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操控和越野表現更強
如果說威蘭達(參數|詢價)的DTC智能四驅系統是基本款,那么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就是性能更強的升級款。相比DTC智能四驅系統,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除了可以實現前后軸動力按需分配外,還能夠動態按比例分配兩個后輪的動力。
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在機械結構上能夠實現前后軸和兩個后輪之間的動力按需分配,相比DTC智能四驅系統,其動力分配能力更強,應對鋪裝路面積水以及越野路況表現更佳。而遇上對角車輪離地的交叉軸工況時,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最多能夠把整車50%的動力傳遞至有附著力的單側后輪,從而實現車輛快速高效地脫困。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同樣集成AIM四驅綜合管理系統,通過綜合控制發動機、變速箱、剎車、轉向以提升綜合性能。
車輛在入彎時需要制動,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會適當對彎內側后輪實施制動,讓車輛有一個向彎內側轉向的趨勢,從而讓車輛能夠快速入彎;車輛出彎時,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會把更多的動力傳遞至彎外側后輪,適當降低彎內側后輪的動力輸出,讓車輛有一個向彎內側轉向的趨勢,該趨勢與駕駛員出彎回方向的動作相配合,從而讓車輛擁有更好的出彎姿態,并賦予駕駛員更好的彎道操控感。
相比DTC智能四驅系統,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的動力分配能力更強,在越野性能和操控性能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 與2.5L雙擎混合動力系統搭配的E-Four電子四驅系統
E-Four電子四驅系統是一套與2.5L雙擎混合動力系統搭配的四驅系統,通過在后橋增加一個電動機實現電動四驅的功能。相比兩驅車型,四驅車型的通過性和行駛穩定性自然會有明顯的提升。
在車輛起步或者駕駛員深踩油門的情況下,E-Four電子四驅系統能夠按照20:80的比例分配前后軸扭矩。也就是說,后輪能夠輸出比前輪大得多的扭矩,從而讓車輛操控起來呈現出更多的后驅車特性,提升車輛的操控感。值得一提的是,威蘭達2.5L雙擎四驅版車型是整個車系中動力最強的,更強的動力自然對提升車輛的操控感有明顯的幫助。
和廣豐的工程師溝通后,我得到了答案。實際上,這個20:80的比例是E-Four電子四驅系統通過綜合控制發動機和電動機模擬出來的一個比例,并非前軸和后軸的動力源都輸出最大動力時的比例。E-Four電子四驅系統前軸動力源和后軸動力源由于沒有采用中央傳動軸進行機械連接,所以能夠進行獨立的動力控制,在動力分配上展現出較高的靈活性。
啟動該模式后,四驅系統會積極地對打滑或空轉車輪實施制動,從而把動力通過開放式差速器傳遞至另一側有附著力的車輪,從而提升車輛的越野性能。各位可以把TRAIL模式看成是一鍵越野功能。和前面介紹到的兩套四驅系統相比,E-Four電子四驅系統沒有多種四驅模式選擇,那是不是意味著E-Four電子四驅系統的越野性能不及前面兩套系統呢?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E-Four電子四驅系統擁有一套計算能力更強的電控系統,啟動TRAIL模式后,該系統會根據四個車輪的轉速信號判斷車輛所處路況,自動選擇對應的四驅模式,自動化程度更高,使用起來也更為簡單。在汽車之家最近推出的2020合資緊湊型SUV橫評文章中,搭載E-Four電子四驅系統的RAV4榮放可以通過交叉軸測試,可見這套四驅系統的電子限滑功能是行之有效的,詳細測試可參看這篇文章。
最大的改變是內部的雙電機由過去的同軸布置改為異軸布置,這樣的設計一定程度上縮小了驅動橋的長度,同時驅動電機的動力能夠直接輸出至車輪,而無需經過復雜的動力耦合過程,結構更簡單,效率更高。
動力電池較小的容量意味著它只能讓車輛以純電方式行駛較短的距離。該電池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存儲動能回收系統回收回來的能量,在適當的時候驅動前電機為發動機減負,驅動后電機形成四驅系統提升車輛的通過性能和操控性能。
● 編輯總結:
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各位應該對威蘭達上的這三套四驅系統有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了。那么我們回歸到文章開始時提出的問題——應該怎么選?對于那些想花最少的錢,擁有比兩驅車型更好通過性的朋友來說,DTC智能四驅系統較為合適;那些對車輛越野性能和操控性能都有較高要求的朋友,可考慮DTV動態矢量四驅系統;那些對燃油經濟性、動力性能以及通過性都有一定要求的朋友,E-Four電子四驅系統是更好的選擇。(圖/文/攝/汽車之家 常慶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