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空間廣汽豐田-雷凌
● 車內空間夠用,方向盤為四向調節
作為大部分消費者購置家用車意向的“A選項”,雷凌的加速性能可以不拔尖,但是車內空間一定不能讓人失望,以身高1.72米的體驗者為例,把駕駛席座椅的椅墊調至最低,并且調節好適合的駕駛坐姿,此時拳頭還有一圈空間,表現符合要求。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體驗者來到后排座椅上,頭部剩余四指空間,腿部則有一拳四指空間,符合一臺緊湊型車的表現。但是,這一代雷凌的后排座椅頭枕有一個硬傷,除了用“仿皮+織物”座椅的頂配車型,它兩側得頭枕是可調節以外,其余車型后排座椅的三個頭枕都是固定式并且不可調節,這導致后排乘客的長途乘坐舒適性有所降低;作為參考,全新一代軒逸的后排左右兩側也是固定的,但是后排中間座位的頭枕是可調節的,雷凌在頭枕配置這方面不及全新一代軒逸。
值得一提的是,燃油版車型和雙擎版車型的后排座椅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新款雙擎版車型把電池挪到了后排座椅下方,所以雙擎版的后排座椅坐墊要單薄一些,舒適性不如我們這臺燃油運動版車型。
● 乘坐空間對比
英朗配備了真皮座椅,主駕駛前后電動調節,副駕駛手動調節,功能上相比老款車型增加了前排座椅加熱功能,對于北方用戶很友好。而雷凌為真皮+仿皮組合材質座椅,乘坐舒適性和包裹性上優于英朗,但主副駕駛座椅均為手動調節,也沒有配備座椅加熱功能。
至于英朗與雷凌的乘坐空間表現,我們直接用圖進行說明,孰好孰壞一目了然。(體驗者身高177cm)
乘坐空間相比較而言,英朗與雷凌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后排腿部方面,雷凌在后排腿部的空間表現略優于英朗,這從實際測量數據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另外,兩款車后排座椅舒適度與配置情況也有不小差異,英朗配備了后排出風口,但后排座椅沒有中央扶手與中央頭枕,座椅軟硬度也比較偏硬,坐起來舒適度一般;而雷凌沒有配備后排出風口,但后排座椅有中央扶手與中央頭枕,座椅乘坐舒適度相比英朗也更好。
雷凌雙擎的乘坐空間依舊令人滿意,身高181cm的體驗者在前排頭部空間有四指的余量,在后排腿部空間接近兩拳,而且中間位置也有載人的能力,腳下空間非常充裕,地板平坦。就乘坐舒適性而言,雷凌可以獲得一個高分,比競品都要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