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改裝] 我們一直想自己動手改裝一輛車,身兼車主和技師雙重角色,詳細記錄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并將這些體驗通過文字、圖片和視頻向大家展示出來,從而能讓看完文章的朋友們對于改裝從何入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改裝件,投入多少資金改裝及基本的改裝知識能夠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認知。如今,機會來了,我們購買了一輛斯巴魯BRZ,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將對它動力和操控系統進行改裝。
● 為什么選擇斯巴魯BRZ
我們有了“自己動手改裝車”的想法時,并沒有明確地確定到底改裝哪款車,放眼望去,選擇有很多,比如:在國內大受歡迎的高爾夫GTI,時下改裝熱門豐田86/斯巴魯BRZ,操控口碑優秀的進口寶馬3系,保有量很大的福特福克斯等。當我們“自己動手改裝車”的機會來臨需要確定改裝哪款車時,我們著實糾結了起來。
首先,這款車的認知度一定要高,如果我們選擇了一款很少人知道的車型,對于讀者的幫助便會大打折扣。其次,它必須是一輛在市面上擁有豐富改裝件可供選擇的車型,這樣我們才能通過不同品牌改裝件的性能、價格和用途等幾個維度篩選,并進行對比測試。然后,這輛車需要有一個好底子,動力和操控方面可塑性要高,并且可以通過改裝帶來質的飛躍。
在編輯部內,選擇86和BRZ的呼聲最高,除完全符合上面所說的條件外,它倆天生便是用來被人們改裝、把玩的車型,而且26.9萬元(手動擋車型)的官方指導價對于喜歡這兩款車的人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我們便確定在這兩款車中進行選擇。那么,我們又為什么會選擇BRZ而舍棄86呢?這兩款車型是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抓鬮的形式來進行選擇,而從兩款跑車的品牌來看,豐田是這兩款跑車項目的帶頭者,提出了很多理念性的建議,而這款車所使用的動力和底盤等技術則主要來自斯巴魯方面。所以,我們認為對于車型本身來說,BRZ更有代表性。
● 我們將改裝哪些項目
文章開頭我們已經說過將改裝動力和操控兩方面,具體項目有進氣系統、排氣系統、渦輪套件、冷卻系統、絞牙減振套件、防傾桿、車身平衡桿、底盤拉桿等。之所以沒有改裝外觀,是因為我們資金有限(我們在改裝上花費資金的允許范圍為15萬-20萬元人民幣),需要用有限的資金做一些對于BRZ來說相對主要的改動,BRZ本身是一輛主打操控樂趣的車型,我們有必要讓操控樂趣發揮極致。動力方面是它的“短板”,需要對其進行提升,此外,我們會盡量在某一個改裝項目中選擇不同的改裝件進行比對,這就使得我們在資金上捉襟見肘。下面我們就列出兩套改裝方案和大家分享、參考,不完全代表最終改裝方案。另外如果您對BRZ有更好的改裝計劃,也請和我們互動。
聯系方式:menghuan@autohome.com.cn
斯巴魯BRZ改裝明細單 | ||||
改裝 項目 | 改裝件品牌1 | 預計價格(元) | 改裝件品牌2 | 預計價格(元) |
避震系統 | Yellow外置氮氣瓶黃金版 減振系統 | 14000/套 | ohlins絞牙減振 | 25000/套 |
車身強化套件 | CUSCO車身平衡桿 | 16000/套 | 獅特車身平衡桿 | 6470/套 |
防傾桿 | CUSCO前后防傾桿 | 5200/套 | TANABE前后防傾桿 | 3500/套 |
防滾架 | CUSCO六點式防滾架 | 12000/套 | 自制焊接防滾架 | 10000/套 |
