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國際市場第五代/日本市場第三代Swift(2010年問世)
2010年,鈴木推出了第五代Swift(日本市場第三代),擁有五門兩廂版、三門兩廂版(僅限歐洲)、四門三廂版(僅限印度)共三種車身結構。新車的整體造型延續了上一代產品的基本特征,只是針對部分外觀細節做出了優化式的改款設計。不過,第五代Swift的車身尺寸比老款大了不少,軸距增加了40mm,達到2430mm。
同時,內飾部分進行了徹底的革新,中控面板、儀表盤、方向盤等均經過重新設計,變得更加時尚。配置方面增加了啟停系統、定速巡航、ESP等亮點。動力部分,第五代Swift搭載了全新的K12B型1.2升發動機,采用雙VVT技術,最大功率94馬力,峰值扭矩118!っ,傳動系統配合5速手動變速箱或CVT變速箱,驅動方式可選前驅或四驅。
2011年,第五代Swift推出了高性能版的Swift Sport,外觀增加了運動套件,內飾在座椅以及方向盤等位置運用紅色縫線突出運動風格。動力方面搭載了經過改進的M16A型1.6升發動機,加入了可變進氣歧管技術,優化了進氣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同時還增加了可變氣門升程裝置。這臺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36馬力,峰值扭矩為160N·m,傳動系統匹配6速手動或CVT變速箱。該車的底盤經過了加強,車身剛性也做了優化。
2.2、第五代Swift在中國(2014年問世)
雖然國產雨燕一直沒有換代,但鈴木中國在2014年以進口方式為國內消費者帶來了第五代Swift的運動版,并命名為速翼特。該車搭載了與海外版相同的136馬力1.6升發動機,擁有比普通版更優的操控性以及更高的行駛性能極限。不過,速翼特雖好,但售價卻高達17.88萬元起,而這也注定了它的慘淡銷量。
3、國際市場第六代/日本市場第四代Swift(2017年問世)
2016年底,鈴木發布了第六代Swift(日本市場第四代),新車僅提供五門兩廂版這一種車身結構,擁有2450mm的長軸距。第六代Swift出自鈴木HEARTECT輕量化平臺,同平臺車型包括鈴木Baleno和鈴木Ignis。外觀部分,第六代Swift的前臉采用了全新設計的六邊形進氣格柵搭配更具侵略性的前保險杠,車身側面營造出懸浮式車頂的視覺效果。
第六代Swift的內飾繼續采用深色配色,雙炮筒式儀表盤中的紅光點綴增加了運動感。配置方面值得稱贊,擁有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警示、主動剎車、LED彩色中控觸摸屏、前排座椅加熱等。新車提供了三種動力系統,包括1.2升、1.0T兩款傳統動力,以及由1.2升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
其中,1.2升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91馬力,峰值扭矩118!っ祝ヅ涞氖5速手動或CVT變速箱;1.0T三缸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02馬力,峰值扭矩150!っ,搭配6速自動變速箱;而混動系統除包含上述1.2L發動機外,還搭配有一臺最大功率3.1馬力、峰值扭矩50牛·米的電動機,傳動系統采用5速AGS變速箱,驅動方式可選前驅或四驅。底盤部分,第六代Swift依舊采用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這種結構組合也是該級別車型的主流搭配。
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第六代Swift的高性能版Swift Sport正式亮相。新車外觀相比普通版更為兇悍,前臉進氣格柵面積進一步擴大,車身運動套件采用了仿碳纖維材質,搭配17英寸雙色輪圈以及帶大口徑尾喉的雙邊共雙出排氣。新一代Swift Sport的動力系統采用了1.4T BOOSTERJET發動機,最大功率140馬力,峰值扭矩230牛·米,傳動系統匹配6速手動或6速自動變速箱。此外,新車的整備質量僅為970kg,相比上代車型減重80kg。
結語:從1983年至今,鈴木Swift系列已經發展至第六代。作為全球戰略車型,Swift系列在全球7個國家生產,140多個國家銷售,印度、歐洲、日本是該車最重要的市場,占全球銷量80%以上。中國也是鈴木Swift的主要市場之一,其中,第二代Swift三廂版曾以“羚羊”之名由長安鈴木引入國產,并從1999年一直賣到了2015年。
2005年,長安鈴木又以“雨燕”之名引入國產了第四代Swift五門三廂版,該車至今仍活躍在市場中。2014年,第五代Swift的高性能版以“速翼特”之名,作為進口車在國內上市,不過由于售價過高,銷量并不理想。如今,最新一代Swift/Swift Sport已經在海外上市,但不知道它們會不會被引入國內。(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