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綠、金、紫這些看著略顯小眾的顏色并非沒有在汽車上出現過,并且他們中的部分顏色還是某些品牌的御用色。不過從數量上看,它們也確實無法被劃歸到主流的行列中。問題自然就來了。原因何在?
● 原因1:制造成本高
在現代化大規模量產時代,某類事物較少出現,或消失的理由無外乎制造成本高、沒人購買,流行色亦或者說是獨特的顏色也遵循這樣的基本市場規律。
隨著電子電器架構的復雜化,新車的開發時間、流程更勝以往,車身顏色的選擇也融入了更復雜的調研緩解。目標群體的喜好、目標市場的審美,以及近些年流行趨勢都要納入考量范圍。成熟的設計團隊會設立單獨的部門進行顏色相關的開發。
每種車身顏色都需和供應商合作,所以你也就不難理解量越大的顏色采購價格越低的道理。如果您是個“上了年紀”的朋友,一定記得千禧年前后,車輛宣傳彩頁中提到的金屬車漆的宣傳話術,往往還會伴隨著加價的狀態。
其核心之一就是帶有金屬反射感的車漆更難噴涂,綠、金、紫這些車企如果沒有金屬感,也會顯得過于平淡,換言之成本不低。
● 原因2:購買人群少
車型對于顏色成本的承載能力也隨著價格上升而上升,但消費人群的年齡卻往往是倒掛關系,說人話就是對顏色敏感、喜歡逐新的年輕人購買力相對較弱,但往往這些車型毛利率偏低,因為這方面提高售價往往會失去客戶。
能夠承載成本上升的高級別車型,主力消費人群接受新事物能力相對較弱,到購買決策環節大多偏保守,不會跟隨潮流趨勢。
因此,這些年雖然我們仍能在市場上見到顏色獨特的車款,但他們要么是小眾產品,要么是定位年輕消費群體,更多見的是價格不菲的進口車型。核心點就是這類人群購買能力強,能夠承擔因顏色帶來的價格上漲,也原因為此買單。
● 原因3:二手交易費勁
近些年的流行色基調無疑是鮮艷的,后續使用層面這些顏色與平平無奇的黑、白、灰相比也有額外的煩惱。暫且不提沒有強大科學依據支撐的愛沾染鳥糞的問題,鮮艷顏色車款的二手車保值率是所有人都會碰到的問題。
無論是二手車App,還是去實地走訪,都不難發現同樣一款車,購買時間、行駛里程、車況等因素相近,但會存在因為顏色不同而價格相差明顯的情況。這樣的狀況會進一步導致消費者購車時,選擇那些寡淡無味的顏色。
并且日常用車過程中,難免碰到剮蹭情況,相比制造工廠而言,4S店的噴漆車間軟硬件實力無法同日而語,結果便是無法完美還原出廠顏色,艷麗的色彩會加大新舊顏色的反差。
當然,流行與潮流都是輪回的,今天看似很少會出現的部分顏色其實早在汽車誕生初期就出現過,難以想象這些今天看似原始的大家伙曾擁有過在今天都稱得上流光溢彩、緊貼潮流的顏色。
寫在后面的話: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很難買到獨一無二的車型彰顯自我。除去改裝外,挑選特殊的顏色或許是個滿足自我需求的最佳途徑。當然考慮到制造難度、保值率等因素,特殊的顏色往往意味著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因此,車企將時尚領域中流行的各種特殊顏色下放到量產車市場的意愿并不強烈。屏幕前的您愛車都是什么顏色呢?是否花費重金選擇了特殊顏色,做出選擇后悔了嗎?(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