跟趾踏板 | CUSCO跟趾踏板 | 500/套 | CUSCO跟趾踏板 | 500/套 |
座椅 | BRIDE座椅 | 9000/個 | RECARO座椅 | 8000/個 |
安全帶 | TAKATA四點式安全帶 | 4800/套 | TAKATA四點式安全帶 | 4800/套 |
輪圈 | AME TMO2 18寸輪圈 | 15000/套 | RAYS TE37 | 22000/套 |
輪胎 | 普利司通 RE-11 | 7200/套 | 優科豪馬 AD-08R | 8000/套 |
剎車系統 | Yellow前大 6活塞剎車 系統,后活塞剎車 系統,后升級 Dixcel ESD剎車片 | 16000/套 | ENDLESS Racing MONO 前四后四 | 70000/套 |
差速器 | CUSCO 限滑差速器 套件/LSD油液 | 21800/套 | CUSCO 限滑差速器 套件/LSD油液 | 21800/套 |
動力 | FIST 350動力套件 | 38000/套 | GReddy T518Z渦輪套件 | 29260/套 |
排氣 | HKS中尾段排氣系統(鈦合金烤藍嘴) | 15000/套 | aspec 四出排氣 | 9640/套 |
總計 | 174500元 | 210970元 |
● 最終目的
“打造一輛駕駛體驗之后能夠帶著微笑下車的改裝車”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換句話說就是打造一輛符合我們需求的車,充滿樂趣的車。那么,我們將如何評判呢?改裝是一把雙刃劍,改裝一個部件后,在帶來正面改進的同時,或多或少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改裝一套絞牙減振套件,會帶來操控性能的提升,但這也勢必會影響乘坐的舒適性。我們會對改裝后的BRZ進行測試并得出一個評價清單,通過清單選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改裝方案,具體說明請看下圖。
本篇文章作為《斯巴魯BRZ改裝日志》的開篇,基本反映了此項目落實的前期工作。下一篇文章我們將為大家帶來原廠車型的輪上馬力數據分析和賽道表現等內容,敬請期待。此外,我們非常歡迎閱讀文章的朋友們一起頭腦風暴一下,在下面留言中說出你想要看到的內容。(文/汽車之家 孟歡)
相關閱讀:
獻給狂熱者的禮物 測試手動擋斯巴魯BRZ
//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1312/691690.html
[汽車之家 改裝] 上一篇文章我們向大家介紹了改裝BRZ的目的,為了能夠讓我們“對癥下藥”的對它進行改裝,我們測試了它的輪上功率及賽道表現,今天這篇文章便為大家帶來我們的測試結果。關于原廠其他測試項目請查看我們之前發布的評測文章《獻給狂熱者的禮物 測試手動擋斯巴魯BRZ》。
● 輪上功率測試
通過輪上功率數據能夠讓我們了解什么?
1/斯巴魯BRZ手動擋車型的輪上功率表現可以稱得上優秀,達到了額定功率的89%(一般車型的輪上功率大約是額定功率的80%-85%)。
2/輪上最大功率、扭矩與額定最大功率、扭矩的轉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廠家提供的參數未必是車輛最佳的工作狀態。
3/坊間流傳著一段“2擋7300rpm干他”的內容,雖有道理,但其實發動機功率表現最好的轉速區間是在6500rpm-7000rpm,7000rpm之后開始走下坡路。此外,在降至2擋之前的3擋時,轉速最好保持在4500以下,如果再高的話,當降至2擋時可能會使轉速頂到頭,出現保護并斷油的情況,對發動機本身也不好。
