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不少“亮點”,但是少了“重點”
說到底,汽車都是一臺需要跑的交通載具。而奇怪的是,在索尼的發布會上官方卻對這款車的性能信息只字未提,只是對車輛的一些科技配置進行了非常詳盡的闡釋。
當年特斯拉Model S(參數|詢價)橫空出世殺入豪華品牌戰場,靠的可不僅是一個大尺寸中控屏和一套高級輔助駕駛技術。而是在車輛性能與傳統高性能車基本持平甚至略有領先的基礎上,加上科技配置作為“甜點”,才讓這道大餐看起來十分超值。
盡管在發布會上并未提及關鍵的動力信息,但隨后索尼在官網也專門展示了VISION-S的性能數據。
既然官方有意避開這些參數的宣傳,那么答案也很明確了——這就是一個用來宣傳自家科技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菜盤子”而已,車身上搭載的那些技術才是索尼想要展示給全球的“硬菜”。我們拋開那些相對比較常見的,挑重點詳細聊一聊。
●安全
此次備受矚目的技術是索尼提出的Safety Cocoon安全繭,其實這也并非一個全新的技術。早在2018年索尼就曾在CES上發布并闡述過它的理念。
比如從逆光的道路上駛入隧道時,由于內外光差較大,大多數傳感器都會陷入暫時的“失明”,等待系統調整感光度。即使是人類的眼睛這種寬容度極強的“傳感器”,也需要一個短暫的調節時間。而索尼的HDR(高動態范圍)技術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這一技術早已在索尼旗下影像以及游戲產品中廣泛應用,通過采集不同曝光下的多幀畫面進行合成,可以在強光照射下識別到前方陰影區域中的細節,從而實現對暗部障礙物的提前感知。
而像夜間這種暗光場景也對行車安全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在這一點上卻一直是索尼的強項。依托于背照式CMOS技術對光線極高的利用率,索尼的影像產品在夜間拍攝時一直表現優秀,而安全繭技術同樣也賦予車輛在暗光條件下更好的成像質量,更快識別物體的顏色和形狀,讓夜間駕駛無需額外照明即可獲取高質量的圖像信息。
不久前,一則奔馳尾燈在手機拍攝的情況下出現閃爍的新聞差點讓車主遭受處罰,如果你還沒看過這個新聞,不妨跳轉閱讀一下《其實我很冤!尾燈頻閃被罰是車的錯么?》這就是高刷新率的攝像頭在拍攝低刷新率LED光源時容易出現的“閃爍”現象。
LMF技術通過對LED光源的閃爍進行補正,讓攝像頭能捕捉到正常的畫面。這對自動駕駛系統正確識別交通信號燈以及前車尾燈等LED光源有很大的幫助。
有了安全邏輯,當然也需要硬件支持。VISION-S全車搭載了33顆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包括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以及固態激光雷達。
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和毫米波雷達在目前量產車上算得上是常見配置了,激光雷達此前由于成本問題還算少見,如今也在很多地圖測繪車和自動駕駛測試車上配備了。而固態激光雷達技術由于取消了傳統激光雷達中可移動的零部件,具有結構簡單、尺寸小巧、壽命長、掃描精度高、掃描速度快以及可控性好等諸多優點,當然缺點也很明顯——貴,所以目前絕大多數固態激光雷達都還在試驗階段。
有意思的是,除了攝像頭標明了具體的產品型號之外,其余類型傳感器均沒有明確標注。這也傳達出了很明確的意圖——只有攝像頭是我家的產品,買它!
