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汽車文化 品牌歷史 正文

巴伐利亞的驕傲 寶馬摩托車發展歷史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 傳奇的“鋼鐵俠”Georg Meier

  回顧寶馬摩托車90多年在賽車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如果說R37拉開了序幕,那么“鋼鐵俠”Georg Meier就讓寶馬摩托車揚名世界,他在1938年贏得歐洲錦標賽冠軍獎杯,時隔一年奪得曼島摩托車大賽冠軍,成為第一個贏得TT賽事冠軍的非英國籍車手。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原因很簡單,他作為第一名非英國籍車手贏得頗具傳奇色彩的Senior Tourist Trophy,這項摩托車賽事在英國久負盛名。該賽事全長430公里,共有2000多個彎道和急轉,被稱為當時世界上最艱難的賽事。雖然在寶馬歷史上,出色的車手數不勝數,但Georg Meier無疑是最具開拓精神的代表之一。

● 二戰中的寶馬摩托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德國、意大利、日本等為首的軸心國引發了全球性軍事沖突。作為德國企業,寶馬不可避免遭受戰爭影響。1941年,寶馬暫停了對民用摩托車的生產,轉向了軍用摩托車。盡管那時的寶馬摩托車主要供給于納粹軍隊,用以戰爭侵略,可就產品本身而言,性能出色的它們不應該被歷史遺忘。

汽車之家

  相比汽車,摩托車在戰爭中擁有其先天優勢,它的體積更小、重量輕、道路適應性強,并且更隱蔽,非常適用偵察和快速聯絡。在整個二戰期間,為德軍生產摩托車的廠家除了寶馬,還有聰達普、NSU和DKW等公司。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二戰中,德軍軍用摩托的出色表現甚至刺激了蘇聯軍用摩托車的發展。斯大林當時看中了寶馬在1938年生產的R71,蘇聯人偷偷地弄到了5輛寶馬R75摩托車進行仿制,仿制成功的摩托車叫做M72。據說,這可能是二戰中蘇德雙方唯一使用的非繳獲的相同裝備。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有意思的是,長江750因為忠實保留原型車寶馬R71的設計,古典的造型吸引了不少國外愛好者。在日本,長江750的售價更是達到一百萬日元(約5萬多人民幣)。最后提一下為何叫“長江750”?最初,在仿制成功后的一年內,這款摩托車并沒有自己的名字,只是根據它的排量746ml稱它為750摩托車。后來有人想到這輛車的發動機廠在株洲,整車廠在南昌,株洲有洞庭湖,江西南昌有鄱陽湖,都流入長江,用長江可以很好地平衡兩個廠的關系,于是就有了“長江750”這個名字。

文章標簽: 品牌歷史 摩托車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