4/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功率曲線相比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加線性,此外,這款車從3300rpm至3800rpm時功率增長較為緩慢,這是因為雖然轉速在不斷攀升,但此段的扭矩卻是在低谷狀態。
以上是基于輪上功率表現得出的結論,這對我們了解車輛動力表現和如何發揮車輛極限有所幫助。當然,對于日常駕駛來說,沒有必要去追求極限,夠用就好。這輛BRZ之后會安裝額定功率350馬力的動力套件,到時我們再一起看看改裝之后的輪上功率表現以及曲線跟原廠有哪些差異。
● 北京金港賽道測試
金港賽道的直線+直角彎組合以及胳膊肘彎較多,從車輛的驅動形勢來看,前驅車相比后驅車更占優勢。在發動機最大功率相同的情況下,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比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型在加速方面更有優勢。
輪胎方面,BRZ配備的205/55 R16的優科豪馬靜音輪胎在賽道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唯一可以稱得上優勢的就只有較輕的整備質量了(BRZ原廠手動擋車型整備質量為1239kg)。當然,此次測試BRZ的目的不是為了跟誰比,主要是為了了解原廠車的賽道表現,對之后的改裝有所幫助。
陳震主要負責賽道試駕的視頻解說,王濤主要負責將BRZ開到極限。兩位車手將分別帶著各自的任務在賽道上每人行駛6圈,第一個人跑完6圈后,需要等待10分鐘讓車輛各個部件的溫度降下來,然后再換第二個人上場。(之所以沒有安排更多圈,是考慮到原廠剎車系統熱衰減的問題,雖然當天天氣較冷,但是在全負荷工作狀態下,大約在第4圈時剎車性能就會大幅下降,如果是夏天的話,會更快出現熱衰減。),下面就讓我們通過視頻看看BRZ具體的賽道表現吧。
視頻:陳震試駕BRZ(北京金港賽道試駕部分從8分20秒開始)
視頻:王濤金港賽道試駕BRZ第一視角
這輛BRZ通過陳震和王濤兩位車手在北京金港賽道的輪番測試,針對賽道表現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原廠205/55 R16輪胎制約了這輛車在賽道上的發揮,車輛在過彎時非常容易打滑,更換更寬的輪胎很有必要。另外,如果將輪胎胎壓降至1.7bar左右,使輪胎的接地面積加大,圈速也會有所提升。
2/在日常公路上感覺較硬的懸架,在賽道上派上了用場,不過,雖然支撐性不錯,但由于懸架行程較長,彎道側傾還是很明顯,如果想讓BRZ在賽道上有更好的發揮,更換懸架套件是很有必要的。
3/由于懸架和輪胎的制約,使這輛車在賽道上跑起來感覺很不扎實,沒有吸在地上的感覺。
4/因為當天較冷以及金港賽道慢速彎較多,動力方面還算勉強夠用,這是基于原廠的綜合配置來說,如果將懸架和輪胎升級的話,需要將動力進一步升級才能有更好的發揮。
5/剎車系統需要提升,在賽道上滿負荷奔跑4圈左右剎車就能夠感覺到明顯疲軟。
6/轉向非常精準,有賽車的感覺,對于運動型車來說,這是它們需要具備的基本功。
7/限滑差速器的賽道表現有些不給力,在彎道時左右驅動輪的轉速差有些大,但相比沒有限滑功能的差速器要好很多。雖然賽道表現有所欠缺,但是這套限滑差速器對于日常駕駛來說很有幫助,如果日常駕駛更換一套賽道競技版限滑差速器,車輛倒是會變得很難控制。
8/前面主要說了BRZ的一些問題,其實總的來說,原廠BRZ的賽道駕駛還是有一定樂趣的,如果你駕駛技術一般,建議前期先不要關閉牽引力控制系統和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當車技有所提高后,可以嘗試將它們關閉,這樣能夠體驗出這輛車更深層次的樂趣。當然,一切要以安全為前提。
