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感受:標桿級表現
這臺直列4缸發動機毫無疑問擁有同級別中最高的技術含量,寶馬標志性的Valvetronic電子氣門以及Double-VANOS雙凸輪軸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搭配雙渦管單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技術,使得這臺發動機可以在1250-4800rpm的寬泛轉速區間內都能夠輸出最大350!っ椎淖畲扭矩,在5000-6500rpm之間又能夠保證245馬力的持續輸出,這些都是保證其強大加速能力的必要元素。當然,來自ZF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也功不可沒,而像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和能量回收系統對于降低油耗則是大有裨益。
寶馬的N20B20系列發動機與ZF 8AT的黃金組合儼然成為了寶馬目前最為廣受好評的一套動力系統,動力強油耗低,平順性表現也要高于我們對于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期望值。加速能力不用懷疑,在之前的328i測試中,這臺245馬力的高功率版2.0T發動機已經用驚艷的表現征服了我們,它是目前主流2.0T發動機里綜合性能最強的,無論是經濟性、動力以及平順性它都擁有這級別的標桿水準。
油門響應依然是快而不突兀的寶馬風格,ZF的8AT變速箱更是“出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典型代表,你除了能隱約察覺到變速箱在1、2擋間的切換動作之外,別的時候它都表現得無可挑剔,換擋快而且悄無聲息,對于油門深度的判斷也非常合理。要運動時它能夠用鏗鏘有力的姿態刺激你的腎上腺素,當你需要平穩舒適時,它又能本分的將強大動力打理得絲般順滑。
很多Bimmer也許還在懷念E90時代的3系那直接犀利且回饋豐富的轉向,唏噓這一代3系的轉向調校已經徹底向市場妥協。不過這真的是一件壞事么?其實不然,電動助力轉向的配備首先大大提升了便利性,低速時打方向車頭的響應甚至顯得很遲鈍,但這都是為讓駕駛者在日常使用時更輕松;一旦速度提升之后,轉向又重新變回直接精準的感覺,電子模擬的路感傳遞雖然沒有從前那么真實,但點到為止的感覺無疑更親民。沒錯,這一代3系沒有那種神經質的運動感了,但它的改變無疑是精明的,畢竟對于廠商而言,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策略就是最正確的。
自適應巡航系統目前已經基本在豪華品牌車型上得到普及,328i旅行上的這套系統表現不錯,符合同級別應有的水準。不僅支持全速段跟車,能夠完全跟停及排隊功能,甚至加速和制動時的柔和程度也很讓人滿意。
懸架系統:討喜的調校風格
雖然從官方資料上看,M套件車型相比普通版懸架高度要低10mm,而且配備了扁平比更低的輪胎,這些因素都很可能對日常舒適性造成不利的影響。實際情況是這套懸架依舊相當的舒適,反而是操控性因此受到了一些影響。
懸架雖然是偏舒適的調校,但初段并不會隔絕所有細碎震動,而是保留了很多路感,屬于清晰但不生硬的那種,當然這里面也有它使用了大輪轂低扁平比輪胎的原因。在彎道中不進行激烈駕駛時,懸架對于車身側傾的抑制也很到位,日常開起來它給人的感覺依然相當運動,對于大部分喜歡寶馬的消費者而言,這樣的風格就是他們最喜歡的。至于極限狀態下的表現,我們在下面的繞樁測試中再細說。
繞樁:
應該說,328i旅行并不是一輛適合帶你去劈彎兒的性能車,雖然它動力很強,但偏舒適的懸架在極限狀態下的表現還是差了點意思。在樁桶間行進,車身的重心轉移幅度不小,但是懸架的回彈及時且整個過程也比較線性,后輪在寬胎的幫助下顯得很沉穩,但循跡性還是有一點趕不上車頭的節奏,整體的靈活性略遜于標準版的328i,不過畢竟增加的重量在那擺著,這樣的表現可以讓人接受。
測試中最大的問題在于它的可變轉向比功能,當一側懸架壓縮到極限時,無論是轉動還是回正方向盤時,總會有一個反作用力跟你較勁,整個轉向的過程變得不那么順滑,想要對轉向進行精準的控制就變得有些困難。這也是在此前測試三廂版的328i時沒有出現的,我們判斷這也許跟車身負載變化大,懸架支撐不足有關。
駕駛感受總結:整體仍是偏舒適的風格,只是在轉向和底盤仍保留了不少運動的特質,日常駕駛可以做到張弛有度,不過極限狀態下表現一般,如果更追求操控性能,三廂版會是更好的選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