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作為一款MPV,也是上汽榮威旗下的首款MPV車型,iMAX8上市以來一直在豪華和靜謐方面大力宣傳,其產品力到底有多強,背后又投入了多少技術和成本。就在上周,我參加了一個由上汽榮威舉辦的關于iMAX8 NVH解析的交流會,與會的不單有上汽集團負責NVH研發的專家,還有來自BOSE汽車音響的資深工程師。會上大家就iMAX8領先同級的NVH表現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內容不敢茍藏,在此分享給大家。
■ 如何定義車輛的NVH?
老生常談的問題,大家經常會聽到車企和媒體的報道中用到NVH,那么到底什么是NVH呢?從這個單詞的定義上來說,N代表“Noise”噪音,V代表“Vibration”振動,H代表“Harshness”聲振粗糙度。換言之,NVH表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的一臺車所能提供給乘客的高級感和舒適性,更直白的說,NVH表現好的車,更安靜,更平順。
我們都知道,車輛行駛的時候會有風噪,輪胎滾動的時候會有路噪,發動機運轉時會有轟鳴聲,甚至不同性質的材料都會帶來空腔共振。因此在新車開發初期,工程團隊在NVH方面所要做的努力不亞于設計一臺整車。
前期開發階段,氣動聲樂、聲腔建模以及車身結構CAE仿真分析這些工作可以交由計算機來完成,到了中后期的試驗開發階段,團隊就要將工作重心轉向NVH材料性能、零部件NVH性能、各系統NVH性能以及整車的NVH性能的驗證和測試上了。而對于最講究車內靜謐性的MPV車型而言,其車體更大、結構稍弱、材料覆蓋面更多、用戶群也更敏感,所以MPV車型在進行NVH開發的時候,難度無疑要比轎車和SUV來得更高。
■ 多維度制定iMAX8的NVH開發目標
先說結論,120km/h的主駕駛位置噪音,目前榮威iMAX8(參數|詢價)已經能夠做到怠速35.4dB(開空調39.7dB),60公里/時56.1dB,80公里/時58.5dB,120公里/時65.2dB的好成績。也許大家對這個數據沒有太多概念,這個成績已經超過了主流中型車的平均水平,也和同級別中價位高出許多的對手們不相上下。
據上汽乘用車振動噪聲開發經理靳春梅博士介紹,此次iMAX8在項目開發之初就對NVH有著較高的要求,從設計目標的定義到各項評估條目都是非常嚴格的,旨在打造出足夠靜謐的艙內空間。所以在進行NVH這部分講解的時候,我們會從五大方面進行解析:第一個是車體三維立體交叉設計,第二是多路多級隔振設計,第三是全方位精細化聲學包設計,第四是多重密封設計,第五是靜謐舒適空調設計。
1/車體三維立體交叉設計
三維立體交叉設計的車身在開發之初,其實更多的為了保證車內人員的通過性和座椅滑動。我們都知道MPV在日常使用中,三排乘客之間是否能夠很好的來回走動算得上是個硬指標,而如果車內要滿足這樣的要求,就必須采用整體平地板設計,這就對車輛的結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MPV車身和底盤等關鍵連接點的性能。
在采用了三維立體交叉設計的籠式車身之后,不僅做到了高舒適、低振動的車身結構,還視線了整車振動傳遞的低靈敏度設計。那在這方面眾所周知,靈敏度越高,抗噪聲和振動能力越差,反之對于外面振動和噪音越不靈敏,那么抗噪音能力也就越強。MPV在車身設計方面如果要提升舒適性,就必須更多的去追求一個低靈敏度振動傳遞的車身結構設計。
那如何去做到車身低靈敏度振動傳遞呢,結構是一方面,材料則是另一方面。榮威iMAX8在車內材料的運用上可謂十分下本,超高強度鋼和熱成型鋼的占比達到了80%以上,用料十分扎實。作為一臺MPV,iMAX8的白車身扭轉剛度達到2.2萬!っ,在這個價位的MPV中算得上是個不錯的成績。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