通過本次的輪上功率和賽道測試,我們知道了在極限狀態下原廠BRZ的表現。需要說明的是,賽道與日常駕駛有很大不同,我們也不會一味的為了滿足賽道表現而進行改裝升級,而是從日常和賽道兩個方向出發,最終會分別得出適合賽道和日常駕駛的改裝方案,從而達到我們“打造一輛駕駛體驗之后能夠帶著微笑下車的改裝車”的最終目的。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對這輛車進行改裝了,我們首先將改裝它的操控性能,包括絞牙減振套件、防傾桿、平衡桿、輪圈+輪胎、剎車套件等。(文/汽車之家 孟歡)
特別鳴謝:
感謝FIST AUTO提供馬力機及后勤支持
地址:朝陽區金港汽車公園
電話: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號:13901049580
感謝王濤幫助測試斯巴魯BRZ
新浪微博:濤濤-微生物汽車
[汽車之家 改裝] 本篇文章為《斯巴魯BRZ改裝日志》的第三次更新,第一篇《寫在改裝前》我們向大家說明了BRZ改裝計劃的前期工作,第二篇《原廠賽道測試》記錄了這輛原廠BRZ在賽道上的實際表現。在我們將原廠狀態下的信息收集完成之后,這輛車進入了改裝階段,我們第一步選擇改裝車身強化件、防傾桿和絞牙減振套件。本篇文章先為大家帶來車身強化件部分的改裝內容,通過力學分析,安裝車身強化件能夠抑制車身形變,但這種改變對于日常駕駛和操控性能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則眾說紛紜。由于車輛目前還在調試階段,所以本篇文章先不記述安裝車身強化件之后的駕乘感受,等到車輛調試好之后再進行補充。
我們按照計劃在CUSCO和獅特兩個品牌中做出選擇,這兩個品牌所推出的BRZ車身強化件在數量和安裝位置上如出一轍。在品牌影響力方面,CUSCO高于獅特,而在價格上,獅特相比CUSCO便宜一半還多。論性價比孰優孰劣,在沒有實際使用之前,我們下不了結論。最終我們決定先購買一套CUSCO產品,然后進行其它項目的改裝,等車輛整體改裝項目完成之后,再將CUSCO產品拆下換上獅特產品進行體驗和測試。
CUSCO為BRZ推出的車身強化件總計12組,均為鋁合金材質打造,安裝位置遍布車身各處,那么它們都具體安裝在哪,又都起到什么具體作用呢?
關于安裝后備廂支撐桿后無法正常安放備胎的問題,我們咨詢CUSCO中國總代理后得知原來是定錯貨了,CUSCO為BRZ生產的后備廂支撐桿有兩種型號,分別為中規和歐規車型設計,我們安裝的這套是為歐規車型設計的,歐規車型配備的不是全尺寸備胎,備胎不會影響后備廂支撐桿的安裝,而說明書示意圖上的那套拉桿才是為我們這款車設計的。
本篇文章先為大家介紹這些CUSCO車身強化件的安裝位置和基本作用,由于當時車身強化件、減振套件和防傾桿是一起改裝完成的,我們正在為滿足日常駕駛而對懸架進行反復調試,目前來說,這輛車的駕乘感受還有些讓人感覺很別扭的地方,所以等到我們將車輛調校好之后,再與大家交流駕乘感受方面的內容。下一次更新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絞牙減振器、防傾桿、輪圈、輪胎及制動系統的改裝內容。(文/汽車之家 孟歡)
相關閱讀
周末改裝車集錦207期 BRZ/86改裝件搜羅
//www.china-wallpaper.com/tuning/201311/648569.html
特別鳴謝:
感謝FIST AUTO提供技術支持
地址:朝陽區金港汽車公園
電話: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號:13901049580
[汽車之家 實拍改裝案例] 上次更新我們介紹了這輛BRZ改裝CUSCO車身強化件的內容,之后每天第一次開這輛BRZ時,都能夠很明顯地聽到車身強化件與車身摩擦發出的嘎吱嘎吱聲,行駛幾分鐘后聲音會消失,但經過一些顛簸路面還會時常有聲響。關于操控方面的感受則沒那么直接,等我們將車輛帶入賽道后在看一看它的影響吧。倒是接下來將要介紹的兩處改動使車輛發生了明顯變化,它們分別是CUSCO防傾桿和GReddy Type-S絞牙減振套件。
