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系統解析
打開發動機艙蓋,可以一窺競技中網的內部設計了。其左側的風道是專門為了給發動機進氣系統提供溫度更低的空氣,右側則是通往水箱的冷卻風進口。這種設計看起來很麻煩,但是對于運動中的賽車而言,可以源源不斷獲得更穩定的工況。有冷進氣的存在,機艙溫度的上升會得到抑制,對于長距離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功率衰減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從這個角度看進氣導風管,我忽然想到了某個游戲中的卡通角色。同意的請舉手。
金黃色的隔熱膜,說實話對進氣溫度的影響可能比預想的小,大直徑節氣門也是略微提升發動機的響應速度而已,不要指望這兩個對最大功率能有太多的提升。
許多朋友為了避免機油蒸汽二次污染節氣門、進氣歧管和影響燃燒,會把曲軸通風管直接開放面對大氣,在這里并不提倡大家這么做,建議最好像圖中這樣裝一個機油透氣壺,同樣可以把許多機油蒸汽中的廢油滴過濾掉,只要定期傾倒透氣壺中的殘油就行了。
在這些小改動下,原廠103馬力的最大功率恐怕不會有太多提升,最多是發動機響應速度的小優化。我愿意把這輛雨燕賽車推薦給大家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一個與“大功率才能快”這個理論唱反調、而且唱得很成功的例子。
● 內飾部分
市場上針對雨燕車型的防滾架產品并不是很多,改裝店最終決定自制了一套適用的防滾架。上次一篇文章中我就說過,防滾架這個東西大部分時候是礙手礙腳影響上下車的煩人東西,或者讓賽車的“Bigger”更加提升的裝飾品,但是在意外發生的關鍵時候,它往往能救你一命。
水溫表不用多說了,外掛的水溫表比原廠更精確、響應更迅速,機油溫度表在賽車中有時比水溫表更重要,因為事關高速運轉發動機的潤滑效能,過高或過低時的高負荷運轉都有可能損壞發動機。
當你預算有限不能購買一整套變速箱齒輪套件的時候,一個合適的終傳減速齒套裝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齒比調整套件了。齒比調整的目標就是盡可能讓發動機轉速一直在最大功率轉速周圍浮動,這樣才能更有效利用發動機的功率,提高賽車在出彎加速時的響應速度。
多點式安全帶是必備安全產品,就算你不考慮安全,也要顧及正規賽事的車檢規則,說白了就是不裝肯定不允許參賽。至于賽車座椅的好處,當你在賽道中絕望的抓著方向盤,試圖在1G左右的橫向加速度中穩住身體的時候,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
只安裝后塔頂拉桿的賽車會擁有剛性更好的車尾,在彎道中變形量更小,隨之而來的是更少的重心轉移,導致車尾可以更容易產生滑動。對于前驅車來說好處是抑制了彎道中的推頭問題,壞處是靈活的車尾提高了控車的難度,對駕駛技術是一個考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