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在設計一款車型的初期,調研消費者的喜好、需求,并預判未來的流行趨勢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設計師并不能單純以視覺效果為目的去設計車型,而是要在保證美觀的基礎上盡可能多的去滿足消費者的種種需求,畢竟最后為車輛買單的可都是消費者。
此次編輯落地上海之后,便前往上汽設計中心看看剛亮相不久的名爵eHS在設計上都有哪些亮點,設計師們是如何滿足消費者造型方面的需求。話不多說,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 “感性力”設計
作為一款將要出口歐洲的新能源車型,設計團隊在車身色彩研發之初就融入了更多的歐洲元素。正如一提到歐洲你會想到的:藍天、白云,海洋與白崖,又或者是北歐城市獨特的低飽和度、高明度的城市色彩標簽等等。在名爵HS魅影紅、珠光白等顏色基礎上,名爵eHS新增了獨特的Copen Blue(哥本哈根藍),給人第一印象就非常清爽,與新能源車型“未來感”、“冷”、“互聯網藍”等標簽十分貼切。
在整體造型部分,名爵eHS依舊是圍繞“感性力”這一設計理念發展,同時帶來的還有純正英倫設計的回歸。當然,整體設計以泛歐審美為主線,打造一種專屬感性的造型語言。
如何繼承這些英倫造型風格、特點的同時,滿足如今消費者的審美,無疑成為了設計團隊面臨的一大挑戰。設計師對名爵老爺車的經典設計元素進行調整,延續了其獨立的前進氣格柵,但采用了更有力量感的切角,并放大了整體以及Logo尺寸,使之更符合現代的審美。當然,對于前進氣格柵內部結構則是使用了滿天星式設計,避免內部結構出于一個平面。無論是內凹式設計,還是外凸式造型視覺效果都要優于規整的內部結構,有著更強的視覺沖擊力。
前大燈依舊在“倫敦眼”設計元素的基礎上進行衍變,半圓形設計與名爵品牌經典的圓形大燈相呼應,整體看起來更為精致、有神。而在下一代設計上,設計師還在進行探索,經典的圓形graphic或將與全新車型完美融合。
名爵eHS車身車身側面并沒有使用諸多線條,而是通過一個個飽滿的曲面來對車身進行刻畫。而在姿態上,新車也延續了英式后坐姿態,整個視覺重心靠后,有著一定的運動感。當然,在肩線部分名爵eHS也是繼承了英倫車型上雙肩線的設計,且在前輪上方附近有一個明顯的下墜線條,帶來一種運動的姿態。
● 內飾材質迎合消費者喜好
名爵eHS在內飾色彩部分也是加入了Monaco Blue(摩納哥藍),更深的顏色源自于摩納哥碧藍的地中海,與淺色飾板等裝飾件很搭,給人一種舒適、清爽、不油膩的感覺。另外,環抱式內飾設計也讓坐入車內的乘客感到很舒服,車內大面積軟包材料的使用也提升了整體質感。
或許有部分朋友會認為這樣的內飾配色、材質應用有著不夠大膽、搶眼,但不得不說新車是新能源+泛歐設計的標簽下給出的一個相當不錯的答卷。另外,其用料方面絲毫不打折扣,諸如門把、副駕駛前方等駕乘者能觸及的部分都采用了軟性材質,顯得非常厚道。
除了軟包材料外,中控臺下方還使用了拉絲質感的蓋板,琴鍵式的空調按鍵、空調出風口以及門板控制區域那些金屬質感的按鍵都極具質感,且頗為緊致的手感也很討人喜歡。此外,其一體式運動座椅也采用了雙拼面料,進一步提升運動氛圍。
● 總結
名爵eHS依舊是在名爵品牌“感性力”設計理念誕生的一款新車,雖然第一眼給人感覺談不上特別驚艷,但絕對算得上一款耐看型選手。諸如純形面、外觀/內飾色彩、肩線以及金屬質感等關鍵詞,都顯示出新車設計方面獨特的一面。當然,其整體造型也滿足了消費者對設計方面的需求,特別是Alcantara材質、大面積的軟包以及動感的輪圈造型等,都很對胃口。設計,特別是工業設計,并不能簡簡單單為了漂亮、好看,更多的是要去迎合、滿足消費者。從這點來看,名爵eHS的設計算得上是成功的。
當然,名爵eHS的設計語言屬于“感性力”1.0版本范疇,相較于新款名爵ZS第二代“感性力”設計顯得有些“落伍”。再加上新能源車型并沒有太多專屬設計,與燃油版車型過于相似,難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圖/文/攝 汽車之家 周楚然)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