● 改裝CUSCO防傾桿
● 改裝GReddy Type-S絞牙減振套件
● 路試感受及測試表現
以上是本次更新的全部內容,通過改裝CUSCO防傾桿和GReddy絞牙減振器并進行測試讓我們知道,在沒有升級輪胎的前提下,這兩處改動并沒有給車輛的操控性能帶來多大提升,而且在制動表現方面比原廠還差。這說明了車輛操控性能改裝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同步提升并進行合理調校。那么,我們通過更換輪圈和剎車之后,BRZ的操控性能是否能有更好的表現呢?下期內容為大家揭曉。ㄎ/汽車之家 孟歡)
特別鳴謝:
感謝FIST AUTO提供技術支持
地址:朝陽區金港汽車公園
電話: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號:13901049580
[汽車之家 實拍改裝案例] 上一期我們改裝了GReddy Type-S減振套件和CUSCO防傾桿,從實際體驗和測試結果來看,改裝之后確實減小了車身轉向時產生的側傾,不過受制于原廠205mm寬的輪胎,繞樁表現一般,100-0km/h的剎車距離也增加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改裝輪圈/輪胎和剎車系統已經勢在必行,本期就為大家帶來這部分改裝內容。
● 改裝AME TM-02 18寸金色定制輪圈
● 改裝YELLOW前六活塞套件和DIXCEL后剎車片
● 0-100km/h加速測試和100-0km/h剎車測試
截止本次更新,操控系統的改裝就基本告一段落了,下一篇為大家帶來動力系統的改裝內容。之后的改裝依然充滿懸念,而一切的一切都將在最終北京金港賽道的測試后為大家揭曉。(文/汽車之家 孟歡)
特別鳴謝:
感謝FIST AUTO提供技術支持
地址:朝陽區金港汽車公園
電話: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號:13901049580
[汽車之家 實拍改裝案例] 這輛斯巴魯BRZ在進行完操控系統改裝之后,實際駕駛感受比原廠更穩定一些,而且操控反應更加直接,但始終感覺它還是它,并沒有因為諸多改動而變了脾氣?墒,接下來動力系統的改裝會將它的性格完全改變,勢必將成為爆脾氣的家伙。
渦輪增壓套件的安裝部分就為大家介紹到這兒,下期我們將先介紹剩下的限滑差速器、座椅和防滾架的安裝。至于發動機調校及動力表現方面的內容將在下下期為大家揭曉。(文/汽車之家 孟歡)
特別鳴謝:
感謝FIST AUTO提供技術支持
地址:朝陽區金港汽車公園
電話: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號:13901049580
[汽車之家 實拍改裝案例] 繼上期安裝完渦輪套件之后,由于當時ECU調校技師未在,所以先進行了CUSCO限滑差速器/防滾架、BRIDE座椅和TAKATA安全帶的安裝。本期就為大家帶來這部分改裝內容,主要介紹它們的安裝過程和作用。
本期內容到這兒就結束了,主要介紹了CUSCO限滑差速器/防滾架、BRIDE座椅和TAKATA安全帶的安裝過程和作用,而具體的使用感受需要等到電腦調校之后的路試中為大家帶來,這些內容都將在下次更新中為大家奉上。(文/汽車之家 孟歡)
特別鳴謝:
感謝FIST AUTO提供技術支持
地址:朝陽區金港汽車公園
電話: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號:13901049580
