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馬自達拋棄后正式換標進入自主時代
馬自達6被一汽“拿下”之后,長安汽車集團、福特汽車公司和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在2006年2月合資成立了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福美來的換代車型馬自達3也在新公司成立不久后正式投產,海南汽車再次遇到了沒有新車型可引入的尷尬境地,與兩款新車型擦身而過之后,無奈海南馬自達只能以普力馬和福美來繼續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內市場苦苦支撐。正是在這樣尷尬的處境下,海南汽車正式從合資轉向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海馬汽車正式成立。
2006年8月31日,福美來2代正式上市,首批推出的七款車型全部搭載1.6升ZM II型發動機,售價8.18至10.68萬元。在人們看來,這款新車只是在原有海南馬自達福美來基礎上推出的小改款車型,但就是這樣一款在國內車市摸爬滾打多年的車型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原因就在于它并沒有繼續使用馬自達的商標,而是以“海馬”的身份正式轉變為自主品牌汽車。福美來2代就是在海馬汽車被馬自達拋棄的背景下誕生的,好在海馬汽車此前在與馬自達合作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相對同時期其他白手起家的自主品牌來說,這些企業管理和車輛生產的經驗無疑是最寶貴的。
海馬汽車標志的圓形主體象征著太陽,其中鑲嵌著一個抽象的鷹隼,寓意“旭日東升,鯤鵬展翅”,代表了海馬汽車勵志奮發向上,矢志騰飛的信念。由于海馬汽車之前生產的車型全部來自于馬自達,這就使“海馬”這個新稱呼在概念上容易讓人產生混淆。自立門戶后,“海馬”這個全新的自主品牌逐漸被強化,面對日趨飽和的市場和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要想使這個年輕的品牌發展壯大,海馬汽車自然需要下一番苦功。雖說福美來2代僅僅是海馬汽車由合資品牌轉向自主品牌的過渡性產品,但屢次受挫的海馬汽車想要脫離馬自達的設計影響,開發出完全自主的新車型仍然不是件容易事。
海馬汽車自主品牌身份確立的同時,其商用車領域的拓展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2007年2月,海馬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資產重組,全資收購位于河南中牟縣的鄭州輕型汽車制造廠。同年7月,海馬集團全資子公司——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海馬集團將其持有的鄭州輕汽100%股權全部轉讓給海馬鄭州公司。同年11月,重慶長鵬汽車內飾件集團在海馬零部件工業園開工奠基,這也標志著海馬鄭州零部件項目建設拉開序幕。此后,海馬鄭州基地15萬輛轎車項目也正式開工建設。
然而僅有福美來2代一款車型并不能支撐起海馬汽車這個“年輕”的品牌,考慮到此前福美來和普力馬打下的良好基礎,為了拓展其自主品牌的影響力,海馬于2007年3月推出了福美來心動版和新普力馬,兩車外觀與此前懸掛馬自達標識的車型并無明顯區別,但與馬自達時期的車型不同的是,福美來換裝了當時國內眾多自主品牌車型所青睞的擁有三菱技術的4G18發動機,其售價7.68至8.68萬元主攻低端緊湊型家用車市場,而新普力馬則搭載海馬自主研發的1.8升HM483Q發動機,售價10.98至12.68萬元。
福美來2代推出后雖并未延續此前懸掛馬自達標識的福美來所創下的銷量佳績,但其銷量對于海馬汽車來說已相當可喜。2007年6月,海馬福美來正式更名為海福星,僅僅更換自主品牌標識的做法并不能引起消費者的興趣,更有消費者抱怨其變速箱存在異響等諸多問題。海福星只是海馬汽車從合資轉向自主道路的一款過渡車型,與海福星一同推出的海馬3才是海馬汽車正式步入自主品牌領域的主打車型。
作為海馬汽車首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研發車型,海馬3在2007年4月的上海車展中首發便受到媒體和消費者廣泛關注,最初上市的三款車型售價10.38至11.68萬元,其外觀由海馬汽車上海研發中心與意大利IDEA汽車設計公司聯合設計開發。也許是此前與馬自達復雜的合作關系所致,海馬3無論從命名方式還是整體造型都與同時期的馬自達3頗為相似,始終無法脫離馬自達設計“陰影”也讓海馬3在推廣時飽受各方質疑。
雖然如此,但海馬汽車確實對海馬3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其項目累計開發時間長達42個月,共耗資4.95億元人民幣,是在海馬汽車自主研發的全新H1平臺上打造的首款產品。海馬3在意大利、德國與英國按照歐規標準與流程完成了外觀設計、工程設計、樣車試制、底盤調校和綜合測試等工作。動力方面,海馬3搭配海馬汽車自主研發生產的122馬力1.8升直列四缸HM483Q發動機,作為一款緊湊型家用轎車,海馬3將對手鎖定為同時期的?怂、馬自達3、思域和花冠等多款合資緊湊型家用轎車,但海馬3的存在并未對這些當時的熱門緊湊型車構成任何威脅。
2008年4月20日,海馬鄭州首度攜微型轎車海馬王子、微型客車福仕達及新能源車ME亮相2008年北京國際車展。同年7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海馬在河南鄭州基地的轎車生產權,這意味著海馬鄭州基地可以生產自主研發的轎車和發動機。海馬汽車將打造海口、鄭州兩大生產基地和上海研發中心三位一體的產業布局,從而在中國激烈的車市競爭中力求占據一席之地。
2009年4月2日,海馬商務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與財政部、工信部簽署《汽車下鄉推廣工作生產企業協議書》,成為首批十五家“汽車下鄉”簽約企業,海馬福仕達成為享受國家汽車下鄉補貼車型,這也標志著海馬鄭州正式加入自主品牌大軍的混戰之中。
與此同時,海馬3正式推向市場后,海馬汽車形成了海馬3、福美來2代、海福星在緊湊型家用車市場里高、中、低端三個領域的產品布局。2008年底,海馬3兩廂車型歡動的上市再次為海馬汽車產品陣營添磚加瓦,最初上市的四款車型售價8.76至10.66萬元,新車最大的亮點在于CVT變速箱的應用,但其整體造型與兩廂馬自達3極為相似。2009年4月,海馬汽車推出三款搭載1.6升發動機的歡動手動擋車型,售價7.96至9.26萬元,再次拉低了該車型的售價。同年9月,海馬歡動1.6升CVT版正式上市。
2005年,海馬福美來首次亮相全國場地汽車錦標賽(簡稱CCC,該賽事為今天CTCC的前身)2000cc組比賽。2006年,海馬福美來2代繼續才加此項賽事。2007年和2008年,海馬3連續兩年同時參加1600cc和2000cc組賽事,但始終成績平平。海馬汽車于2009年攜海馬歡動出征全國場地汽車錦標賽并獲得了第二站車手冠、亞軍及第五站車手亞軍。在賽場打拼多年的海馬汽車終于如愿在2011年以海馬新福美來斬獲了中國房車錦標賽(CTCC)中國量產1600cc組年度車隊總冠軍。值得一提的是,海馬汽車也是這項賽事中唯一一個自主品牌車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