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晶超能鐵鋰電池技術
在動力電池領域,去年廣汽科技日發布了能讓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280Wh/kg的海綿硅負極材料(使純電動車綜合續航超過1000km)、8分鐘就能從0%充到80%的超級快充技術。2022廣汽科技日為我們帶了一種增強型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微晶超能鐵鋰電池技術,該技術將為動力電池解決方案提供新方向。
對汽車動力電池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目前中國市場的乘用車主要采用兩種類型的動力電池,分別是三元鋰離子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離子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低溫性能較好的優點。相比起來,磷酸鐵鋰電池則具有循環充放電壽命表現更好、安全系數更高的優點。
廣汽的微晶超能鐵鋰電池-20℃的容量保持率為82%,相比普通磷酸鐵鋰電池提升10%;0-80%充電時間為26分鐘,相比普通磷酸鐵鋰電池提升25%。和主流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相比,微晶超能鐵鋰電池比普通磷酸鐵鋰電池更具競爭力的。
簡單來說,離子多通路分流技術就是通過電機材料和電解液配方的優化,讓電流在極板之間更順暢地流動,從而實現性能的優化。
陰極電勢能緩沖技術指的是,在放電過程中形成微觀電勢能緩沖效應,可以想象成電子像水一樣由勢能高處往勢能低處流,由原有的一級瀑布,變成兩級瀑布,正極界面及結構穩定性得以改善,從而提升循環充放電的穩定性。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對用戶車輛電池參數的海量數據進行學習,得出數學模型,來更精確地預測當前車輛的電量狀態。用戶的最大感受會是車輛顯示的電量狀態變得更準確了。
● EMB鉅浪混動模塊化架構
2020年,中國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逐步提升混合動力新車在傳統能源乘用車中的占比,到2035年實現混合動力新車占傳統能源乘用車的100%。這點燃了一眾中國品牌廠商發力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的熱情,一時間各種混合動力系統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其中,廣汽的混動發動機序列包括1.5L/2.0L阿特金森發動機、1.5T/2.0T米勒循環發動機等混動專用/兼用發動機以及包括氫發動機和氫燃料電池的氫能源動力系統。
動力電池方面,廣汽混動系統有兩種選擇,分別是功率型和兼顧型。功率型又有風冷和冷媒直冷兩種冷卻方式,即將上市的廣汽傳祺影豹(參數|詢價)混動采用的就是冷媒直冷的方式。兼顧型又分為插電式和增程式兩種。
● 氫發動機
我想看到這個詞,不少人應該和我一樣會以為廣汽將發布一個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而實際上,在2022廣汽科技日上,廣汽發布的是燃燒氫氣的發動機系列。
和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相比,氫發動機無需高純度氫氣作為燃料,這能一定程度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對于燃料電池來說,必須使用高純度氫氣才能保證其能高效地發電。
此外,由于氫發動機的最大氣缸壓力高于汽油/柴油發動機,所以活塞、活塞環、連桿等部件需要強化,同時缸蓋和缸體的散熱性能需要優化;還有就是氣體氫氣的能量體積密度要低于汽油或者柴油,所以就需要增壓系統+稀薄燃燒這兩項技術來補強性能。
氫發動機燃燒產物除了水外,還包含一定的氮氧化物污染物,需要通過LNT(稀氮氧化物捕集器)和SCR(選擇性催化還原)等手段進行尾氣凈化,從而實現零排放的保證。
搭載氫發動機的車型和汽油車相比,除了加氫和加油的區別外,在使用過程中并無太大差異。只是氫發動機工作時,沒有排放有害物質,可做到真正零排放。從規劃來看,在碳達峰節點到來前,廣汽將會以油電混動為主,未來會用氫發動機混動系統來促成碳中和目標。所以,氫發動機離走向市場還會有一段較長的時間。
● 全文總結:
2022廣汽科技日展示的這些全新黑科技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汽車的技術革新方向?梢钥吹降氖,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純電、混動以及氫能源這三個技術方向都將會繼續向前發展;汽車智能駕駛功能將進一步豐富和增強,逐步實現全場景的駕駛輔助能力并加速邁向自動駕駛時代;與此同時,傳統汽車的電子電器架構也會有重大革新,將實現集成化程度的快速提升,F如今,包括廣汽在內的幾大中國汽車集團,已然成為或者逐漸成為汽車界的技術卷王,正用頂尖技術改變著世界汽車產業的格局,在崛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攻城略地,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應該為此而更多支持中國品牌。(圖/文/汽車之家 常慶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