[汽車之家 實拍改裝案例] 上一次更新我們介紹了限滑差速器、車內座椅、安全帶和防滾架的改裝過程,之后便一直在等待ECU調校技師的歸來。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帶來的就是ECU調校以及之后的直線加速測試內容。另外,經過測試我們發現之前預估機油溫度過高的問題得到了驗證,于是馬上裝了一套機油冷卻器(簡稱油冷)。
本篇文章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這輛BRZ的改裝項目基本結束,接下來將要進行賽道調校并在北京銳思賽車場上熱熱身,看看這輛BRZ各改裝部件在賽道上的表現。之后會給出一份改裝清單優化表,用實際測試告訴大家這輛BRZ哪些部分還需要強化,又有哪些部分沒必要改裝等內容。(文/汽車之家 孟歡)
特別鳴謝:
感謝FIST AUTO提供技術支持
地址:朝陽區金港汽車公園
電話:010-84349772
新浪微博:FIST_Auto
微信號:13901049580
[汽車之家 實拍改裝案例] 上一次我們介紹了BRZ的動力系統調試及加速測試,算是調校成果的第一次驗收。不過一輛車子的性能好壞并不能只以0-100km/h加速時間來衡量,這次我們把車帶到賽車場,通過實際賽道測試來對其綜合表現進行一個評估。就像苦讀十年的學子終于迎來畢業考,我們對BRZ的表現有一些期待,也有一些忐忑。多說無益,還是來看一下實際測試結果如何吧。
測試賽道選擇了位于北京懷柔的銳思賽車場。這個從卡丁車賽道升級而來的賽車場并不是很長,只有1.3公里,卻以刁鉆的連續彎道著稱。在這里,動力性不是全部,如果操控性不好,哪怕擁有0-100km/h只需3秒的動力也無處施展。
從衛星地圖上的賽道全景圖可以對測試賽道有一個大致了解,在這個低速賽道中,發動機、變速箱、減振器、制動、輪胎等所有環節都要經受嚴峻的考驗,它們之間的配合也要絲絲入扣才能發揮車子的最大潛力。測試人員有兩名,采取的方法是先由一人駕駛10分鐘,中途休息20分鐘讓車子充分冷卻,再換第二個人駕駛的方式。我們先向您講述試駕中對各方面改裝情況的感受,在文章最后再將它們放在一起進行分析和評價。
為了保證最大性能的發揮,改裝的輪胎不再遵照原廠胎壓標準進行,而是根據車手之前的賽道經驗進行調整。第一輪,我們使用了前1.6bar、后1.8bar的初始胎壓,這樣可以使輪胎受熱后胎壓提高到大約前后2.0bar,剛好符合期望的預設值。要注意一點,賽道駕駛的胎壓設定是區別于日常駕駛胎壓的,因為輪胎工況截然不同,而且由于賽道、車輛、輪胎、車手風格的不同,目標胎壓也有不同的設定,所以請朋友們不要一味效仿本案例的胎壓,以免發生意外。
● 底盤測試解析
準備完畢,第一輪測試從此開始。讓我們先看看它在賽道中的表現究竟如何。
轉向不足問題出現在一輛前置后驅車上是件很郁悶的事,這種劣勢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前置后驅車上。在攻入彎道的時候,感覺前輪上的AD08 R輪胎忽然窄了一半,即便刻意將重心放在前輪上也并沒有太明顯的效果;后輪反倒是牢牢抓住地面,彎中感覺很是尷尬。于是我們嘗試將前輪胎壓從1.6bar降低到1.4bar,以便預熱完成后胎壓從之前的2.0bar降低到1.8bar,后輪保持2.0bar熱胎壓不變,再降低一些進彎速度,推頭問題才有所改善。
嘗試用彎中催油門的方法促使車尾滑動,倒是有了一些反應,結果是車尾一旦開始滑動,BRZ躁動的特性就開始顯現,車尾!靶∑狻币粯拥南驈澩馑θ,感覺就像是車尾底下裝了個萬向輪一樣。如果快速修正這個滑動,車子就恢復到“推頭”狀態;如果任由滑動角度增大,就變成了一個?嵋粯拥钠七^彎。后面的視頻中能看到這個糾結的過程。
