意味著開發項目的主要工作已經完成。埃隆·馬斯克也曾在接受外媒對話時表示搭載AI芯片的新Autopilot系統有望在明年初問世。擁有更高性能功耗比的全新Autopilot系統為特斯拉車型帶來的功能升級絕對值得大家期待。
● 不要忘記,特斯拉不僅僅生產電動車
談到特斯拉,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不外乎是兩個東西,一個是它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傳奇人生;另一個是電動車。而實際上特斯拉不僅僅生產電動車,太陽能板和儲能設備也是其主要產品。上文我們也提到了,在弗里蒙特的特斯拉體驗中心,Model 3(參數|詢價)展車旁邊就擺放著特斯拉生產的太陽能板以及家用儲能設備Powerwall。
從這些產品布局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的觸角已經由電動車伸向能源產業了。特斯拉的創新思維在未來或許能為傳統能源產業帶來新的活力。而至于說這套Powerwall會不會在未來受惠于我們中國消費者,目前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只要政策允許,并且使用環境得到進一步開放,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將這個產品項目引進到中國(雖然現在你也可以通過特斯拉渠道,為自己家里的別墅安裝這套儲能系統。請注意:獨棟別墅,樓房的話還需要時間)。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Powerwall作為一套可循環的獨立儲能系統,它有著極高的靈活性與通用性,并且從根本上實現可再生的能源方式。但想要大面積推行下去,特斯拉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目前的裝配情況是,這套設備僅在加州的部分超級充電站和一些農場客戶有所普及,大城市的普及度似乎并不高。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