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10月22日,耐世特在蘇州發布了自主研發的管柱式電動助力轉向(mCEPS)。作為深耕轉向系的供應商,耐世特提出了產品平臺化的理念。mCEPS就是耐世特轉向系平臺的第一款產品。它主打高性價比,是耐世特基于AutoSar第四代電氣/軟件架構進行研發而來的新產品,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廣泛需求。
●淺聊轉向系進化史
相信有些網友對EPS這個字眼會感到陌生,反而對汽車上的電子穩定程序系統(ESP)略有了解,因為這項配置的有無會影響到車輛的行駛安全,平時大家買車時都會關注ESP這項配置?蓜e看EPS和ESP只是在字面上把字母顛倒了一下,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可完全不相同,那么EPS究竟是什么呢?
我們現在開車必須要用到的方向盤,就是和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相連的,也正是有因為有了它的存在,我們才能輕松的一只手轉動方向盤。
如果追溯歷史的話,轉向系統的發展史可以細分為四個時代,首先是整體構造比較簡單的機械式轉向系統,這套系統把輪胎和地面的反作用力直接傳遞到方向盤上,所以駕駛員必須要用很大的力氣去轉動方向。
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構造更加復雜,它是利用發動機的部分動力,驅動油罐中的油液在油泵的作用下,來減輕駕駛員在轉向時的負擔。雖然為駕駛員解決需要“大力出奇跡”的難題,可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無論車輛是不是處于轉彎的工作狀態,都要消耗掉發動機的部分動力和大量油液,同時后期的維護保養成本較高,所以在能源損耗上是個很大的弊端,
為了能讓車輛擁有更好的操控性,還新增有電控系統來控制電機的工作狀態,可以根據車輛的行駛速度、轉向角度等進行調控電機的助力大小。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解決了發動機動力的損耗,還讓操控感更上一層樓,但是仍然存在油液的浪費和高維護保養成本的問題。
我們如今汽車上普遍使用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它首次被使用的時間是在1988年,鈴木汽車推出的小型轎車Cerbo上,至此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時代正式到來。
●電動助力系統分類
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中,又根據不同的結構分為小齒輪式電動助力轉向器(PEPS)、齒條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REPS) 、管柱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CEPS)等主流轉向系統。
小齒輪式電動助力轉向器(PEPS)的電動助力裝置位于小齒輪軸,被安裝在發動機艙下方位置,它具有體型小巧、靜音效果良好等優點,它緊湊外置的布局對小型車來說非常友好,可以為車內騰出更多的乘坐空間。
齒條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REPS)的電機直接驅動齒條助力,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分類中它有著響應時間更快、超調量更小的高效率優勢,電機的振動也不易傳入駕駛艙內,從而帶來更為靜謐的乘坐環境。
管柱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CEPS)的電動助力裝置被安裝在轉向管柱上,主要的結構都被安裝在駕駛艙內,這種結構導致電機的位置距離方向盤過近,電機振動感更易被駕駛員感知到。
因為管柱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特性,在汽車市場中的使用總量非常可觀,也正式因為如此,耐世特才會對CEPS進行創新性研發。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