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2019年的最后一天,不知大家對于自己這一整年的成績是否滿意,有沒有買到心儀的車型。沒買到也沒關系,不如趁現在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明年買一臺豪華品牌中大型SUV如何?坐著舒服開著虎,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美滋滋。當然話說回來了,我們是嚴肅的底盤對比,刨除進口因素,這些豪華品牌中大型SUV憑啥賣高價?它們和我們常見的家用車在底盤硬件方面是否稱得上“一分價錢一分貨”?今天我們就來拿兩臺“大新款”為你揭秘這些事。
○ 林肯飛行家/寶馬X5車輛概述
要說這一級別經常被人提及的車型,當屬保時捷Cayenne、路虎攬勝、奔馳GLE、寶馬X5和奧迪Q7了,一方面在于他們的進口身份,另一方面它們的銷量也證明了這種宜商宜家的車型究竟有多少潛在客戶。
想要在這一級別分得一杯羹,還得看有沒有叫板“大哥”的硬實力。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放水,讓新來的林肯飛行家(以下簡稱飛行家)和該級別“翹楚”全新寶馬X5(以下簡稱X5)來一次硬件上的正面對決,看看飛行家究竟有沒有實力和這些“老炮”們一決高下。
○ 底盤全景
從底盤全景來看,飛行家與X5都采用了前雙叉臂、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并且兩車均為縱置四驅結構,對于整個底盤的包覆水平符合這一級別應有的表現。論區別來說,飛行家與X5的后懸架屬于兩種不同種類的多連桿獨立懸架,在整個底盤包覆與部分細節處理上,二者差異也不小。
○ 前懸架結構
兩車前懸架均采用了前雙叉臂式結構,這在同級產品當中十分常見。與麥弗遜式相比,這種結構多出來的上控制臂能夠提供更好的橫向支撐性,對于彎道操控穩定性有著明顯幫助,尤其像這種高重心的車型提升明顯。
除了軸承座選材還能進一步升級之外,該車懸架整體輕量化水平不算低,細節設計與做工符合這一級別應有的水準。高配車型具備CDC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說明該車懸架軟硬可調。(關于主動式調節懸架,點我)
不愧為標桿級產品,換代后的X5依舊表現出了高水準,用料水平較飛行家而言,鋁合金使用比例更高,并同樣具備軟硬可調的減振器。下控制臂上的配重塊用以改變控制臂固有頻率,降低路面共振效應,優化NVH。
○ 前懸架細節
看完懸架主體結構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在前懸架細節方面兩臺車存在什么差異。對于這一級別的車型來說,由于單車成本不低,采用一些較為全面的優化處理也是理所應當,并且從細節角度我們能夠看出兩臺車取向上的一些差異。
在副車架部分,二者水平相當,都采用了具備剛性加強橫梁結構的全框式副車架,在副車架后部也都具備車身底部縱梁引導結構,以優化正面碰撞安全性。而在發動機下護板方面,飛行家采用了兩塊玻璃纖維材質護板,包覆面積很大,造型近乎純平;X5則是采用樹脂與鋁合金材質兩塊護板,平整度也很不錯,并且在變速箱下端還多一塊用于進一步優化空氣動力學的護板。
前輪拱選材方面,飛行家的做法與很多同級車型類似:直接采用整塊玻璃纖維材質內襯優化NVH,并在前端做空氣動力學優化開孔設計。X5的輪拱內襯則是樹脂+玻璃纖維的狀態,并在空氣動力學和剎車散熱方面更加追求極致一些。
在前剎車配置上,X5(M運動套件版本)則表現出了絕對的硬件優勢,多出來的十幾萬指導價也算是物有所值。值得一說的是,即便是非M運動版X5,其前剎車同樣為四活塞固定式卡鉗,只不過剎車盤尺寸會略小一些,這方面飛行家還需努力。
○ 后懸架結構
雖然兩車都采用了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但從細分種類來說,飛行家采用了更注重操控特性的梯形整合連桿式懸架,而X5則是一套五連桿懸架方案。單從硬件上來說,二者優勢各不相同,談不上誰有絕對優勢,只能說技術路線不太一樣罷了。
作為舒適定位取向的飛行家,其后懸架采用了梯形連桿設計,這一點有些令人意外。這種懸架多見于運動取向車型,碩大的鑄鋁合金H臂承載能力較好,用料下本,彈簧與減振器采用了分體式布局,后減振器同樣是阻尼可調的形式。
更加注重操控性的X5采用了一種五連桿結構,從受力角度來說,這種懸架類似于E形多連桿,只不過是將縱臂改為兩根斜拉桿用以限制束角。另外,該車的橫拉桿布局位置似乎還可以兼容后輪轉向系統,下控制臂有一個空氣動力學優化護板,但下控制臂用料水準很一般。
○ 后懸架細節
后輪拱設計方面,兩款車都采用了NVH表現優于樹脂的玻璃纖維材質。從對比結果來看,X5的包覆面積要大于飛行家。
后剎車部分的區別就不像前剎車那么大差異了,兩車除了卡鉗布置位置有區別之外,后剎車硬件配置保持一致。
○其它細節
看完了前后懸架與細節部分,在底盤中部與輪胎等細節方面,兩臺車同樣因為定位不同而產生了較大差異。
兩臺車在底盤中部硬件素質上都處于上游水平,但在細節上就表現出了較大差異:飛行家在底護板選材用料上具有優勢,而X5在底盤中部平整度方面具有優勢。至于說底盤中部強化件,X5的強化件藏在了底護板里面,所以在此不方便去比較。
在輪胎方面,兩臺車展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性格”:飛行家更像是個全能選手,選用了兼顧公路和輕度越野的輪胎,并且前后輪尺寸一致;而“頂配”X5則非常張揚地凸顯其運動特質,不僅采用了前窄后寬的公路運動型輪胎方案,并且輪胎尺寸(尤其是后胎)也十分夸張。
編輯點評:
飛行家究竟能否挑戰X5?其實結論一目了然:各有優缺點。飛行家的優勢在于其整體硬件素質與X5相當的情況下,六缸高配車型的指導價為68.88萬元,甚至于比換代的四缸寶馬X5起售指導價還要低一點,性價比出眾。而我們本次對比的“頂配”X5則是個十分不好惹的狠角色,它在細節處理與空氣動力學優化上都存在一些優勢,空氣動力學設計與輪胎規格方面甚至有些欺負對手,但近乎85萬的指導價,就看您手里的預算與個人需求是否值得多付出這么多錢了。至于說開起來如何,從我個人簡單感受來看是完全兩種風格,一個舒服一個運動,一冰一火的風格就看您個人如何去取舍了。(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