雖然都是電子后視鏡,但索尼的HDR技術能讓攝像頭在面對“遠光狗”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平衡曝光,防止畫面出現“致盲”眩光,對安全來說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娛樂
既然聊車內娛樂,自然又是索尼技術實力展現的絕佳平臺。此次VISION-S概念車搭載的車內娛樂技術中比較有意思的要數360 Reality Audio和貫通式的大屏幕。
一句話概括:360 Reality Audio是一種全新的音頻技術,它通過將人聲、和聲、樂器以及其他不同音軌的聲音分離并在一個球型的虛擬聲場中重新排布,以此提供給用戶更具表現力的音樂體驗。
360 Reality Audio在應用方面的一大特點在于,不限制用戶使用的播放設備。也就是說即使用其他品牌的耳機也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它要求音頻本身在錄制的時候按照360 Reality Audio的標準格式進行錄制。
良好的硬件條件對實現好的效果肯定是有所幫助的,但更多的還是需要看音頻工程師如何調校,這一點上音頻工程與底盤工程很是相似。
光有好聲音,沒畫面怎么行?所以除了堪稱奢華的揚聲器配置,索尼也給VISION-S配備了一塊貫穿式的橫向中控屏幕與兩塊后排娛樂屏幕。
這種屏幕形式并不算稀奇,關注汽車行業動態的朋友肯定早就已經看膩了這種屏幕。雖然首個宣布將在量產車上搭載這種貫通式屏幕的拜騰仍然沒有拿出自己的量產車,但如今也有不少車企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模擬”出了貫通式的效果,比如剛剛交付沒多久的理想One。
難道索尼做不出這么長這么大的屏幕嗎?當然不是,在今年的CES上索尼剛剛發布了旗下的8K電視產品。但是對于汽車產品來說,安全、可靠以及可接受的成本都是需要考量的目標,即使把一塊8K電視扔進車里,恐怕在車規級標準的要求下也很難完美達標。
我絕對相信索尼能在車輛有限的空間里塞進一臺PS4(或者即將在2020年底發售的PS5),但如何將自家的資源與車內娛樂系統進行結合才是更重要的事情。畢竟電影音樂還好辦,游戲可不全都適合在飛馳的汽車上玩。
一個值得玩味的小細節是:歷遍全車外觀和內飾,我們似乎只能在屏幕的下方找到SONY的logo。
不管什么理由都好,總之索尼是準備把自己的娛樂帝國從搬到車內了。在占據客廳的戰役里,我們很難說索尼微軟和任天堂究竟誰取得了勝利,因為競爭仍然在進行中。但在占據車內娛樂這件事上,起碼索尼已經走在了前面。
●適應性
索尼對適應性的理解其實是指車輛在面對車主、不同用戶以及未來需求時能夠不斷變化和迭代的能力。在VISION-S上,它通過車輛與人的鏈接、個性化以及軟件更新等技術來詮釋這一能力。
基帶就是手機里負責解碼和編碼的芯片,它將語音、圖片、文字等內容轉化為信號,通過無線網絡來進行傳輸。所以,基帶對手機信號和傳輸速率都有一定影響,并且它決定了你的手機究竟是在2G、3G、4G還是5G頻段進行數據傳輸。
很多車企現在在發布新車的時候都喜歡用OTA和AI技術作為車輛在智能網聯方面的關鍵詞,但無論是OTA還是AI技術,5G網絡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此外,在適應性方面VISION-S還把重點放在了與車主的智能連接和面對不同用戶時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駕乘方案這些方面。但這些技術在如今很多量產車上已經落地,所以此處我們也不再過多贅述。
寫在最后
在發布會結束后沒多久,外媒就針對“是否會造車”這一問題對話了索尼相關負責人,官方也給出了“沒有成為汽車制造商的計劃”這樣比較明確的回復。其實從索尼選擇在CES發布VISION-S而不是在傳統的車展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畢竟在CES上除了傳統車企喜歡發布一些搭載新技術的量產車之外,大多數新車都基本都不會量產(或者暫時沒有量產計劃)。如果索尼有心思把VISION-S在未來幾年內量產的話,它完全可以考慮在汽車領域更具有話語權的全球A級汽車展上發布新車,比如東京國際車展、洛杉磯國際車展、法蘭克福國際車展或是近些年風頭正勁的北京/上海/廣州車展等等。
說到底,索尼并不想做車,它只是想“坐車”。正如上文所說,客廳娛樂的市場份額和增長已經逐漸放緩,而這些技術卻可以比較簡單的轉移到汽車產品上。此外在影像技術方面,索尼同樣有相當強的技術實力。隨著輔助駕駛性能不斷提高,車輛對傳感器的需求將不斷增大,人類離真正交出方向盤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面對未來汽車市場,索尼試圖通過VISION-S向用戶表達自己對汽車的理解,當然更重要的是向汽車廠商們釋放一個信號——我已經準備好為未來汽車提供技術和產品了,你們的錢包準備好了嗎?(圖/文 汽車之家 楊鵬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