這感覺太不好了,和一臺“人格分裂”的底盤作斗爭。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呢?問題鎖定在了那顆CUSCO限滑差速器上。這顆CUSCO 1.5way限滑差速器也是導致輸出不線性的因素之一。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1.5way”更接近“1way”的特性,就是說收油門時的鎖止率很低,主觀感覺低于原廠,接近開放式差速器。小油門急轉彎時候,有事甚至能聽到內側后輪急促的空轉打滑聲音,在油門深踩后又會忽然進入限滑狀態,鎖止率驟然升高,比原廠機械式差速器高出許多,這種前后落差導致了車尾忽然向彎外甩出的動作。
● 動力系統評價
渦輪增壓加盟后的動力輸出比之前強勁不少,即便是在銳思這種短小的賽道上也能加速到130km/h以上,輪上268馬力的最大功率可不是虛設。不過動力系統也不是沒有短板,最大的問題是線性不夠。每次中途加速,渦輪都有一個重新介入的過程,介入后的動力會突然增加。其實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有這種“渦輪遲滯”效應,但不得不說眼下這輛BRZ的遲滯要屬于較為嚴重的一類,介入較慢也較突兀。如果是直線上還好,彎道中這種動力輸出的波動也同時導致了姿態的不線性,算是和限滑差速器一起為車子的“精神分裂”特性添磚加瓦了。
● 制動系統評價
動力增強后,最先受折磨的應該是制動系統了。每次發動機將更多的功率把車子加速到剎車點后,這些能量除去風阻等因素的消耗以外,絕大部分都要變成熱能傾瀉在制動系統上。我們對換裝的YELLOW六活塞制動系統寄予厚望,希望它能給予我們出色穩定的表現。
每一輪到第五圈左右的時候,制動就會出現明顯的熱衰減現象,為了保證安全不得不在剎車點之前20-30米就進行制動。這不僅影響了測試成績,同時也是一個安全隱患。
同時,在測試結束后,我們看到制動皮上沉積了許多粉末。其實不少競技取向的制動皮都會有這個問題,但面對眼下這個表現欠佳的制動系統,可能忍不住要在它身上再挑挑毛病了。
● 第二次測試
第二次測試開始前,我們首先尋找導致之前轉向不足問題的原因。經過討論后,嫌疑對象落在了三個問題上:胎壓、減振器調校和前頂吧。由于轉向不足導致的前輪負荷過高,前輪胎壓因受熱膨脹而高于預計設定值,同時我們把后減振器阻尼從最軟直接提高到最硬,以提高車尾的活力。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前頂吧的問題。
頂吧拆除后,我們還像前面說到的增加了后減振器阻尼到最大,并把前后冷胎壓降低到1.5bar和1.8bar。調整后的車子再次駛上賽道,底盤操控感覺舒服了很多。彎道中不再需要刻意的催油門調整車尾或過度降低入彎速度讓前輪抓地,轉向不足現象得到了改善(不再“推頭”了)。
前輪不再掙扎,保持了良好的循跡反饋,整個彎道中車身保持了較為中性的轉向手感,這樣就不需要額外用油門去催動車尾轉彎了。
● 車載視頻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車載視頻。視頻分成兩部分:前半部分是第一次測試,頂吧還未拆除,前后減振器阻尼也保持在最低位置,視頻中可以發現明顯的轉向不足(推頭)現象;后半部分是第二次測試,拆除頂吧、提高后減振器阻尼并調整了胎壓,可以看到車子的行駛姿態平順了很多。當然還有兩點值得注意:BRZ躁動的車尾和不堪重負冒著煙的YELLOW制動系統。
● 問題出現
在進行了一輪半,累積大約10圈的測試后,意外情況出現了。發動機忽然出現抖動,儀表臺故障燈閃爍,感覺像是一個氣缸不工作了。我只好趕忙減速,駛出賽道停車。
故障出現的原因,改裝店還在拆解分析當中,不過看來本次的測試工作也就被迫告一段落了。
● 測試總結
在說結論前,大家首先來看三組數據對比,分別從操控、制動和動力性三個方面描述了車輛成績的變化。
我們對改裝結果的驗收情況做出了如下結論:
1、在安裝機油冷卻器之后,動力的衰減問題較之前有了一些改善,在整個一天的駕駛中,衰減并不是特別明顯。在渦輪增壓的幫助下,直線和出彎都比之前快了很多,只是動力輸出的線性有待提升。
2、進氣空濾的放置位置不是很理想,吸入機艙內的高溫空氣會讓燃燒室溫度更高,對動力性和耐用性都會有影響。
