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懸架對比解析:
在后懸架部分,威蘭達(參數|詢價)和CR-V都采用了多連桿獨立懸架,并且是常見的“三橫一縱”E形多連桿結構;蛟S有些網友會問:汽車之家產品庫里面介紹威蘭達的后懸架是雙叉臂結構,怎么本文是多連桿式懸架呢?筆者在這里給大家解釋一下——關于威蘭達后懸架的結構名稱,豐田官方喜歡稱之為“雙叉臂獨立懸架”,其實它并不是典型的雙叉臂結構,而是多連桿式懸架的一種演變形式,因此我們選擇以“多連桿式獨立懸架”來定義它。并且TNGA-K架構下的RAV4榮放、凱美瑞、亞洲龍等車型亦同理。
從豐田官網給出的信息來看,工程師對TNGA架構下各平臺的減振器、控制臂等懸架部件的安裝角度進行了調整,使得懸架間的摩擦阻力大幅減小,而誕生于TNGA-K平臺下的威蘭達亦從中受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此次對比的兩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相近,但我們不難發現威蘭達的隔音和發動機懸置用料更好,更注重座艙內駕乘人員的舒適性;而CR-V的后懸架用料更好,能夠降低簧下質量并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至于兩車的底盤功力誰更勝一籌,要等我們拿到威蘭達試駕車以后才能定奪。
● 四驅系統對比:
在四驅系統方面,實拍的這款威蘭達雙擎四驅版車型搭載了豐田的E-Four電動四驅系統,和RAV4榮放雙擎四驅版那套E-Four師出同門,廣汽豐田官網顯示這套E-Four四驅系統的前后軸驅動扭矩能夠在100:0~20:80之間分配;而實拍的CR-V四驅版則搭載了一套以前驅為基礎的適時四驅系統,理論上前后軸驅動扭矩能夠在100:0~50:50之間分配。
CR-V和威蘭達雙擎四驅版車型不同之處在于:CR-V四驅前后軸扭矩分配是通過電控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實現的,威蘭達雙擎四驅則是在后軸上加裝獨立驅動電機,從而實現扭矩分配。
CR-V的多片離合器式差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濕式離合片產生差動扭矩,而離合器的壓緊與分離是靠ECU電子系統來控制的。車輛在正常行駛時,驅動形式為前驅,如當系統檢測到前輪打滑時,通過ECU電子系統控制離合器壓緊,進而將部分動力傳遞至后輪。不過適時四驅通常是在主驅動輪失去抓地力(打滑)后,另外的驅動輪才會被動介入,所以它的響應速度較慢。
不論是威蘭達的電動四驅系統還是CR-V的適時四驅系統,它們只是城市SUV,越野脫困能力都很一般,不建議大家到沙漠里豁沙子,只是在需要的時候(例如行駛在北方的冰雪路面或者中低強度的越野路況)能幫助車輛保持有效的抓地力,讓行駛更加安全。
● 后輪拱及剎車系統:
與前輪拱相比,兩車后輪拱就的表現就顯得很“和諧”了,輪拱材質與剎車方面均屬同級平均水平,沒什么可點評的。
● 其它結構細節對比:
說完了前后懸架,我們再來看看兩款車在底盤其它細節方面的差異,這其中包含前發動機護板、底盤中部、油箱設計、輪胎的一些對比。
從底部防護與空氣動力學角度來看,威蘭達做得更好一些,而CR-V則擁有材質更好的金屬材質發動機底護板與玻璃纖維材質車身下護板,二者各有優勢。
從底盤層面上看,威蘭達和CR-V各有優勢,前者擁有更好的底盤平整性,后者擁有注重輕量化的鋁合金材質后懸架下擺臂和軸承座;從四驅系統層面上看,威蘭達的E-Four電動四驅擁有更低的傳動噪音和油耗,CR-V的適時四驅系統則經受了市場多年的考驗,擁有更好的可靠性和輕度越野能力。目前僅僅通過靜態的圖片去判斷誰的四驅系統更好顯然有些片面,待威蘭達上市后我們拿到試駕車將會和大家詳細聊聊兩車底盤性能的實際體驗。
● 編輯點評:
不可否認的是,威蘭達雙擎四驅版車型給我們帶來了一套獨特、有技術含量的E-Four電動四驅系統,并且其它配置車型還有DTC四驅(動態扭矩控制四驅系統)和DTV四驅(動態扭矩矢量控制四驅系統)可選,這讓威蘭達在上市后擁有強大的競爭力。而CR-V的四驅系統結構更簡單可靠,這兩套四驅系統各有特點,面對城市和輕度越野路況都能從容面對,至于怎么選,就看您個人的需求了。(圖/文/攝 汽車之家 蘇煒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