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輪胎解讀] 走什么路穿什么鞋,這個在人類的世界里不用多說,穿一雙不合適的鞋是容易出問題的,汽車也一樣,冬季胎一直是不少人糾結的問題,這個冬天我們拿到了今年鄧祿普最新推出的冬季輪胎進行了測試,聊一聊冬季胎的作用。
在正式開始之前先糾正一個誤區,很多人習慣把冬季輪胎稱作雪地胎,其實這倆種輪胎還是有區別的。根據國際標準,用于7℃以下環境的輪胎都叫做冬季胎,而在拉力賽中看到的那種帶釘子的雪地胎是一種專用輪胎,不但帶釘而且寬度非常窄,這種輪胎算是特殊配件,并不能在社會道路上使用的。本文中聊的輪胎準確地說屬于冬季胎。
冬季胎測試樣本——鄧祿普GRANDTREK SJ8系列
鄧祿普GRANDTREK SJ8是鄧祿普在今年秋季新發布的一款針對于SUV車型專門設計的冬季胎,之所以選用這款輪胎也是因為是市面上比較新的一款冬季輪胎。測試車輛我們選用了在知名度和銷量都很高的漢蘭達,也是我們的長測車,車型為頂配車型,搭載中央電磁多片離合器結構的適時四驅系統。
用來對比效果的四季胎是漢蘭達原配的韓泰達奈普Dynapro HP2系列,也是針對SUV車型研發的產品;兩款輪胎的尺寸均原廠尺寸245/55 R19。
★ 關于GRANDTREK SJ8系列(下文簡稱為SJ8)
廠家宣傳中的主要技術關鍵詞:MAXX銳鋒技術、納米百適技術等。輪胎這種產品經常會有很多體現技術的名詞,簡單來說就是比四季輪胎減小了花紋膠塊間隙、增加了膠塊的數量,在橡膠中加入了更耐低溫的軟化劑配方,并且通過膠塊形狀設計來提高抓地性能,因為橡膠材質軟是在冬季提高抓地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好了,技術術語大都不屬于用戶關注的,還是看實際測試吧。
為了能夠直觀體現冬季胎與四季胎性能上的區別,我們用兩輛同款車型分別裝上冬季胎和四季胎進行對比測試。
低溫低附著力路面測試
冬季胎的設計初衷就是在附著力小的地面上(大多數情況是積雪覆蓋的路面)和低溫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抓地力,所以低溫和冬季是不可少的項目,也是最貼近冬季胎原始需求的環境。冬季環境我們選擇了白天最高氣溫-15℃的湖面,覆蓋有幾厘米的積雪,這種環境對于輪胎來說是種不小的考驗。
在下文所有測試項目中都是最常用的駕駛狀態,車輛穩定系統(VSC)保持默認開啟狀態,全程使用D擋。
硬度測試
在所有輪胎都調整為2.5bar后,在夜間最低-18℃的環境下放置一夜后,用LX-A型邵氏硬度儀測試輪胎硬度,四季胎的胎面膠塊硬度為70度,冬季胎的胎面膠塊硬度為57度,也就是說冬季胎胎面膠塊表面的硬度比側壁還要軟一些(兩款輪胎的側胎壁硬度均為65度),這也是保證低溫或冬季抓地力的最根本素質。
雪地0-50km/h加速測試——冬季胎優勢明顯
在加速之前我們現在湖面上開著兩輛車跑了跑,說實話感官上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能感覺到裝冬季胎的車轉彎時抓地要好一些,會更有自信,不過當用測試儀測出數據后事情就要明晰多了。
在同一條直道上,從同一起點起步,兩輛車分別從0km/h全油門加速至50km/h,裝冬季胎和四季胎的車輛加速最好成績分別為4.15秒和6.44秒,兩者相差了2秒多的時間,抓地力區別比較明顯。
為了更好地體現冬季胎和四季胎加速區別,兩輛車放在一起跑是怎樣的感受?四季胎吃灰是注定了。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加速成績的測試也只是為了體現抓地力的一個方面罷了,平時就不要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玩兒加速了,沒有意義而且很危險。
雪地50-0km/h剎車測試——冬季胎完勝
在剎車測試中,依然是冬季胎抓地力表現突出,在同一剎車點開始全力剎車,冬季胎和四季胎的50-0km/h剎車最好成績分別為26.26米和38.35米,兩者相差了12.09米!要知道這可是一輛家用車大約兩個半車身的長度了。在我們日常駕駛中,可以說在任何路面上剎車成績要比加速成績更重要,加速是要面兒的,剎車是要命的。
雪地繞樁對比測試——冬季胎極限更高
