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后宮系列] 行車記錄儀,相信每一個駕駛員都不陌生。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行車記錄儀市場的需求已經達到3000萬臺,可以說在汽車后市場領域,行車記錄儀市場已經頗具規模,那么這樣一款我們每天都在用的行車記錄儀到底是怎么來的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記錄儀工廠一探究竟。
在聊記錄儀工廠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行車記錄儀在我國的“前世”。其實就算是現在,對于記錄儀的出現并沒有一個權威說法,它就像時代的產物,突然出現,突然火了。不過目前行業內普遍認為記錄儀起源于中國臺灣省,而后在韓國與俄羅斯逐漸火熱,因上述三地道路、交通環境等因素,使得記錄儀行業在這三地進入了發展期。
彼時,敏銳的中國商人結合中國汽車行業的大環境嗅到一絲商機,一大批商人將記錄儀生產工藝帶到深圳生根發芽,一部分供給國內市場一部分用于出口。此時,雖然記錄儀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且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反超美國,但當時的駕駛員似乎對這個東西并不感冒,它們更傾向于電子狗、車載導航這類汽車電子產品。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逐步增加,道路交通環境日益復雜,事故責任劃分模糊、一些碰瓷詐騙團伙的出現,加之那時中國互聯網發展火熱,使得一些熱門事件被網友熱議,這一切最終致使行車記錄儀徹底在中國市場火熱直至今日。
那么正如前面提到的,作為孕育中國記錄儀市場的搖籃——深圳,時至今日,已經有數十家代工廠雄踞于此,它們的客戶幾乎涵蓋了目前中國記錄儀市場上的半壁江山。我們要探訪的就是圈內比較有名的“卓翼”,我們比較熟悉的360、小米、華為都是“卓翼”的客戶,產品有記錄儀、路由器等一些常見的車用、家用電子設備。
至此,檢驗合格后的記錄儀主板即將送往下一生產工序——組測包裝。我們看到的SMT生產線除了人工檢測的環節,基本算是實現了全面自動化。然而單就這塊主板來講,包括PCB板、錫膏、電容、電阻在內的所有零件都有著一套完整的儲藏、出庫流程,而這個流程才是提升生產效率、控制良品率的關鍵。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