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知系統是重中之重
云輦技術的感知系統包括5個維度,包括云數據感知(如實時路況與天氣)、路面感知(如攝像頭感知路面起伏)、駕駛行為感知(如轉向與電門信息)、車身姿態感知(如車輛加速度)以及系統狀態感知(如空氣懸架氣壓、懸架高度等),共有57個感知單元實時監控車輛的各種信息。
系統連續動態地識別到路面起伏,可在150ms的時間內完成對懸架狀態的調整,確保車輛能夠對前方路況有預判的情況下,以最適合的懸架狀態通過路面起伏區域,來確保車身的平穩。前面提到得奔馳MBC主動車身控制系統也用的是這個思路。
● 阻尼控制技術多樣化
作為云輦技術的入門產品,云輦-C通過一個電控的減振器閥芯來調整懸架減振器的阻尼。相比普通的單筒液壓減振器,電控液壓減振器的阻尼力曲線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在一個較大的范圍內按需調整。
所謂的低頻工況包括蛇形繞樁、雙移線、加速、制動等;而高頻工況包括減速帶以及來自路面的碎振等。
云輦甚至支持磁流變減振器技術。在電場建立的一瞬間,磁流變液就能夠立即產生剪切應力,大大提升了減振器阻尼的響應時間,簡直就是性能車的最佳拍檔。
● 液壓剛度控制技術
懸架剛度控制技術會在云輦-P產品上搭載。在硬件上,這項技術包含空氣懸架變剛度技術、減振器變剛度技術以及變剛度穩定桿技術。
以上多種懸架剛度調整方法配合比亞迪自研的行云算法,可以有效實現對轉向側傾和制動/加速俯仰的優化。搭載云輦技術的車輛,轉向時側傾角最多減小了42%,制動俯仰角最多減小了28%,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效果極為明顯。
● 協同實現全方位控制
前面提到,云輦主要是對懸架垂向運動進行主動控制。實際上,云輦可與以電驅動/制動為首的縱向控制技術、以電動助力轉向/主動式防傾桿為首的橫向控制技術協同工作,拓寬車輛在操控性方面的性能邊界。
在未來,云輦技術還將與ADAS駕駛輔助系統進行深度融合,從而為車輛提供更創新的功能以及更智能舒適的出行體驗。
● 智能底盤實現更多使用“姿勢”
在打通底盤的垂向-縱向-橫向控制協同后,便可以實現更為智能化的創新功能。其中包括了常規的駕駛模式控制、地形模式、特殊工況模式以及更多創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當車輛發生碰撞事故,導致單車輪飛脫時,支持高度調節的云輦系統能夠自動提升飛脫車輪位置的懸架高度,從而讓車輛保持行駛能力。下面這個視頻就演示了這個應急功能,推薦您觀看。
『云輦技術三輪行駛演示視頻』
● 智能控制系統 & OTA升級功能
云輦技術對系統控制進行了整合,引入了一些創新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多媒體系統屏幕、手機等設備來設置和控制云輦系統,還支持語音控制功能。
“你好小迪,加強車身側向支撐”這樣的命令在未來有望成為現實,是不是有小時候看日本動畫片《高智能方程式》的感覺了呢?
例如能夠定期為用戶增加新的場景模式和創新功能、更新更有效的控制算法等。實現與用戶共創,自定義功能在車友間分享也并非沒有可能。
● 千錘百煉是彎道超車的前提
其實我在了解云輦功能的過程中就一直有這樣的疑問,這么復雜的機電控制系統,耐久性究竟行不行啊?畢竟部分海外品牌的豪華車用久了,空氣懸架就存在老化漏氣、液壓主動控制底盤就存在漏油等問題。比亞迪的云輦會不會也會走上海外品牌的老路呢?
云輦作為比亞迪的重磅底盤技術,研發周期長達5年,累計驗證歷程達到1000萬公里,跑遍了國內高溫、高寒、高海拔以及各種越野路況,試驗海拔最高達到6000米,從-40到85℃溫度范圍全覆蓋。
除了路試,比亞迪還為云輦技術自主制定了34份技術標準,多達692項性能指標,自建19類零部件試驗臺,多達639項零部件試驗。比亞迪自主研發的智能底盤標準以及試驗設備,在國際上都是未有先例的,屬于是世界首創。要說中國汽車技術彎道超車,比亞迪的云輦底盤技術算得上是一個了。
● 域控制器采用定制芯片,全棧自研的軟件架構
比亞迪云輦技術采用的是多合一智算控制中心,用單一的控制器對整套系統的作動進行綜合控制,說白了就是把以前分立的小電腦集成為一個大的域控制器,這也是目前行業的一個主流發展趨勢。
● 搭載云輦技術的車型
根據目前公布的信息,云輦-C會率先搭載到漢EV車型之上;云輦-A會率先搭載到騰勢N7車型之上;云輦-P則會率先搭載在仰望U8車型之上;云輦-X作為該技術品牌的旗艦產品,廠家尚未正式公布其最終搭載的車型,不過作為云輦技術發布會的一個彩蛋,比亞迪采用了仰望U9這款跑車來演示了云輦-X的車身控制能力,為現場觀眾展現了一段舞蹈。
下面這個視頻是搭載云輦-X技術的仰望U9,利用強大的底盤控制能力進行舞蹈表演,推薦您觀看。
『仰望U9“舞蹈”表演』
● 全文總結:
比亞迪云輦技術在主動式懸架控制技術領域,實現了對海外品牌的彎道超車,同時擺脫了對零部件供應商的依賴,實現了此類技術的獨立自主,算得上是中國驕傲。比亞迪云輦技術未來將成為旗下F、仰望、騰勢等高端品牌產品核心競爭力之一,是比亞迪品牌向上走過程中的一道神兵利器,穩固并開拓其在新能源高端車市場的占有率。實際上,造車新勢力品牌從去年開始就在新車型上推廣空氣懸架配置,沒想到的是,2023年一開年,比亞迪就來了一手王炸,一舉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底盤技術上的卷王之王。比亞迪一直堅持“發布即量產”的做法,相信搭載云輦技術的量產車將在年內與消費者見面,究竟它能帶來怎樣的駕乘體驗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圖/文/攝/汽車之家 常慶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