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底盤部分的檢查之前,我們先用一張圖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在底盤部分要重點進行檢查的部分,從前到后的順序分別是:前防撞梁、吸能盒、前縱梁。詳情請看下圖:
小結:
如何判斷一輛車的前部受到過嚴重碰撞,我們要遵循從外到內、從前到后的順序,比如上面為大家分享的方法,首先,我們需要對發動機艙內的各種固定螺絲進行檢查,任何的位移、或者螺絲更換的痕跡都是受到過撞擊的依據。隨后我們需要將車輛升起來,通過觀察車輛防撞梁、吸能盒的漆面情況、有無褶皺、補漆的痕跡來判斷車輛頭部的受損程度。
當然,目前不法二手車商的修復技術越來越高明,尤其是那些遭受重大事故的車輛,商家往往會對車輛的縱梁、A柱、B柱及C柱進行重新焊接,這時我們再用一般的方法就不易觀察到了,那怎么辦?我們繼續往下看,
◆ 案例二:A柱、B柱、嚴重受損車輛
當然,對于像是A柱、B柱、C柱受損的車輛而言,我們還可以通過對它們的漆面情況、和有無修補痕跡來進行判斷,如果車輛在以上部位發生了形變或修補痕跡,或是某一段的漆面和其它部分的漆面摸上去感覺不一樣,就有可能被修復過了,這樣的車輛即使經過再好的修復技術,也不可能恢復到原廠的狀態,會嚴重影響我們行車安全的。
◆ 案例三:拼接上的“車屁股”。
小結:
對于結構部件發生過重大損傷并且被修復的二手車,目前來看還是有辦法進行鑒別的,目前有部分專業的二手車機構已經有了相應的檢測儀器,它自帶的探頭可以檢測出車輛各結構部件之間的間距及差異,它會根據車型的原廠數據來檢驗車輛的縱梁、前后防撞梁之間的各種對應間距,以此來判斷車輛結構部件是否存在錯位,如果存在誤差值之外的間距,則可判定該車的結構部件進行過修復或更換。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就將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種檢測儀器。
● 有什么辦法可以辨別高難度的事故車?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辨別事故車的能力,為此編輯也走訪了北京地區的幾家專業二手車機構進行了解,目前多數店家在車輛檢測方面還是有著比較嚴格的標準的,最簡單的就是上架子檢查,這種方式雖然比較原始,但其還是比較有效的,對于大多數事故車而言均可順利的識別。
當然,這樣的操作方式有一個弊端,就是對于機修工人的經驗要求較高。有沒有更科學有效的辦法?當然有,下面我們就一去二手車機構中了解一下。
針對這種問題,我們了解到目前已經有個別店家引進了相應的專業儀器來解決,它可以對車輛底盤的二十多個位置的數據進行采集和測量,然后用這些數據和車輛的原廠數據進行比對,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準確的判斷出車輛的結構部件是否被維修過或者更換過,像是之前介紹的那些A柱、B柱修復的車輛,在面對這套系統時就難逃法眼了。
另外,編輯向店家了解到,這臺儀器的數據會不定期的進行更新,目前該儀器可以覆蓋大約95%以上的進口車,而對于國產車而言則是70%左右,國產車覆蓋率較低的原因在于目前很多國產后的車型均為加長車型,所以會產生數據上的差異,不過目前店家也在積極更新數據,以便盡早實現覆蓋更多車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