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項目一:探測車位時的車速
下面將是我們的例行測試項目,首先進行的就是不同車速經過車位時對于探測車位帶來的影響,通過這項測試我們將可以得知這套系統的極限探測車速是多少,同時也是對于雷達探測靈敏度的一個考驗。我們進行第一次泊車時的車速是10km/h,我們以這個速度為基準,以每次增加10km/h的方式進行測試。
在實際體驗時我們發現,只要車速不超過40km/h的速度,自動泊車系統均可正常探測出車位,如果速度超過了40km/h,自動泊車系統會直接取消本次操作,而且不會進行任何提示。
在這里我們也要特別說明一下,在平時我們尋找、探測車位時,車速一般都會很慢,不可能像測試中這樣達到40km/h的速度,我們之所以進行不同車速的探測試驗,是為了驗證全新MINI自動泊車系統在不同車速下對車位的探測情況,提供數據以供網友參考。大家在日常行駛中或停泊車位時需遵守安全行車的原則,切勿模仿試驗中的內容。
測試項目二:車位的最小/最大間距
這個項目主要是為了實驗全新MINI自動泊車系統可以識別出的最小車位間距,但我們手中并沒有官方給出的相應數據,但是編輯從經銷商處了解到,全新MINI可以識別的最小車位大約是5米,本次我們測試的全新MINI COOPER S 2.0T車型的車身長度是3853mm,我們將以比車身長度為1147mm,也就是5米長的車位作為基準進行測試,每次減少100mm,以此來判斷車位間距的變化會對識別率帶來怎樣的影響。
通過多次的測試,最終我們測得的最小車位間距是4000mm,這個距離要比經銷商提供的參考值少了1米的距離,車位長度只需要比車身長出147mm就可以被識別出來,這樣的探測水平在我們測試過的所有車型中可說是無出其右了。但是我們也發現,即使在這種距離識別出來,車輛泊入車位也是比較困難的,幾次實驗下來,我們認為當車位間距≥4.2米時,自動泊車系統泊入車位的過程會比較流暢,大家可以參考。
測試項目三:車身與車位間的最大間距
通過我們多次的實驗,最終得到的結果是:車輛距離車位最小的間距只要大于400mm,系統就可以正常識別出車位并且泊車入位,MINI本身車身尺寸就很小巧,在泊車時會比一般車型有優勢,而自動泊車系統對于和車位間的間距要求也這么低,無疑可以更好的發揮MINI小巧車身的優勢。
測試項目四:車位另一側有障礙物
在實際測試中我們發現,只要車輛距離車位對面一側的障礙物距離大于700mm,系統就可以正常識別出對面一側的車位,如果小于這個距離則不會進行識別,系統還會及時的提示你有碰撞危險,不能進行泊車操作,這個貼心的提示很不錯,不會讓你認為識別不出來車位是因為自動泊車系統不給力造成的。
在這個項目中,全新MINI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對向障礙物最小700mm的距離要求,對于多數城市道路或是比較狹隘的小區內部路段來說,應付起來應會非常輕松。我們猜測,全新MINI的自動泊車之所以對于各種探測距離的要求都比較低,可能和其自身小巧圓潤的車身不無關系。
測試項目五:車位內有障礙物
全新MINI在自動泊車的過程中會通過倒車影像和雷達的提示音來提醒駕駛員周圍的情況,但并不具備遇到障礙物自動剎停的功能,這點和之前測試的寶馬5系一樣,比較遺憾。
自動泊車測試(全新MINI) | |
測試項目 | 測試結果 |
1:自動泊車功能速度限制 | ≤40km/h |
2:車身與車位間的最大探測距離 | 400mm |
3:可探測出車位的最小間距(側向車位) | 4000mm |
4:車身與左側有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 700mm |
5:可探測出車位的最小間距(垂直車位) | 無垂直泊車入位功能 |
6:不系安全帶/不鎖車門是否可以使用自動泊車 | 是 |
7:探測到車后的障礙物是否能剎停 | 否 |
編輯總結:
其實對于MINI來說,本身就很已經很靈巧的車身在泊車時就很占便宜了,而在加入了自動泊車系統后,全新MINI在擁堵的大城市中無疑會變得更加游刃有余。體驗下來,無論是雷達的識別情況還是對于各種距離的要求,全新MINI都表現的很優秀,自動泊車功能的增加讓全新MINI更加放大了自身的優勢,而操作方面也像它的多媒體系統一樣,簡潔、實用。
大家都了解,MINI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以女性為主的,而如今在很多大城市,停車環境也是越來越不容樂觀,自動泊車系統的加入就顯得很有必要了,配合MINI本身就很靈巧的車身尺寸,即使你再說自己停車技術差,有了這套系統的加入,你也可以小露一手了。(文/圖 汽車之家 任博 攝/ 汽車之家 翟元)
鳴謝以下單位提供的拍攝車輛及協助工作
單位名稱:北京卡森MINI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杏石口路16號
聯系電話:400-872-0813
更多閱讀:
功能實用/體驗佳 試全新MINI多媒體系統
//www.china-wallpaper.com/use/201407/822241.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