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3年:第五代公爵(Cedric 430)
在介紹第五代公爵之前,不得不跟各位聊聊當時日本國內的大環境,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是日本戰后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這短短十幾年間,日本迅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成為了經濟發達的富裕國家,而這個時期日本汽車界也同樣進入了“井噴期”,各大廠商紛紛推出膾炙人口的經典車型,第五代公爵便誕生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
有了自己的設計風格與產品形象,日產汽車公司便趁熱打鐵,開發出第五代公爵轎車。這代車型一經推出便收到了歐美消費者的好評,出口到歐美的幾乎都是排量為2.8L的“旗艦車型”,在北美和歐洲市場,這款車叫做DATSUN 280C。除此之外,第五代公爵也作為出租車大量進入了香港及新加坡市場。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代公爵的外觀,從第五代公爵車型開始,它的外觀設計便基本脫離此前模仿、借鑒歐美設計元素的方式,成為了地道的日系轎車。車身寬大扁平、有棱有角,大燈由原來的雙圓燈造型變為方燈,前格柵變為豎條狀,并融入了大量鍍鉻裝飾。不難看出,這代公爵造型擁有濃郁的商務味道。
再來說說內飾,這代日產公爵的內飾設計風格儼然已經是一副標準的“日范兒”了。寬大的雙輻式方向盤,棱角分明、造型凌厲的中控臺設計已經很難再讓人看到歐美車型的影子,日系中型豪華轎車的設計風格逐漸自成一派,成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設計風格。
至于動力方面,這代日產公爵除了基本延續上一代車型的動力總成之外,還在1979年底首次推出了采用2.0L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日產公爵430 Turbo車型,這個時間僅比世界公認的第一臺采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薩博99車型晚了1年。此外,第五代公爵還取消了上一代車型的2.6L直列六缸發動機,增加了一款2.8L直列六缸柴油發動機。與它們匹配的變速箱則有四速、五速手動以及三速、四速自動可供選擇。
日產汽車公司同樣將這代公爵的底盤懸架進行了一番徹底的升級,早在34年前,第五代公爵轎車便已經采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比我們所熟知的配備同樣懸架系統的奔馳190E還要提前三年。
那個時代的日產就像是突然打開了技術大壩的閘門,眾多先進技術層出不窮,而其中日產公爵更是成為了眾多先進技術的“試金石”,在這個技術激進甚至有些冒進的時代背景下,日產公爵走過了它的第五代車型。
●1983-1987年:第六代公爵(Cedric Y30)
1983年,日產汽車公司發布了第六代公爵轎車,由于生產平臺及車架的變化,這代公爵的內部代號全面進入了以“Y”字打頭的時代,不僅如此,日產汽車公司在設計之初便將這代公爵的競爭對手鎖定在諸如奔馳S級、寶馬7系這樣的德系豪華轎車身上,也正是因此,第六代公爵無論在設計還是配置方面均經過了全面升級。
外觀方面,第六代公爵在外觀設計上已經完全融入了那個時代日系中型豪華轎車的風潮,棱角分明的設計、平直修長的車身以及前臉網格狀前格柵的造型令人過目不忘,乍看上去像極了那個時代的皇冠,組合式的長方形大燈顯得精氣神十足。
如果說這代日產公爵外形的線條像刀切一般“凌厲”,那么它的內飾風格則很好的繼承了這一特點,中控臺造型非常平直,儀表區域、空調及各種控制按鍵被橫平豎直的線條整齊的分割為幾個長方形,整體造型簡潔明快,規整有序。與此同時,大量木質裝飾條也融入其中,提升了整車內飾的質感。
除了外觀、內飾這些“表面功夫”,為了在與歐美豪華轎車的競爭中不落下風,這代日產公爵在配置方面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電動調節的前排座椅、可調節方向盤、液壓助力轉向以及立體聲收音機等悉數出現。
在外觀、內飾、配置全面向高級豪華轎車靠攏的同時,日產同樣沒有忘記將公爵的動力系統進行升級,這代日產公爵共有3個排量的5款發動機可供選擇,其中參照阿爾法羅密歐VG系列發動機進行設計的3.0L V6發動機性能強勁,搭載這款發動機的公爵車型最高時速可達190km/h,0-100km/h加速時間在8.5秒左右。與這些發動機搭配的是3速、4速自動或4速、5速手動變速箱。
由于上一代公爵在底盤懸架方面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因此第六代公爵并未在懸架形式上做出改變,這代公爵還在四門轎車的基礎上先后推出了Hardtop版本、旅行版、貨車等不同種類的車型。在80年代的香港、新加坡,隨處可見日產公爵出租車的身影,可以想象當時坐著一臺中型豪華轎車級別的公爵出租車出門一定是件非常愜意的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