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300C的座椅上感覺很棒!這就是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寬大的車內空間盡管給人帶來距離感,但在座椅的良好包裹性與柔軟的舒適度中又將人與車的距離有所拉近。
可以感覺到,該車的座椅尺寸并不算很大,靠近門板的外測空間非常充裕,因此,在使用座椅調節時都變得非常順手!
后排座椅也是如此,沒有過多花巧的設計,但坐上去會感覺絕對舒坦!對座椅的舒適程度我們給予較高的評價!空間方面,300C就明顯缺少了優勢,雖然頭部與后排腿部空間都看上去較為充裕,但在同級對手(某些帶“L”字樣的車型)面前,還是稍顯暗淡。
我們可以對某些細節的粗纊、簡約給予理解,但是面對副駕駛沒有設計把手兒的事實還是感覺非常的郁悶,如遇高速行駛或急剎車時,僅靠安全帶還是無法給人足夠的信心;不要小看一個細節,也許它這是去最后的救命稻草,既然“大面兒”上都做到位了,基本的人性化設計就更不能忽略掉了,對此還希望廠家有所改進。
『克萊斯勒300C的車內全視角圖』
上圖為GIF動畫,大小為164K,下載需要一些時間,如果網速過慢請耐心等待
『如果您無法看到上面的GIF動畫,請開啟‘Internet選項-高級-播放網頁動畫’』
● 動力強勁!典型的美國駕駛風格
駕駛寬大的300C不僅僅是氣派這么簡單,看過參數中5.7L、342匹馬力、前置后驅字樣后,你便可以聯想到它絕稱得上是一位動力強勁的運動健將。這在點火的剎那間就可以感受到,猙獰與暴躁的發動機聲浪就像提前給駕駛者的打了“預防針”,是恐懼還是興奮還要看你的膽量了……
在日常駕駛中,使用自動模式下的300C動力輸出表現較為直接,但在油門響應上也會有所收斂,畢竟這么個天性“不溫順”的大家伙將反應調教的相對滯后是可以幫其更加平穩的駕駛。
所搭配的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換擋利落,一般駕駛中,換擋時的頓挫感抑制不錯,沖擊力很小。全油門加速中,由于扭矩大,轉速瞬間就拔升至4000轉,(這在大油門狀態下會很容易出現)直至攀升到5000左右時,變速箱立刻換擋,緊接著就又會重復這種“急躁”的過程。聽HEMI發動機的聲浪相當有感覺!屬于底氣十足的怒吼型!在一段車輛較少的路段中我嘗試了這種從酣暢至恐懼的轉變!驚人的推背感與轉瞬即逝的速度令人感到驚訝!
之前說過的方向盤尺寸偏大,看來只有在這種激烈的駕駛中才能讓我體會到其中的意義。首先,直徑大的方向盤在控制龐大的車身時很安全,輕微轉動也不會傳達出太多轉向意圖;其次也會給駕駛者帶來更好的信心!需要特別說明的,300C方向盤的尺寸雖大,但實際操作感一點也不顯笨拙,因為它的轉向僅有2.5圈。
做為美系車合格的代言人,300C的繼承了傳統美國車的大部分特點,大排量、動力強勁、偏重輕松、舒適的駕駛風格,因此也不難理解該車在懸掛以及方向盤路感欠缺的事實;前獨立不等長雙橫臂后獨立五連桿懸掛,配合智能感載阻尼Nivomat減振器系統可以很好的對噪音、震進行抑制,同時也可提升車輛在高速下的穩定性。
此次測試的克萊斯勒300C為頂級的“HEMI款”車型,該車搭載的5.7L V8 SOHC全鋁發動機(342馬力)在5000rpm時能達到252kW最大功率;而在4000rpm時可爆發545N·m的最大峰值扭矩。通過日常駕駛,感受到這臺發動機在低扭表現上很是突出,在1500~3500rpm區間的300C絕對稱得上陸地坦克!
● 小貼士:
HEMI發動機具有電子控制節氣門ETC與MDS可變排量技術,是說到MDS,它也這臺發動機的精髓之一,這個系統可以讓發動機在4缸與8缸模式中進行轉化,從而讓發動機兼顧高性能和低油耗兩方面,對不能實現多氣門結構做了良好的補償,MDS可以使燃油經濟性改善20%。汽缸運行模式之間的轉換是通過收縮液壓挺柱,使氣門保持關閉,從而關閉汽缸,據稱,兩種模式的轉換可在40豪秒內完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