我們之前在冬季也做過低附著力路面的測試,最終的結論,不管是前驅、后驅還是四驅車型,在覆蓋積雪的路面上行駛,超過40km/h以上的車速基本上也都瀕臨失控的。這次測試的結果也大致相同,而且由于漢蘭達的自重已經達到2噸以上,所以在測試前預計最快也就40km/h了。
在反復繞樁后,裝冬季胎的車型繞樁的最快車速為40km/h,而且過樁時車輪的滑動并不那么夸張,打方向后可以感覺到車輪抓地還是不錯的;而裝四季胎的車型,用40km/h入樁就沒有那么理想了,過了第一個樁就回不來了,反復幾次后可以成功的車速定格在35km/h,不過在此車速下繞樁,車身的姿態也要比裝冬季胎的車型要稍顯蹣跚,看下面的視頻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
當然,冬季胎的抓地力雖然比四季胎要好,但也不是萬能的,當我們嘗試用50km/h的車速入樁,輪胎的抓地力已經不足以把車拽回來,結果也是撞了樁桶。
三項測試結果已經足以表明,在冬季的低附著力路面上,冬季胎的抓地力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從輪胎性能和安全角度來說,在寒冷的地區冬季胎值得擁有,關于花多少錢換貴不貴,換下來的四季胎存放在哪里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干燥柏油路面測試
在整個冬天都保持在-20℃或者更低氣溫的地區,有很多路面都是有大量積雪覆蓋的,大街上多數車型都裝配了冬季胎,已經成為了很多車主的習慣,四季胎真扛不住。然而最低氣溫也就是-5℃左右的中原地區,溫度沒那么低,即使下雪也會很快化掉,到底用不用更換冬季胎呢?很多車主也為此糾結,我們回到北京后繼續測試了輪胎在0度左右環境的抓地性能。
測試時是下午,當時的氣溫是-1℃,而在北方地區很常見的一個溫度,我們測得冬季胎和四季胎胎面花紋的硬度分別為55度和65度,依然是冬季胎比四季胎更軟。加速剎車測試,地面為干燥柏油路。
加速——基本一樣
在干燥路面上,我們還是按照常規的0-100km/h進行測試,從加速成績來看,在這種0℃左右的氣溫環境中四季胎的表現更好一些,最好成績為9.06秒,冬季胎的最好成績為9.24秒,兩款車的成績相差并不是很大,可忽略不計。
剎車成績——冬季胎表現差
我們之前有同事測試過冬季胎在0℃環境中的數據,表示冬季胎剎車成績不如四季胎好,我們此次的測試結果也是這樣的,在100-0km/h的測試中冬季胎剎車成績為51.58米、四季胎剎車成績為43.73米,冬季胎要長了7.85米,在預料之中,而且隨著溫度的升高,冬季胎的剎車表現可能會更加明顯。
我們曾經在零上環境中測試冬季胎的同事曾經有這樣的經歷,在反復全力剎車幾次后,輪胎的胎面發生“腫胎”現象,也就是膠塊發漲,花紋的間隙也變小變凌亂了,繼續使用可能抓地力會更差,這也是為什么說如果你在冬季氣溫沒有那么冷的地區,更準確地說是整個冬天都沒什么積雪路面的使用環境下,其實更換冬季胎的意義并不是很大,反而會有負面效果,還好我們在連續全力剎車10次后并沒有發生“腫胎”現象,還可以繼續使用,從結果上來看SJ8在對高負荷使用的耐用性還是不錯的。
冬季胎油耗稍高
最后聊兩句油耗,由于去程連帶著測試,全油門測加速會影響油耗,我們用回程的油耗作為參考,回程共300多公里的路程,包括了70%的高速路和30%縣道+城市道路,最終的結果是四季胎測試車油耗9.7升/百公里,冬季胎測試車油耗10.2升/百公里,比四季胎上浮0.5升/百公里,我們之前對話過其它品牌的輪胎工程師也表示冬季胎換裝同尺寸的冬季胎后大約油耗會上浮0.4-0.8升/百公里,還是可以接受的。
關于冬季輪胎,在低溫低附著力路面的性能表現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剎車性能,11米多的差距可能就是“什么都沒發生”和“嚴重交通事故”的區別,所以如果冬季要長時間在低溫低附著力的環境中駕駛的話,比如在冬季經常會走有積雪的路面,換上一套冬季胎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記得開春回暖之前,及時更換回四季胎。(文、圖/汽車之家 汪淼)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