3、變速箱全程沒有太拖后腿,但是原廠變速箱油在溫度提高后潤滑性降低,導致后期出現了換擋略微困難的情況。升級高級別的合成變速箱油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4、說說輪胎。在整個測試過程中,AD08 R輪胎一直忠實履行著自己的義務,沒有出彩,也沒有什么失誤。其實細想起來,如果升級成抓地性能更好的輪胎,比如A050可以獲得更好的操控性能和更快的圈速,但后者極短的使用壽命和欠佳的濕地性能無法滿足日常走街的需要。
5、說說CUSCO 1.5way限滑差速器,這東西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單看鎖止率的話,比原廠的機械LSD要高出不少,但滑行/減速時的低鎖止率、相對較慢的介入速度以及介入前后巨大的鎖止率落差使其如同“精神分裂”一般,同時也讓彎道中的操作變得困難起來。高級別可調鎖止率的LSD或2way LSD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它們造價更高。
6、GReddy絞牙減振器的強大支撐力相比原廠減振器來說,在賽道中提供了更靈敏的車頭指向,其可調的外傾角(Camber)和可調阻尼還可以根據車手的駕駛風格進行針對性調整。單就可調整這一點而言就是個很棒的功能,你甚至可以根據不同天氣、不同輪胎、不同賽道等對減振器進行微調,值得推薦。
7、YELLOW的這套制動系統今天的表現就稍微有些“杯具”了,在與原廠制動系統提供差不多減速g值的情況下,甚至無法堅持完成10分鐘的賽道測試。我們分析可能是制動盤內部的散熱風道設計不好和制動盤本身材質的抗熱衰減性能較差造成的。
8、賽車座椅和四點式安全帶提供了比原廠座椅強很多的包裹性。其實原廠座椅的包裹性在日常駕駛環境下已經很好了,到了賽道這種極端環境才會體會到差別,在連續橫向1g的加速度中,賽車座椅還能讓車手淡定地坐在那里控車,而不是和牛頓三定律搏斗。防滾架的作用在正常駕駛中恐怕是體會不到了,不過在戴頭盔駕駛時,頭盔總會磕到防滾架,也許是因為BRZ低矮的車頂,不過真的很煩人。還有之前幾期介紹過,這種結構防滾架無法提供焊接防滾架對車身的加強作用,好處是可以在不需要時拆卸掉,究竟是否實用還要看各人的不同需求了。
9、還有內飾拆空的部分也得說一下,拆掉內飾板之后,車內的噪音和共鳴驟然增加許多,這對于賽車來講本是一個正,F象。但細想起來,拆掉的物品減重實在有限,其實還有很多原廠隔音墊等沒有鏟除,這算是一個不完全的內飾偷輕工程。現在回想起來,降低的區區重量所換來的輕量化性能提升并不很劃算,還不如干脆保持原廠狀態,讓駕駛舒適性更“親民”一些;蛘邔τ诩みM派,干脆將內飾拆除得更徹底一些,包括中控臺、隔音墊、地膠等,完全不考慮視覺效果和舒適性的話,能比現在再減掉不少重量。
到這里本次測試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我們驗證了一些改裝后的性能提升,也找到了一些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至于車最后為什么會爆掉火花塞“趴窩”了,我們也在和改裝店一起查找原因。整個測試的結果不論好壞,希望能對想要改裝的朋友有一些幫助和啟發。由于條件所限,可能無法把朋友們挨個都請到BRZ的駕駛室中體驗,我們只能通過照片、視頻和文字將我們自己的體驗講述給大家。那么你對本次的測試感覺如何呢?(文/汽車之家 許云鶴 測試員/王濤 許云鶴 攝影/郭楓)
相關閱讀
要性能也要靜音 斯巴魯BRZ排氣升級測試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tuning/201405/799519.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